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家附近徘徊了接近半小時,隨著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逝,他內心充滿了焦慮,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恐懼。他開始后悔,后悔不該太迷戀游戲,以至于又忘了時間。而他知道,他其實并不是忘記了時間,他只是刻意去忽略時間。
這時候爸爸媽媽是在外面找他呢,還是在家等著他?他希望是他們都出去找他了,那樣他就可以偷偷地溜進家里。等他們回來,他可以撒一個連他自己都騙不過的謊:我早就回家了。可是他知道他們在家等他,或許他們已經找過他而又找不到他。他們現在一定在等他回家,然后他可以想象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擔心?哦不!他們的擔心早已在漫長的等待中變成了憤怒!指責?訓斥?可那也不能發泄他們此時的憤怒!那應該會怎樣呢?他可以想象他們應該拿著皮鞭,然后一遍一遍地質問他:你去哪了?為什么這么晚?你知不知道我們很擔心你?為什么我說了那么多次你還是這樣?你實在是太令我失望了!
挨打,那是必不可少的!想到這,他內心的恐懼更是強烈襲上心頭。他就這樣一直拖,直到夜色降臨,他沒有選擇,只能回家,讓接下來的“慘劇”在他身上演播。可惜,這場“慘劇”不是電影,也不是電視劇,而是一場沒有止境的新聞聯播……
02
他很優秀,他的學習成績很好,總能輕松拿下第一。他的體育運動也很不錯,總能在操場上看到他活躍的身影。他覺得他的音感也很不錯,老師每教一首歌他都能輕松學會,并且他能輕易辨出合唱的時候誰唱跑調了。
他是受老師寵愛的幸運兒,他應該是大眾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很自卑,因為他知道就算他再優秀,他也不會是父母心中那完美的孩子。當他拿著滿分的試卷回家時,他得到的不是他所期待的贊賞的眼光,而是冷冷的一句:“一次考滿分沒什么,每次考滿分才算優秀”。他又努力考到了全校第一名,得到的是“全校第一名沒什么了不起,全鎮全市第一名才算是你的本事”。
他總是拼了命地向前奔跑,只為了向爸爸證明他是最優秀的。可是就算他用盡力氣,他也達不到爸爸的標準。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地無奈,他更自卑了。他選擇了妥協,與其做不到干脆放棄。他開始拖延,不再努力,但他又害怕面對爸爸的失望。那種恐懼讓他再次拖延,他以為,只要他一直拖著就不用去面對他永遠也達不到的“優秀”標準。
03
他不知道,甚至他沒有想過童年的經歷會讓他患上了嚴重的拖延癥。他做什么事總畏手畏腳,每做一件事,他都會懷疑自己是否能成功。他拖延著,不敢去面對一切。他討厭他現在這個樣子,因為他對失敗充滿了恐懼。
恐懼是一個狡猾的敵人,它總是躲在陰暗處伺機與他作對。他越是恐懼,恐懼就越是嘲笑著他,嘲笑著他的懦弱,嘲笑著他的無能。它越是嘲笑,就越讓他退縮,越讓他不敢面對它。所以他只好一直用拖延戰術來緩解內心的恐懼,找一個心理舒適區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
他不敢展望未來,他不敢奢望愛情,他患得患失,他覺得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他都不配擁有!然而,現實并沒有因他的自卑而同情他,工作一度不順,愛情再遭失敗,他對人生絕望了,他抑郁了。他開始酗酒,企圖用酒精麻醉自己,好讓自己忘了他只是個被世界遺棄的孤兒。
直到他遇見了《遇見未知的自己》。原來,他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全是自己內心世界的一個投射。他恐懼,所以看到的世界充滿了恐懼;他拖延,所以他看到世界充滿了緊迫;他自卑,所以他看到了世界充滿嘲笑的眼光……
他意識到要讓這個世界接納自己,就必須先學會自己接納自己。接納自己,就意味著無條件接納自己所有的美和丑。人生最大的敵人都來源于內心的恐懼,自卑、焦慮、憤怒、憂傷……這些情緒只不過是恐懼的一個變種,所以他必須接納自己內心的恐懼。
他不再逃避恐懼,他承認恐懼與自我同在,他記下那些讓他感到恐懼的事。他發現,其實恐懼也是一個膽小鬼。只要每次他認真地感受恐懼,恐懼便開始畏縮,隨后躲回了陰影深處。他終于明白,要驅散黑暗里的恐懼,只需要為心靈引進陽光。而陽光,正是那個積極向上的真我。
面對強大的真我,恐懼不敢再隨意騷擾滋事。他變得自信、勇敢,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他開始讀書,開始寫作,用筆記下所有的情緒與想法,讓一切負面情緒暴露在他的筆尖之下無處可逃,然后接納并寬恕自己。他設下目標,寫下計劃,克服拖延,開啟心靈修行之旅,用行動一步步超越自我,向遠方的幸福前進!
沒錯!這個人就是我,我用寫作驅散了恐懼,戰勝了拖延。你是否也禁錮在自我的世界找不到真我?寬恕自己吧,你會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心靈修行之旅,當從《遇見未知的自己》開始。
04
無可置否,童年的陰影會刻在我們每個人的潛意思里面,然后對我們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很多人會把自己成年后的無能歸咎與父母教育的錯誤。然后以此為借口,阻止自己成長。他不敢面對失敗,他不敢嘗試任何改變,他把自己畫地為牢,固封在那個自以為“世界上最悲慘的人”的圈套里。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影響誰一輩子,也沒有誰能束縛誰一輩子。你的悲傷,你的快樂,全都是自己給的。所以如果你還以為你的悲劇是你父母一手造成的,那你終將無法救贖自己。要知道,你的父母也是人,他們也有他們的限制。
你要相信,在過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經盡他們所能地在扮演好他們的角色。他們也許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們所知有限,資源也有限。在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經是他們盡力之后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