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看《余歡》,一部敘述平淡如流水賬般的小說,卻讓20歲的我對未來的10年充滿了不安。
我不想成為陳朗,靠幻想彌補自己生活的不足,對現在的生活存在諸多不滿。我也不想成為如意,為一個人一份對方不愿承認的關系浪費自己的大好時光。我不想成為其中的任何一個人,他們都是感情中的loser。
其實,我挺喜歡周禾的。喜歡他的文靜與包容,喜歡他看陳朗時寵溺的眼神,一個渴望給你家的男人,多溫暖啊。但是,偏偏陳朗不夠喜歡他,也許可以說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吧。在我看來,陳朗真是挺能作的一主,有什么不開心的都窩起來,然后莫名其妙的發一場火,連周禾我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喜歡她。他們之間的有愛,彼此又愛的不夠深,一方想著隨時都可以離開,這樣的愛總是讓人痛苦的。
縱使舉案齊眉,仍恐意難平。
如意呢,她是太過執著了。一平呢,就是一臭不要臉的。像一平這種人,我直接把他劃分進渣男這一行,不想和人家在一起,還天天糾纏,送花還送百合,這意味已經夠明顯了吧!可如意呢,仍舊抱著那飄渺的幻想。
郭小姐和Adama算是一路人了,雖說Adama閱女無數吧,但是從心靈的本質上講,他們都還是很單純的,很快愛一個人然后又不愛。只是,都還是孩子吧。
至于王徽和唐小瑛,一個是動機單純方法不當,而且在尋愛途中逐漸迷失自己。一個呢是騎驢找馬,挑三揀四。王徽一直標榜著自己是尋找愛情的,他的至理名言是“雞的服務雖然很專業,但哥們要的是愛”。他確實也一直遵守這個諾言,最后一刻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線。在小英與夏力的愛情中,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愛意,憤懣與不甘占據了多半,倘若他們能夠守得云開見月明,這也是一對不錯的搭檔。
于他們而言,他們生活在紐約的燈紅酒綠中,有無法融入當地的傷感,又存在無一人安慰的孤獨中,尋找一位靈魂伴侶是多么重要啊。他們想要得到一份愛,一個有意思的伴侶,不只是肉體的交歡,這本就是件奢侈的事情。假如他們20歲多一些,他們大可以在放縱自己找一個人然后再找一個人??墒?,他們是一群馬上30歲的人,她們沒有時間了。她們急于將自己像打折物品似的拋售,生怕會爛在手里,還要被那些人左右衡量是否物有所值,這是多么悲慘呀。我想女人不該這樣的,應該有骨氣的,恐怕會被反問一句,骨氣有什么用?能幫你找到一個不錯的男朋友嗎?此時的我,也不得不搖搖頭,畢竟歲月不饒人,于女人尤其是。
我想想她們幾個人的理想“一個悄悄在夜總唱歌的學者”、“Max Studio總裁的情婦”、“12個孩子的奶奶——12個孩子的頭發要有各種顏色”。然后,她們依舊喜歡著西瓜,但是熱鬧沸騰的紐約和她們毫無關系,她們奮力的追逐卻一無所獲。
這些女人是多少女人的縮寫,所以啊,女人該是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好年華,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