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北京,通勤的不方便是讓人忍無可忍的。時不時地會思考下有什么辦法。
城市交通擁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80802455.html
1、機動車增長迅速,交通流量持續攀升。
2、公交線路及站點設置存在問題,主干道缺乏公交港灣,環路主路經常出現公交車“壓車”現象。
3、道路施工加劇了擁堵,對整個路網都產生了影響。
4、出租車空駛率高,增加無效交通量。目前市區主要道路出租車流量占總流量40%以上,出租車空駛率近50%。
5、管理上還存在不科學、不到位的地方。有的路口信號燈配時不太合理,有的地方交通標志不明顯。由于警力嚴重不足,許多地方基本處于無警力控制狀態,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違章頻繁
最近很出現了一些新概念和技術:智慧城市、城市大腦、智能交通等
智慧城市與智能交通的千絲萬縷(張寶)
https://www.iyiou.com/p/103788.html
現階段產業發展不能單純考慮投資帶來的連鎖價值,智能交通體系建設目前是通過對違法車輛和行人的管控,以及停車產業對政府財政提供支持,如何為政府挖掘出更多的產業是主要問題。
通過西安實際案例得出“雙網一中心,三臺多應用”。“雙網”指城市通信網和物聯網,通信網構成了智慧城市的基礎架構,物聯網構成了多信息、多采集系統融合的網絡。
“一中心”指數據中心,也是城市級的總中心,可以作為交警、城管、市政、教育、醫療等多方面的分控中心
“三臺”包括大數據服務平臺,為整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計算資源;運營管理平臺包含業務應用、數據應用、運維管理,將數據融合共享;ICT應用使能平臺分析哪些數據可以共享、如何共享、何種類型數據能夠共享。
根據資料統計,2008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76.6億,十年后的2017年市場規模增長了4.9倍,達到456.7億。過去十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合計2100+億,市場復合增長率為22%。
http://city.pingan.com/solution/traffic.html
平安智慧交通聚焦道路交通安全、暢通、運輸與精細化服務,以領先業界的專屬交通云和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全新構建了平臺智慧交通“1+7+C”一體化管理平臺。平臺包括“1”個智慧交通運行監控與可視化指揮系統,“7”個智能管理(事故預防、違法處理、交通疏導、限行管理、運輸管理、市民服務、警務管理)和交通“C”云,其中交通C云在既有業務核心系統的基礎上,通過交通AI算法平臺、容器云平臺、數據交換平臺、交通物聯網平臺、交通大數據平臺這五大平臺進行優化升級。目前,平安智慧交通已成功在數字化交通運行指揮體系、交通承載力分析、交通信號區域優化、交通事故預警預防、智慧車駕管及出行服務等核心領域有所突破,在深圳、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實現標桿試點。
可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對于解決城市擁堵(于我,更關注的是通勤成本)的解決到什么程度呢?
滴滴發布“交通大腦”降低城市擁堵20%
http://security.asmag.com.cn/news/201801/93248.html
2018-01-25 16:50:49來源:安防知識網
1月25日消息,滴滴在2018智慧交通峰會上正式發布了智慧交通戰略產品“交通大腦”,將攜手交管部門,運用AI的決策能力解決交通工具與承載系統之間的協調問題。滴滴CTO張博表示,過去二十年,互聯網解決信息流動的問題,滴滴希望解決的是物理世界人和物體的流動,未來十年,交通會因科技發展發生巨大變革,這一變革體現在交通基礎設施、車輛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這三個層面。滴滴交通大腦將在這一變革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希望成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突破口,與交管部門等合作伙伴一起用技術力量改善城市交通,普惠大眾出行。
滴滴方面表示,滴滴交通大腦是兼備云計算、AI技術、交通大數據和交通工程的智能系統,也將成為智慧城市面向未來的標配。一方面,它在空間上打破了城市內區域的“數字”壁壘,實現高效、全面的交通管理和協同;另一方面,在時間上,交通大腦突破了人類的決策能力極限。人的能力中,最重要的便是思維決策能力,也就是通過各種外部感知判斷以及知識、經驗積累,做出解決問題、有利于自身的行動。交通大腦通過機器自我學習的方式,搭建出能夠支撐類腦推理的核心算法模型,可以幫助實現更準確的預測能力、智能的調配能力,實現最優的交通組織。
據張博介紹,交通大腦并不只是城市交通數據中心,有智慧、能進化的交通大腦平臺下包含3個關鍵的中樞:數據中樞、分析中樞、控制中樞,3個中樞聯動才能實現“發現—決策—行動”的閉環。在這個過程中,數據中樞整合出行地圖、全路網掃描、移動電子眼等多方數據為控制中樞和分析中樞提供決策依據;分析中樞承擔計算能力、AI分析能力,基于云計算技術讓所有數據可以最高效地運轉,最智能地分析決策;所有的聯網設備則通過控制中樞智能化完成,包括信號燈、誘導屏、視頻卡口、停車場等,甚至標識標牌、路燈、警力調度也能聯網控制。
據悉,滴滴交通大腦已在全國20多座城市扎根生長,從智慧誘導屏、智慧信號燈等智慧交通項目著手,優化城市交通管理,緩解道路擁堵,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以濟南為例,智慧信號燈的落地提高了城市通行效率,在已優化的344個路口中,每天為濟南市民節省超過3萬個小時的通行時間。此外,通過減少車輛怠速、緩行時間和排隊過程中停車啟動次數,也間接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據統計,濟南全年累計減少4.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在武漢,滴滴已經開始利用海量的出行大數據與交管局數據結合,應用在城市道路的智慧交通誘導屏上。該誘導屏不僅可以實時顯示前方道路的通行狀況,還能通過滴滴的ETA(預估到達時間)技術預測去往前方路段所需時間,讓城市交通誘導系統變得更加智慧。 此外,滴滴此前推出的“滴禹”智慧交通信息平臺也已在濟南、武漢等多座城市正常運轉,為城市交通頑疾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依托滴滴海量高精度出行數據優勢,基于滴滴交通云大數據科技能力,及長期在交通出行領域深耕對行業認知的積累,滴禹平臺可以實時監控城市交通運行狀況,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優化后效果評估,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全周期的管理平臺。
提到滴滴的開放平臺,張博表示,交通大腦就是要面向政府、企業及個人開放,讓所有交通參與者可以感知和利用它,和它交互,大腦吸收城市養分進而成長成熟。正如人類需要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來獲得文明的成長一樣,交通大腦需要一顆好奇心,去嘗試各種未知的可能性,在實踐中成長。
共享化、電動化、智能化是未來交通的趨勢,交通工具從擁有變成共享,綠色出行成為人類共同訴求,高度智能化的車輛輔助駕駛系統將顯著改善交通安全。滴滴方面告訴36氪,滴滴將繼續與更多的行業伙伴合作,在智慧交通的硬件、軟件等各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
我有一點想法,就如同改革進入深水區,一定要從結構上來改造:縱橫交通,規模致勝
1. 公交線路不再是曲里拐彎,而是東西向、南北向兩個直線穿城方式
2. 盡量是安排專用路線供公交車使用
3. 一定要提升規模:
a. 核心區域線上公交車密度要大
b. 專用線路的規模也要大
這樣,也就將北京城區按照公交路線分割為網格狀,再加上地鐵的節點,覺得是一個不錯的提振公共交通運力和效率的方案。
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驗證了——尤其是上下班峰值。
這些都得基于數據分析和仿真了。現在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相關系統也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