我看見人群在分散,撕裂的痛是地下暗涌的熔巖。等待噴發,或永遠埋藏。
拉著半車西瓜回家的小哥,開著賣炸雞排三輪車的大姐,亦或是小妹。還有剛烙完最后一個卷餅的阿姨……其實小攤兒市場里有一半是年輕人。不過沒什么好奇怪的,小攤兒其實少不了的市場。應該改變的不是大家都西裝革履,而是街邊小攤能越來越好。你雖然看不見別人的希望在哪里,但是能再見的話你一定能看見他們鬢角的白發。
想法多一點,人就奇怪一點,哪里都一樣,只有自己這里不一樣。幾個學生從火鍋店出來,說要去看夜場電影,女生高喊“行啊”!水果攤的老板晚上收攤時總是要大聲唱兩句,其實還挺好聽。但是我看得出來他每天都有一股怨氣。還聽說過,有人聽到他給過路的小姑娘喊了句有關水果的黃段子。那個地段被禁止擺攤過,那個時候他弄了個小攤在墻角賣。后來那個位置有恢復了,只是可用的面積被縮小了,于是賣水果的大哥把自己的那一攤兒也想辦法濃縮了一下。不過那個地段仍是一條學生回學校的必經之路。一開始這里有兩家賣水果的,那家在被禁止擺攤后就走了,不過不久后就又來了新的一家。這家擺攤沒幾個月,就開了個店兒。那個大哥仍然佇立在老地方,沒有外賣,更沒有果拼,沙拉什么的。還有一張不變的,不太高興的臉。他的媳婦和孩子這幾天總來,男孩子,很野。
一次我在小飯館吃飯,水果大哥的媳婦領著孩子也來了這家飯店。他媳婦進門就說,你不要吃肉嗎,吃肉吧。那男孩坐不住板凳,跑到一個正在吃飯男學生旁邊扒愣了人家一下,男同學當然談定的繼續該吃飯吃飯,該聊天聊天。他媽媽趕緊把他拽回來。老板娘看起來比較善良,她的兒子也才上小學。飯菜端上來的時候還走到他們旁邊問了一下在店里干活的大爺給沒給多加兩塊肉,大爺沒有回答她。我聽得出來老板娘這句話不見得有多真心……因為我在這里吃了三年的飯,老板娘是個持家有道的女人,同時也有著我父母那一代人的樸實……那個大爺應該是老板(兼大廚)的父親,看他平時悠閑的氣態,很明顯不是店里打工的,再有沒見過他與老板娘閑聊,每次說話都是用整個屋子都能聽著的方式嘮嗑。有一次,我正苦想吃什么,那大爺突然來了一句“吃啥”!那聲音更像是想趕我出去……不過大爺也許喜歡偶爾那樣說話,吼了一聲又忙別的去了,留下有些蒙逼的我。
這大爺挺喜歡逗今天這賣水果家的小孩。店里也是不忙,大爺一趟一趟的在過道溜達,走到那小孩那就逗逗他。“你不喜歡吃肉嗎,你快吃,我看你能全吃了不。”那孩子并不屌他。吃著飯,看著桌子上媽媽給擺好的手機里放的動畫片,心里還念著門口那只剛來沒幾天的小狗。過一會大爺有溜達過來了,“哎呀,是挺能吃肉,挺能吃。”他媽媽又笑了笑,那孩子從進屋到吃完飯出去其實都沒瞅大爺超過五秒鐘。
那男孩剛來水果攤這兒時,正巧我路過時,他用石子還是什么東西打剛剛走過去的男同學,男同學沒有回頭……他媽媽趕緊阻止,并告訴他“不是說了不能往人身上扔嗎!”。說來也巧這男孩兩次行兇都讓我看見了,但是我都不是受害者。
男孩很皮,其實他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知道他賣水果的爹也很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