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舊館錄

長街茫,秋風瑟



“公子喝茶嗎?”

那臺下的人“唰”一下收好了折扇,青衫長袍,薄底棉麻鞋,黑發高束,露出頎長的脖頸,束發的灰色麻帶垂到頸邊,慢悠悠親吻著堂外傳來的風。

那人用纖細的手指敲了敲木桌,抬起清亮的眼眸,嗓音脆生似枯茶碾碎,卻干凈的令人回味。

“一份龍井,一碟花生。”

“好嘞。”

話畢,小二便去了柜臺后,朝里面吆喝著:“一份龍井,一碟花生!”

伴著臺上“啪——”的一聲驚堂木落下,臺下的掌聲也如雷霆響起。

只見臺上那人藏衣長衫直直落地,領口緊貼著脖子,修得背脊挺拔,身形直朗,一頭清爽的短發,單手背在身后,一雙深邃如琥珀的眼眸,掃過底下黑壓壓的人群。聲音如霽月升空,照亮人們的胸膛。

“今日咱來講一講英雄好漢柳長傾的故事。”

一只手拿起竹板,輕敲一聲,說道:“話說這柳長傾,乃東陽舊館窮秀才。寒窗十六年,是年年趕考年年不舉。看鍋碗瓢盆叮當響,衣衫襤褸難飽腹,又年近三十無所為。上有老母扛破館,下有姊妹臥茅屋,獨獨執著功名不可得。

時逢大清敗落,科舉一夜廢,柳長傾紅眼燒藏書。什么四書,什么五經,什么八股,什么禮與度,什么民與君,統統烈火焚成灰。你瞧他熱淚一趟流,十幾年光陰白白廢,道是迂腐不通世,才學假埋心。卻恰是日夜讀書為舊制,懸梁刺股求仕途。到了成空也悵然,唯此罷了。

再望老母年已高,姊妹近成人,著即接了東陽舊館,請了個說書人,瓜子花生澀茶酒,身著布衣四處跑,聽一聽古今異事,掙一掙茶錢生存道。”

這一段一氣呵成,聲色并茂,動作流利,一個抬手唆起了竹板“當”的一聲頓住。

“好好!”底下人拍手叫好,臺上人“當當當”的竹板續打,又一聲堂木拍桌,禁聲后又繼續道:

“民國初期新氣象,茶館賓客滿堂座,瓜子花生嗑一地,茶水汾酒難續滿。但好景不長,戰事起時,茶館無人來聽古,東陽之地人心惶,只想著無災無難屋里待。

那柳長傾心急如焚,眼見著茶館再敗落,惆悵若失。

怎么著?總不能賣了地皮,坐吃山空窮一生吧?

再看老母發霜白,身骨年年不如一年,于是重操了祖宗業,秀才做起了廚。改開了包子面館,什么古今異事,驚堂竹木,英雄好漢,都同書墨功名祿,付之炊煙中。

...

長街茫茫,秋風掃地,長傾立在門庭外,一聲吆喝,卻迎來了豺狼虎豹外侵兵。酒水面食小咸菜,白米淡粥油炸餅,剿個空空如也,老母哀嚎于地,姊妹衣衫襤褸哭清白,長傾抖手拭鮮血,目隨長槍黃帽奸詐兵,凄凄慘慘把館閉。

你道是個什么日頭?是死人堆里出奇跡,烽火廊中求富貴?”

這一段暫罷,賓客搖頭嘆息,聽著臺上人一聲長舒:“終是——老母熬到頭,一疊草席送秋山,墳前姊妹泣,放眼望寒冬。如此而已。”

此處,臺下起了抽泣聲,眾人紛紛露神傷。

此時,那青衫長袍的人“啪”一聲將折扇拍到手中,震住了臺下一眾聽客。那人緩緩起身,面帶笑意,在臺上人驚怔的目光中,來到了他的面前。

清聲道:“下一段,我來講。”

明清亮眸,宛如冬風徹骨。

他看著眼前的人,在底下的議論聲中,抬手退步,道:“請。”

那人回禮點頭,將折扇背后,拍一拍驚堂木,目掃塵風,緩聲入戲——

“顧半生盡,一無所成,但隨世道跌宕,起伏間,認清了余生所向。

沒有筆桿定乾坤,沒有金糧飽腹,更別想平凡書云,此生不換。這生死面前,道義難全,是為常事。

東陽沒落,城破,家散,人皆逃去,過杜江河。河邊漁船百艘,岸邊枯草堆積,敵軍將追到岸,槍聲四起,眾人驚呼逃竄上船,搖漿渡河。

卻不料,子彈在柳長傾耳邊擦過,穿透了人們的胸膛。霎時鮮血染江河,長傾眼見敵軍愈近,心中騰起熱血。聽哭喊聲震布杜江,姊妹瑟瑟躲船中。長傾一躍下船,跑到岸邊,在河邊拾起石子,對著枯草拼命碰撞。

你道是做甚?

青石取火,焚草擋槍罷了。

雙手被石子打破了皮,才有火星迸射,枯草燃起,借著風勢,燃了整片河岸。頓時火光四起,濃煙升天,任憑你锃亮雙眸,也難看清一物。

烈火長煙送走了船只,民眾得救,長傾立在岸邊看著模糊的河面,咧嘴而笑。姊妹的哭喊聲從對岸傳來,那柳長傾被敵軍壓迫在地,長槍抵背,卻覺神清氣朗,此生無憾。

是當年懸梁刺股捧書讀,名落孫山燒藏書,重振舊館迎賓客,皆無法比擬的。

那是義氣終存天地,蕩氣回腸的收鞘。”

說到此處,那人微微停頓,聲音輕帶哽咽,道:“來年春至...”她抬起頭,看了眼藏衣男子,繼續道:“東陽之地戰事止,民眾陸續歸。姊妹皆回,杜江河如舊,痕跡未留。姊妹回舊館,望廢墟落淚,兄長尸骨無存,于是將匾額燒卻,裝入壇中,刻兄長墓,埋于杜江。拜了三拜,起身,遠去不再歸。

只這英雄書生,留于天地。”

“啪——”一聲堂木落案,她抬眼看向臺下,眾人皆掩面唏噓。

東陽舊館柳長傾的故事,到此結束。

一別經年,她卻未曾想到,有人會為他落淚。

她躬身謝幕,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目送她下臺。

青衫長袍卷新塵,灰色的麻帶帶著清涼的風,淌到了藏衣男子的眼里。

他看著她微露笑顏,對他輕聲道:“多謝。”而后低眸,轉身走出了舊館,像一陣涼風,吹散了清瘦的往事。

他卻記起了,多年前的那對小姊妹,在這個舊館里,纏著他講故事的日子。

那是一剎那,光陰的故事。

那是他第一次來東陽,被一個叫柳長傾的男人請了過去說書。

他那時年輕,剛滿二十,出師不久,正愁生計,正好被柳長傾聘請,于是便應了。

初到舊館,他見破落的樓房,幾欲離開,卻因為柳長傾的真誠留下。

他親力親為,未有一絲抱怨,一心只想求生計,正巧也是他的所求。

起初生意是好,但好景不長,他也便離開了舊館,在別處謀生。

直到那日敵軍入城,他同眾人逃命到杜江河。在生死存亡之際,他看著柳長傾孤身一人下了船,用石子生火,焚煙救人。他手無寸鐵,卻敢赴煉獄,他曾為生計奔波,卻視死如歸。

他感嘆這樣的風骨,杜江的河水清寒,也不知能否安葬他的尸骨。

后來,他輾轉回到了東陽,見敗落的舊館,心生惆悵。

再后來,他一手重修了東陽舊館,再次做了這里的說書人。將柳長傾的故事,寫成了一本書。而后年年評說,讓人們銘記。

這東陽故人的命,是他柳長傾給的。

不忘卻,就是對他最好的回贈了。

他此時看著臺下賓客,笑了笑,道:“今日茶水全免,明日,咱再說一段,柳家姊妹的故事。”

“好!”

賓客拍手叫好,皆笑容滿面,繼續在這那兒喝茶論道,共享閑暇時光,熱鬧非凡。

他微笑著走出了東陽舊館,腳踩著青磚,眼看著東角的銀杏樹。長街人潮濟濟,他穿著藏青的長衫,一如當年初來舊館的裝束。

舊館里的小二也是在人群中大聲的吆喝著:“一份龍井,一碟花生!”

只是當年的龍井,是柳長傾同茶商磨了幾天幾夜的價錢,才買回來的。

那花生,是柳長傾自個兒在老母親種的田地里,一顆一顆剝下來的。

它沾著泥土,沾著舊館的希望,留了下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619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155評論 3 42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635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39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46評論 1 326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55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38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9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46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38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93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65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8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57評論 1 29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59評論 3 397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96評論 2 376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