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的有很多人喜歡抖音,常常在群里發(fā)視頻活躍氣氛,甚至半夜都發(fā)。但是,我的一個朋友卻把抖音卸載了。
“都怪抖音,工作差點弄丟”。原來,因為周末連刷兩天抖音,她沒有把策劃方案修改好,被老板狠批了一頓。
一聽她把抖音卸載了,群里一片叫好,都說抖音太浪費時間了。只有班長一人調侃道,“你真是甩鍋俠啊,明明管不住自己,還甩鍋給抖音。”
管不住自己,應該是很多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明明第二天要上班,還忍不住要多看兩集電視劇;明明打算玩一把王者榮耀,就去看書,結果一玩就剎不住了;明明都快月光了,看見衣服在打折,就又買了一件……..
看似,這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習慣。
但一個人能不能及時剎車,往往正在拉大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美食面前不剎車,讓你變胖
在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你身邊的瘦子,都有什么共同的飲食習慣”。
絕大多數人都提到了一個特點,“再喜歡吃的東西,吃幾口就不吃了”。
刨開基因的因素,大多數人的肥胖都與吃有關。在減肥界,公認的一句話就是“三分靠練,七分靠吃”。
一次兩次沒有差距,但時間一久,胖就會成為必然的結果。
大學畢業(yè)兩年后,跟舍友見了一面。當遠遠看到她的時候,簡直沒敢認,因為,她胖了不少。
舍友是個吃貨,上大學時,常常拉著男朋友去夜市擼串。每次回來,都說“今天又吃撐了”。即使愛吃,她還是我們宿舍最苗條的那一個,褲子穿最小碼都有點松。
再看看現在的她,活脫脫從趙飛燕變成了楊貴妃。
“都胖了40斤了!”
原來,工作后,因為忙,每天都沒有時間運動,再加上嘴饞貪吃,每次加完班回去,都要吃頓麻辣香鍋,才覺得對得起自己,就這樣,美食撫慰了她的胃,也讓她變胖不少。
一個人身材有多好,對自我的要求就有多高。
那些常年保持好身材的人,并不是生活中的苦行僧,這不吃、那不吃。
相反,他們也愛薯片、炸雞、可樂,只不過,在吃的時候有節(jié)制,吃一點就能及時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