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老媽又叮囑我不要早起了。
這幾天福建的天氣很不友好,豆大的雨滴如子彈一般射來,夾雜著冬日的寒風,讓人感到越發的寒冷。
下雨天不想出門吃飯,便打算自己煮粥解決早飯。無奈我對煮飯一竅不通,放多少米,加多少水,煮多長時間,我一概不知,只得向老媽請教。
老媽一聽說我要早起煮粥,便十分反對,勸道:“這么冷的天,不要早起了,太辛苦,在被窩里多躺會兒多舒服呀。”
我倒不覺得辛苦,反而樂得其所。其實,我不是為了做早飯而特意早起的,只是早起順便做早飯罷了。
02
曾經的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早起是件很辛苦的事。
如果不是軍訓,我大概永遠不會在凌晨五點起床。
如果不是因為大學里有早課,我大概不會把鬧鐘定在七點,天天隨心所欲睡到自然醒。
如果不是因為單位八點打卡,我大概會像周末一樣,無拘無束地睡到日上三竿。
可讓我詫異的是,我竟然在許多文章和書籍中不約而同地看到作者表達的一個觀點——早起。他們說,早起能提高效率;他們說,早起能提高精神狀態;他們說,早起的人生不同凡響。
懷揣著好奇,我開始嘗試早起。結果發現,五點起床的人生簡直是賺到了。
早起的時間,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中,你不會聽到微信的消息提醒聲,甚至打開朋友圈,都刷新不出新動態。
這段早起的時光很安靜,不會被打擾,你可以專心致志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通常會利用早起的時間寫文章,因為不會被打擾,思緒很連貫,可以邏輯清晰地把整篇文章寫下了;或者看自己喜歡的書籍,在安靜的環境之中,看書的速度會不知不覺地提高很多,一小時內看的書籍頁數可以是平時的兩倍;或者將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整理歸類,方便寫作時的查詢。
早起的時候,我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很充實,因為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因為朝著自己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03
記得上大學時,班上有個同學小穎。每次有早課,她總能準確拿捏時間,能在床上多睡一秒是一秒,并且總能在上課鈴響的前一分鐘抵達教室。仿佛早起的每一秒都是浪費。可我卻覺得,早起的每一秒都是收獲。
當別人因為熬夜而昏昏欲睡時,我卻因為早起而精神狀態越來越好。
當別人還在睡覺時,我卻利用早起的時間完成了一篇文章,或者看完書中的一部分章節,或者完成了晨間日記,或者摘抄完自己喜歡的句子......仿佛一天中比別人多出了一兩個小時,完成了自己喜歡的事。而每天都以完成自己喜歡的事作為一天的開始,自然成就感滿滿,心情也就隨之變好。
一開始嘗試早起確實很困難,給大家提供幾個早起的小方法,幫助大家能夠更加順利地做到早起。
(1)早起倒逼早睡
如果每天都很晚才睡,那么當你想要早起時,你的潛意識就會告訴自己:“不可能的。你那么晚睡,如果還要早起,一天就只睡四五個小時,那是不可能的。”你的潛意識會不斷地阻礙你早起。
而且睡眠時間太短,也會增強你早起時的困意,導致精神狀態不佳。所以,想要早起,就先從早睡開始吧。
(2)制定早起的待辦事項
明確自己早起要做什么。記得開始的一段時間,我沒有事先制定計劃,每天早起之后都在想自己要做些什么,實在很浪費時間。有時沒想好,就先做些無關緊要的事,久而久之,就會懷疑自己早起是否真的要必要,因為自己早起也沒事可做。所以,一定要在前一天制定早起的待辦事項,讓自己明確早起要做什么。
(3)逐漸提早早起的時間
如果你習慣了八點起床,那么一下子定五點的鬧鐘,可能會覺得很難實施,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起得來。
可以先定個六點半的鬧鐘,習慣了之后,再定六點的鬧鐘,又習慣了之后,再定五點的鬧鐘。
逐漸提早早起的時間,相當于把一個大目標分成多個小目標,既不會覺得那么艱難,同時在完成每一個小目標之后也容易獲得滿足感,受到鼓勵之后才會更有動力將目標進行下去。
(4)定一個間隔五分鐘的鬧鐘
我相信賴床是每一個人的天性,即使意志力再強的人,也沒辦法在寒冷的冬季一聽到鬧鐘的聲音就立馬起床。
給自己定一個間隔五分鐘的鬧鐘,比如,你打算五點起床,就定一個五點的鬧鐘和一個五點零五分的鬧鐘。這五分鐘,相當于給自己一個緩沖地帶。五點鬧鐘響起的時候,你已經醒了,但此時一定困意十足,不想立馬起床。關掉鬧鐘讓自己在小躺一會兒,當五分鐘之后的鬧鐘再次響起時,你的困意會減少許多。
朋友們如何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再走吧,你們的鼓勵是我堅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