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特斯拉顯然是最引人注意的,5月份佛羅里達州的車禍事故、8月密蘇里州的救人創舉和最近Twitter用戶Hans Noordsij上傳的特斯拉提前預測事故避免載貨的視頻,都讓自動駕駛功能處于風口浪尖。為了避免更多的麻煩,特斯拉也已經將Autopilot的中文名稱從“自動駕駛系統”改成““自動輔助駕駛”。
但盡管自動駕駛汽車一直飽受質疑,不管是傳統汽車公司還是科技巨頭公司卻沒有停下過手頭的動作:
先是收購,四維圖新38.75億元收購杰發科技補齊無人駕駛關鍵環節,高通300多億美元高價收購荷蘭恩智浦半導體成為最大的收購案,三星收購哈曼也是志在汽車電子,盡管西門子收購Mentor讓人傻傻看不清,但是據分析這與汽車電子也有著深遠的關系。
再是高調“入行”,前不久,Uber剛在美國舊金山開通了自動駕駛汽車服務;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就幾乎同一時間對外宣布將自動駕駛項目從X實驗室拆分出來,以Waymo的名字獨立運營;一直保持神秘的蘋果造車項目——泰坦計劃,2016也有最新消息披露,蘋果決定放棄造車,希望可以像谷歌的Waymo一樣成為一個自動駕駛技術提供商;三大傳統車商ABB也都放下身段開始合作,通過車載地圖系統,互相共享交通數據。
此外,今年9月,奧巴馬親自寫了一篇名為《無人駕駛,沒錯,但是同樣安全》的稿件,呼吁自動駕駛時代到來,隨后美帝頒布了全球第一項監管自動駕駛的聯邦政策……
這一系列的消息都在向我們說明:自動駕駛距離廣大普通消費者的生活越來越近了。2016年,華強智造小編炮也搜集過不少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分析報告和權威資料,在此梳理結構重點,回顧2016,為2017提供參考。
ADAS與自動駕駛
車輛智慧化指的是ADAS與自動駕駛。
ADAS(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即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分為六大類:
?
智慧化的最終目標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目前分為幾個層級:
等級0完全沒有電子輔助設備的車型,駕駛員擁有方向盤、油門以及動力的最大主控權
等級1搭載一個或多個特定電子控制功能的車型,例如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
等級2擁有兩個以上的自動控制,如主動式定速巡航與車道維持系統的結合
等級3車輛多數時間自己行使,但在有關安全的情況下駕駛員必須能完全掌控車輛,如Google自動駕駛車
等級4自動駕駛車輛未來的雛形,僅需輸入目的地,車上乘客完全不需要駕駛,并不能夠隨時改為人工駕駛
除了ADAS系統外,要想真正實現自動駕駛,還需要結合車聯網,擴充汽車功能。
車聯網可以滿足駕駛人的各類需求,另外經由GPS定位和V2V(車對車通訊技術能夠讓相互靠近的汽車之間互相發送諸如位置)可以提升行車的安全性。
技術發展方向
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四個階段演進中,汽車需要傳感器的數量非常驚人。ADAS硬件的核心是傳感器(攝像頭、雷達)和處理器,而軟件核心是算法。未來毫米波雷達肯定會成為主流,更進一步來說,77G毫米波雷達未來會成為主流,NXP和飛思卡爾是國際主流的77G RF供應商,產品覆蓋短距、中距和長距。谷歌第一代試驗型無人駕駛汽車采用激光雷達,第二代就會與NXP合作采用毫米波雷達。
據市場研究機構 IHS Research 預測,隨著 ADAS 系統的廣泛應用,未來幾年汽車雷達傳感器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將高達23%,預計到2021年的市場需求總量將達五千萬部,每部車平均需要5-6個雷達。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微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以及激光技術的視頻處理器,和以“車對外界”信息交換為主要功能的V2X技術。
自動駕駛的第三階段中,V2X技術是必選項。以“車對外界”信息交換為主要功能的V2X技術正在成為車聯網的新亮點,是繼信息娛樂之后,推動汽車網絡組建的新應用。
產業現狀
截至2016年7月13日,汽車科技私營企業獲得投資已達4.5億美元,與2015年全年的4.78億已經十分接近。CB Insights 預計,2016年全年,汽車科技私營企業獲投資總數會達到8.47億美元左右。在這一領域,2016年不管是投資數量還是投資金融都會創下新的記錄。
隨著科技公司的涌入,競爭變得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過去,OEM(原始設備制作商,即傳統車廠)與其他所有公司競爭。而2030年,市場競爭會變得更加復雜。
無人駕駛不再是科技公司的專屬。可以看到,從2015到2016,媒體上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聞報道中,汽車公司被提及次數增長趨勢明顯多過谷歌。
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初創企業正逐漸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從2016年通用收購Cruise開始,初創企業在關于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的新聞報道中被提及的數量呈直線上升。
最近的《CB Insights:2016年汽車科技產業現狀報告》,介紹了汽車行業中的技術現狀,其中包括:融資活動、趨勢和投資者;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之間的競爭;初創企業的崛起;卡車和物流的發展;圍繞自動技術的開放問題;影響和機遇;未來問題。
汽車革命的未來
不難看出,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將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并存在強勁的增長潛力,然而,未來十五年,他們能夠普及到什么程度,則取決與我們如何克服阻礙他們發展的各種障礙。
1、一旦技術和政策問題得到解決,到2030年,在新出售的所有汽車中,將會有高達15%是全自動駕駛汽車
2、電動汽車技術正在變得可行并具有競爭力,但它的被接受程度因地方水平不同而具有強烈的差異
另外,隨著收入增長加速,傳統產業跨界參與,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被改變了:
1.在一個更加復雜和多樣化的移動行業格局中,傳統汽車制造商將被迫參與多個方面競爭,卻又要與競爭對手相互合作。
2.在進一步探索新領域之前,新的市場進入者會首先瞄準價值鏈上那些特定的、有經濟吸引力的點和活動。
關于智慧汽車的發展,你有什么樣的預測和期待?2017年,華強智造小編炮將繼續關注智慧汽車領域,為你奉上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