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聰明女人背小包》,看到題目再看下我自己的包,是不是覺得自己就是聰明女人了呢,no no no還差的遠呢。
本書作者其實是通過鼓勵大家從背小包做起,認清楚自己需要的東西,想做的事情和想過的人生。
我以前一直喜歡買大包,斜挎包,雙肩包,手提包,越大越好,因為我覺得我需要裝很多東西。
生完孩子后買的包反而越來越小,每次出門抱著孩子已經夠累了,當然恨不得其他東西越少越好。上個月跟小區一個媽媽出去玩,她兒子只比我兒子大兩天。我每次跟她出門都覺得特別累。首先我要提前跟她約定好,如果我自己帶孩子出門就是每天起床隨便搞一下就直接出門了,她不行,她至少要提前一天準備,買好兒子吃的零食水果,準備一堆小東西。
跟別人比起來我覺得我帶孩子跟后媽一樣,連水都很少給我崽帶,都是渴了找個地方買瓶水就好。她是背個大大的包,里面光是水壺就幾個,一個大的專門放熱水,一個放涼水,一個專門喝水的杯子,還有各種隔汗巾,口水兜(吃東西的時候用)零食,奶粉……
我見過最夸張的是我妹第一次帶她女兒回娘家,溫奶器,洗澡盆,洗臉盆都帶了兩個,大皮箱兩個,滿滿一車子都是她女兒的東西,而我就背了個背包,怪不得我爸經常說我跟其他人比起來我就是個后媽。
現在我看到大包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得有多重啊,我有過一個頭層牛皮挎包,是一個朋友新店開張買的。背了不到一個月就閑置了,太重了,光那個包就兩三斤,再塞點東西感覺肩膀都快要脫臼了。后來陸陸續續買了很多包,有些是因為別人說好看,有些是看著別人的款式好看自己也去買了個同款,可是我發現我背的最多的還是小包。我現在就3個包,一個雙肩包(出遠門用),一個小書包(平時出門背)一個小包(一個人出去的時候用)對包的材質也是要求越輕越好,每次出門也只裝必要的東西
崽的紙尿褲,紙巾,濕巾,手機,零錢,鑰匙,一個小水杯,一件換的衣服(備用)這樣包包還有空余。
當你背一個大包的時候,你總是會想塞很多東西進去,你會發現你這個也需要那個也可能要用,結果塞滿了,還覺得東西沒帶夠。如果你換個小包,你就會想我只能帶我最需要的幾樣,舍棄掉那些看著有用,其實沒多大必要的東西。
我把那些看著好看,根本用不上的包包全部扔掉了,“小包哲學”放在生活中也一樣適用,理性的消費,不管是包還是衣服都只買真正需要的,自己覺得舒服的,生活品質感覺都提高了,而不是每到換季面對著滿滿一衣櫥的衣服還覺得沒衣服穿,(°_°)…
你也同樣可以把小包哲學運用到你的人生態度上,“女人總是過早地擔心那些還沒發生的事,因為猶豫不決,失去寶貴的機會”,你是否也一樣呢,每天帶著孩子,做完家務感覺一天都過去了,為什么別的人一樣是帶孩子做家務還可以堅持寫作,讀書,過得多姿多彩呢?我最近經常在問自己一個問題:人家是怎樣做到的?看完今天的分享我大概明白了,我也需要給自己的生活態度做減法,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