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鴻雁/文
每個人心里都住著魔鬼,幸福能讓它變身為天使,當一切幸福都化成了泡影,魔鬼會重新出現占據你的心靈。
《歡樂頌》里的邱瑩瑩被男友應勤無情地甩了以后,整天喊著:“我為什么那么倒霉,他為什么不愛我了……”她忘不了,男友曾經對自己的百般呵護,柔情蜜意。由于這個變故,她一度不相信自己,脾氣變得很壞,時常得罪22樓的姐妹。她也覺得自己像應勤說得那樣,不是處女就是人生最大的“誤點”。
邱瑩瑩內心中的魔鬼發出的聲音是:“你不夠好,不配得到愛!”當曲筱綃氣得對應勤大打出手的時候,她哭著喊:“都是我的錯!”她深陷在自責的漩渦里難以自拔,變得消沉。
朋友家的孩子很用功,成績也非常得好,唯獨不善言辭。他為了鍛煉自己,大一的時候,當著全校幾千人的面演講,可是由于緊張大腦一片空白,可想而知,成了失敗者。從那以后,他遇到人多的場合,說起話來就會臉紅心跳。于是,他變得自暴自棄,不再像以前那樣注重自己的形象。如今,他畢業了,無心去找工作,結果混成了啃老一族。
魔鬼的聲音完全控制了他:“我應該是完美的,不能有任何的失誤……”那一次的失敗把他折磨得體無完膚,一蹶不振,局部的不完美變成了對全部的否定。
上大學的時候,室友蔓蔓雖然長得很普通,但是小巧可愛。每次上課的時候,她總是坐在后排。她告訴我,老師都喜歡看“養眼”的美女。后來有一個很帥氣的男孩追她。她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一口回絕了對方。她明明對那個人是一見鐘情的。
她心的魔鬼不止一次告訴她:“女孩應該有精妙絕倫的五官,白皙通透的皮膚,聰明絕頂的才華……才可以得到白馬王子的愛,才可以得到幸福。”
當人有了魔鬼的暗示,他們的面容會變得愁苦不堪,聲音會變得怯懦無力,眼神會變得漂浮不定。
當我們的負面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的夢里就會出現魔鬼的畫面。甚至有的人睜著眼睛都能看見“鬼”,那是因為出現了幻覺。
我認識一個高中學生,長期焦慮的情緒,經常做噩夢,驚恐傷腎。他的眼睛周圍發青色。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差。我用心理學的意象對話技術,讓他想象晚上夢見的魔鬼。讓他勇敢地面對,和想象中的“鬼”對話。當他接納“鬼”的時候,“鬼”竟然變成了“天使”!他臉上出現了笑容。他變得陽光快樂,夜晚也睡得很香甜。
其實魔鬼并不可怕,那是由我們的意志和行為控制。我想說: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人,不會犯錯誤的人呢?只要在世上喘息著,就會傷害他人,也會給他人帶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