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女子不如男?
有這種思想的人看完《摔跤吧爸爸》,這個觀點可能得倒一倒了。
影片里,一位偉大的父親培養(yǎng)了兩個摔跤冠軍,一個世界級,一個國家級。
且都是女生。
為什么強調(diào)都是女生?
因為印度一直都是女性低位極其低下的國家,除了鍋碗瓢盆醬醋茶,便是相夫教子,沒有任何自主權(quán)。
影片講述了前國家摔跤冠軍馬哈維亞先生因被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繼續(xù)摔跤。
身體停滯,但夢想?yún)s未停止。
他把希冀放在她妻子的肚子里,想讓她生個兒子,替他完成他未完的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
但未能如愿,一連四個,全是女生。
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
但能擅長發(fā)現(xiàn)別人優(yōu)點的人也會發(fā)現(xiàn),男生能做的,女生也一樣可以做到。
他突然“開竅’’了。
通過他女兒和鄰家男孩的一場意外“斗爭”,他在他女兒吉塔和巴比塔的身上看見了她們的摔跤天賦。
于是,這位嚴(yán)苛的父親,迫使她們走向了魔鬼式的訓(xùn)練之路。
為什么說是迫使?
因為一開始,吉塔和巴比塔是極其不愿意的,他們在心底埋怨父親的“殘酷”和“無情”。
怎么個殘忍法?
早晨五點,兩個瘦弱的身體被迫使離開香熱的被窩,跑在殘酷之光里。
一邊揮汗,一邊揮淚,忍女生難忍之各項體能極限。
在沙土里被男生丟沙包一樣甩來甩去。
不僅如此,還被一刀剪碎了所有女生的公主夢:一頭美麗的長發(fā)。
為此,她們找出很多理由和借口來放棄訓(xùn)練,不是裝腿受傷,就是把摔跤場的燈泡弄壞,偷偷調(diào)父親的鬧鈴,讓他睡過時。
而村民們指指點點異樣的眼光,也讓她們覺得自己是異類,女生不像女生樣,各種質(zhì)疑,冷嘲熱諷像張密網(wǎng)一樣撲面而來。
直到與她們同年齡的一個女生出現(xiàn),對她們說出一番話,才讓她們心甘情愿接受訓(xùn)練。
什么話?
大意是:起碼你們的父親是真正愛你們,給了你們夢想的選擇,讓自己的一生有事業(yè)可追尋,有夢想可寄托。而不是像我一樣,早早嫁人,終日與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為日,相夫教子為一生。
這兩個女生聽后恍如新生,省悟過來,不用父親督促,自己就是自己督促者。
清晨練,夜晚練,拼命練,往死里練。
在一個個猙獰、糾結(jié)的白天和夜晚,汗水與艱辛終于練出一身本領(lǐng)。
在大大小小各個賽場開枝散葉,獲獎無數(shù)。
吉塔前后贏得三枚國家級金牌,她以為可以暫緩口氣。
但遠(yuǎn)遠(yuǎn)不是這樣,她的父親告訴她,這還只是開始,要拿國際金牌還要不斷努力。
進(jìn)了國家體校的吉塔似乎不以為然,她蓄起了長發(fā)發(fā),染紅了指甲,出去參加各種聚會,看各類電影,她想要喘氣。
她想喘氣,但誰又會給她時間,她的對手能嗎?
于是接下來的一場場戰(zhàn)役,她屢戰(zhàn)屢敗。
這時的她才想起她的父親,這個一路教導(dǎo)從童年陪伴至青年的父親。
這個已經(jīng)有些白發(fā),身體發(fā)胖的父親。
這個曾經(jīng)國家不支持他,妻子不理解他,女兒埋怨他,村民嘲笑他的父親。
她重新剪短了發(fā)。
告訴父親,她知錯了。
他一路跟隨到百里外的體校,授她動作,教她技巧,至始至終,他與她的夢想牢固的綁在一根繩上,勢要為國家榮譽而戰(zhàn)。
事實從影片反射證明,良好的家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吉塔摒棄了教練教她的一系列動作,全心全意聽從父親的教導(dǎo)。
馬哈維亞在視頻里一次次分析了對手的動敵情,教吉塔是進(jìn)攻還是退守。
她在一次次的殘酷爭霸下,奪得了世界冠軍。
面對無數(shù)的掌聲,鮮花和榮譽。
吉塔在記者面前說:是我的父親一直堅信我,他告訴我 ,我一定可以,是他成就了我,這一切都是父親的功勞。
世界為她喝彩,國家為她喝彩,家人為她喝彩,曾經(jīng)冷嘲熱諷的村民為她喝彩。
她的父親說她是他的驕傲。
在她今日未奪得金牌前,他的父親曾告訴她:你只有奪得了那枚金牌,你才是世界的榜樣,才是別人的榜樣,未成功前,你的付出在他人眼里一文不值。
在夢沒有到達(dá)彼岸時,你能承受多大的質(zhì)疑與嘲諷,就能享有多大的鮮花與榮耀。
女人也好,男人也罷,有自己事業(yè)追求的人,終究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