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可成為圣賢也可成為惡人。成善與不善就來自于他接受的教育。
教育孩子要謹防三點:
一,太早給孩子享福。
二,過早出名,
三,過早教給各種知識。
孩子享的是他自己命中的福,現代文明的享受過早消耗他的福報,父母總是給予最好的,買很貴的電器,手機,又沒有給孩子積福,以后他的人生因缺少福報而多災多難。
父母為了過好日子掙因果錢,因此還會把毒留給孩子。早出名的孩子提前把福報享了,人生大多不順利。
現在的父母太糊涂,也是沒人教!兒女要窮養,要存福,不能折福,要培養孩子吃苦、耐勞、感恩的好習慣。享福的孩子沒有感恩心,長大以后好吃懶做,到那時想要改變非常困難!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懂得正確引導孩子的早期教育,培養優秀的心靈品質,恩德極大,這叫慈。不會教,不懂教,就浪費了孩子的一生,這是大失責啊!把孩子交給老師交給學校,以為萬事大吉,要知道現在的學校只看成績,即使在學經典,沒有人做給他看,他的信心不會建立起來。
就如宗薩仁波切說的,我們要多給予孩子一些信心,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信心,而不是精英學校畢業生的信心!
我們要有整體觀而不是局部,他們與生俱來的善良是最基礎的美德。名牌總是可以從商場里買到,但是善良是需要我們傳遞給他們的信息。
現在的教育太關注物質,貌似擁有什么是最重要的。現在孩子的智力非常聰明,但是情感不成熟,情緒也是需要成長成熟的。
仁波切說,在任何有契機的時候傳遞一些信息——世上任何事情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于因和果;傳遞善良、愛、慈悲的信息,擁有善良、愛、慈悲這些品質是孩子成為美麗、英俊、優雅的關鍵!
現在的家長關注孩子上精英學校,考多少分數……最后考名牌大學,找一份好工作,衣食無憂。這樣的愿望都是父母想要的,但是能平安的擁有這些需要有足夠的福德,命中有時才能有。
師父也常開示我們,一切建立在外在物質基礎上的幸福都是靠不住的,人生最保險的就是培福,擁有福德。
不計回報的付出,在佛教中稱為“培福”,人的福氣越多,能量就越強。如果做事總是碰壁、有障礙,這就是福氣不夠,要多積福。當你福報足夠多的時候,做任何事都會有很多人來幫助你、支持你、力挺你。有了福德才能真正得到你想要的財富、健康、名利……而且也是最安全的!
安全不是外在所賦予的,是自己內心的豐足,讓你有獨立地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決定人生的未來。
我們都覺得人生平安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有勇氣來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重新考慮那個信心的參照點,給予孩子一個光明踏實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