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編寫《三國志》的時候,將劉備稱為先主,稱其子劉禪為后主,此后后主就作為末代君主的稱號一直沿用下來。據統計,歷史上的后主有十三個,這里選取最有名氣的幾位分別言之。
蜀漢后主劉禪
劉禪為劉備與甘夫人所生子,小名阿斗。三國時期,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歷史上稱為“蜀”、“劉蜀”、“蜀漢”。劉備去世后,時年十七歲的劉禪繼位,由諸葛亮等人輔政,在位40年。劉禪昏庸無能,蜀漢國力漸趨衰弱,最終難以抵擋魏國的大舉攻伐,于公元263年投降曹魏。亡國后的劉禪居于魏國都城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八年后去世。因為他在洛陽安于現狀,不思復國,留下了“樂不思蜀”的故事。后人亦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平庸無能之輩。
南朝陳后主
陳后主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最后一個割據政權陳朝的君主,名字叫陳叔寶,他是陳宣帝陳頊的長子。公元582至589年在位,主政期間,生活奢侈,整日在宮中喝酒賞樂,吟詩作賦,疏于國事,后來隋朝大軍攻破長江天塹,進入都城金陵,陳后主被俘。后人所言“門前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就是指后主被擒的這段故實。投降隋朝15年后陳叔寶病死于洛陽城,葬于北邙山。陳后主喜愛詩文,每次舉辦宮廷宴會,必有作詩譜曲活動,杜牧詩中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就是寫后主沉湎于歌舞享樂之中的場面,《玉樹后庭花》即為后主所作歌曲,后來“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就成為有名的亡國之音。
前蜀后主王衍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這一首《醉妝詞》,便是作為君主的王衍盡情抒寫自己醉心于眠花宿柳的享樂生活。《蜀梼杌》記載:“衍好私行,往往宿于娼家,飲于酒肆”,這個喜歡微服私訪的君主王衍,不是去體察民生疾苦,而是飲酒狎妓,追求感官享受。王衍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后主,其父是前蜀主王建。《十國春秋》中記載王衍“頗知學問,童年即能屬文,甚有才思,尤酷好靡麗之詞”,看起來很有學問的一個人,思考的不是治國方略,宣揚的卻是靡靡之音,能不亡國嗎?因為尋花柳,追求世俗的享樂生活,所以便有《十國春秋》所記的“州民何康女美而將嫁,帝取之,賜其夫家帛百匹,夫一慟而卒”的強搶民女之事。作為一國之君,如此荒淫無道,而且日夜飲酒,不問政事,不亡國才怪。當后唐莊宗李存勖派大將攻打前蜀時,打著“有酒不醉真癡人”旗號的呆童王衍,卻是毫無抵抗力,只好帶著棺材,捆綁著自己,出城投降。本以為投降后可以茍全性命,誰知莊宗改變了心意,決定殺死他。于是這個做了七年的皇帝,投降后也不得善終的前蜀后主,被莊宗派人殺死于前往洛陽的途中,終年28歲。
后蜀后主孟昶
孟昶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第三個兒子。父親去世后,16歲的孟昶繼位,雖是年輕的兒皇帝,做事卻果斷冷靜,對于前朝驕縱的老臣,毫不留情,敢于誅殺,從而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在位三十二年期間,蜀國境內戰事較少,經濟獲得了很大發展。這個早年能勵精圖治的君王,在位后期卻揮霍無度,生活奢靡無度,整天和他在《玉樓春》詞中所贊美的那位“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的花蕊夫人沉迷于詩詞享樂之中。如此這般,縱是據有富庶之地的“天府之國”,最終也難逃滅亡的命運。投降北宋后,他千里迢迢奔赴汴京,得到了最高的賞賜,卻在到達京都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內死去,他的母親李太后亦隨之絕食而亡。這個亂世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的生命永遠的停留在47歲那一年,后人能想起來的,有他在位期間在唐九經的基礎上,刊刻后蜀“十一經”;還有后蜀趙崇祚編纂反映當時文人生活面貌的詞集——《花間集》。如此等等,還是難逃亡國之君的稱號。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本來無心于皇權的他,卻由于機緣巧合,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傳說他有“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的長相,有人說重瞳是指有兩個瞳孔,在歷史上的名人虞舜、晉文公重耳、西楚霸王項羽等都是有重瞳的人,異于常人的帝王之相,是為一奇。又說他出生于農歷七月七日,又死于七夕這一天,這是偶然還是巧合?二奇也。第三,娶了一對姐妹花——大小周后,姐妹倆容貌美麗,又懂音識律,堪為李煜知音,又為一奇也。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的后主,雖貴為皇帝,卻精通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尤其是以詞作名世,后人稱之為“千古詞帝”。這個具有藝術家氣質的君王,在位僅14年,就國破家亡,被俘虜至汴京城。“臥榻之下,豈容他人安睡”的北宋皇帝,自然不能容忍他平安到老,在李煜42歲生日時,賜牽機藥毒殺他,于是在42歲那一天他的生命永遠的畫上了休止符。留給后人的,不僅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的凄清,還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無限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