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客戶來中國無錫,小肥羊火鍋是保留項目,絕對不能少。客戶吃了第一次之后,就大呼美味,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但令人略有不解且惋惜的是,一直生意興隆的南禪寺店、湖濱路店突然關閉。我甚至帶客戶到新開張的新區店,也驚奇地發現一片漆黑。在網絡上搜到廣益店的號碼,打過去也是無人接聽。總算,在碩果僅存的五愛路店滿足了客戶的迫切需求。
十年前在無錫,但凡提到火鍋,在我印象中的,也就“小肥羊”一騎絕塵。現如今,在巴奴、海底撈、大渝、劉一手等諸多火鍋新秀的圍追堵截下,力不能支,只有招架之功,被迫“戰略收縮”。連五愛店,也就只有一樓營業,上座率也就六七成而已。像巴奴、劉一手等都不接受預訂,因為生意實在太好,一般都要排隊一個小時才能輪上。
小肥羊湖濱路店尚未關閉時,我在發現以往座無虛席的二樓,居然“偏安一隅”。我就問店員,為何客戶少了這么多?對方答,競爭激烈,美食街上開了很多家餐廳。
誠然,餐飲比起制造業來,容易入手。口味、服務、環境的難度,畢竟遠遠低于零部件的高精度、高品質。制造業不是靠一個小作坊,就可以輕易和大企業PK的。但餐飲業,只要做到口味好、服務佳、環境美,很快就可以吸引回頭客,立即異軍突起。餐飲業,也很少有呆賬,回款快(吃完付款),客戶信譽好(吃霸王餐的極少)。
網上得知,小肥羊被百勝收購,變成外資企業,原創始團隊拿錢走人。新掌門對“小肥羊”進行了一些戰略整合,關閉了一些加盟店,注重直營店。但是,以無錫為例,筆者認為小肥羊有些步履蹣跚,缺乏以往的精氣神。
從廣告來看,小肥羊的力度有所欠缺。大渝火鍋,在無錫各輛公交車上狂轟濫炸—“大渝毛肚,不好吃就退貨!”;巴奴,新區店墻面上很大的一句廣告語--“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菌湯和毛肚才是”;海底撈--“海底撈的服務,就是沒有服務”。但小肥羊,我記不起其廣告語是什么!一家火鍋店,客戶吃了不下十次,但記不住其廣告詞,這不得不說明其中存在一點問題。
火鍋,無非是“一鍋湯,一盤菜”。湯,味道基本差不多,難分伯仲。特別是巴奴的老總,堅持用最好的原料,“一斤好料熬出來的湯,遠勝三斤孬料”。但即便如此,小肥羊在湯底方面絲毫不遜色那些后起之秀。菜品方面呢?除了毛肚的外形比不上毛肚之王--巴奴之外,基本無可挑剔。小肥羊還有串燒、羊蝎子、烤羊排等特色菜品。
那么,差異應該出現在其他方面。無錫茂業巴奴的等候區有兒童小型游樂場,茂業海底撈的等候區更是娛樂設施豐富,而小肥羊好像沒有;新銳火鍋店要么落座后有水果贈送,要么在蘸料區免費自取,而小肥羊好像沒有;在茂業海底撈吃第一次,店員就主動幫我加入了會員,而小肥羊好像沒有;在巴奴吃毛肚、喝菌湯,店員會主動介紹毛肚涮15秒最好,烏雞卷放菌湯最好,而小肥羊好像沒有。
比較之下,就能發現一點差異所在。另外,是否方便停車,服務人員是否年輕化,付款方式是否多樣化等等,都是一些競爭要素。
要想在諸多餐飲豪強中屹立不倒并占有一席之地,絕對不能固步自封吃老本,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判斷,是讓強項更強,還是兼補弱項。“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特”,必須精益求精。沒有特色或者不能讓特色持續保持,就是自身最大的弱點。應常懷危機之感,重視自身弱點,勤于學習,取長補短,期待來自草原的小肥羊能夠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