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摘要:在一個人一生中,婚姻是頭等大事,與之對應的婚俗體現了人們對婚姻的態度、寄托和希望。透過婚俗,我們可以追尋古老的人們對婚姻有敬畏之情和重視之情。通過婚姻,我們不僅僅是為了繁衍子孫后代。更多的是對于兩位新人步入人生的另一個新階段的祝福。
? ? ? ? 對于婚姻的詮釋,錢鐘書是這樣理解的。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拼命地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拼命地想逃出來。
? ? ? ? ? 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整個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舍棄全世界,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真正快樂的男人,才能帶給女人真正的快樂。
? ? ? ?明知道愛情有時候并不那么可靠,明知道再美好再甜蜜也許還是會變的,人卻總是希望身邊有個人,相依相伴,一起走到白頭。
? ? ? 不要為了別人改變自己,做你自己,那個對的你才會喜歡那個真正的你。
? ? ? ?有時候,我們的選擇,只有等待,沒有結果,只能默然離開;有時候我們的放棄,迫于無奈,含淚轉身,卻心有不甘。所以,有些曾經,關于幸福或痛苦,只能深埋心底,有些希冀,關于現在或將來,只能逐步遺忘。愛情里分手和牽手的隨時都在變換著主角,來來往往,離離散散,這就是愛情。
? ? ? ?張愛玲對于愛情的理解更具有一番獨特的見地了。
? ? ? ? 張愛玲說:“于千萬人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天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說一句:“哦,你也在這里嗎?”那么,這句輕輕地問候,想表達相遇的喜悅,還有一種不屑的情感呢?把這段話分成兩段來理解,前一部分說的是緣分和巧合,后半部分卻因為一個“只能”,讓緣分看起來那么微不足道,難道愛情帶給我們的就只是這種無奈嗎?這樣說固然多了些美感,但是這樣客觀真實嗎?就算這是親身經歷,那么這樣的說法又會不會讓更多的人變得消極呢?
? ? ? ?同時,又說:“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你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既然最后相遇的時候只能輕輕的問一句,那么用同樣的邏輯來推理,不管知不知道,不管有沒有人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那么個人在等你。還有一句:“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幸福有點痛。”那么這想表達的是什么,一邊告訴癡男怨女感情會痛,沒有結果,一邊又鼓勵著他們去自尋煩惱和痛苦嗎?
? ? ? ? 還有,她說:“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悲傷的詩。死生的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是多么小。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像我們做的了主似的。那么我們真的做不了自己的主嗎?我不想說人定勝天的雄心壯志。的確,我們對于生離死別來說顯得十分渺小,但是我們自身能決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并不是無能為力。永遠在一起和一生一世不離開雖然聽起來更像是甜言蜜語,但是真正的愛情又怎么是所謂的強大的外界力量所能妨礙甚至主宰的呢?
? ? ? ?我認為愛情應該是勢均力敵的。就像舒婷的《致橡樹》所說的:“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所渴望的愛情是:在自己經濟獨立的前提下,能夠與我有共同語言,一生只愛我一個人的他。親愛的姑娘,在沒有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之前,一定要為自己養一匹白馬,讓他除了愛你的人之外,還愛你的附加值。
? ? ? ? 關鍵詞:傳統婚俗;民俗;文化;禮俗。
? ? ? ? ?婚俗可以概括為一切與婚姻相關的風俗都屬于范圍之內,這就包括了在締結婚姻過程中有關婚姻的寓意、風尚 ?、禮節、儀式、習慣等諸多方面。婚俗的形式受到不同階段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人民思想意識,群體審美觀點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婚姻中某些特殊的風俗也受到原始的生產方式、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的影響。
? ? “ ?婚姻”在許慎《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到,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明也。故曰:婚,從女從昏。古代婚姻大概有三層含義。一是指嫁娶的儀式,二是指夫妻的稱謂,三是指由婚姻所產生的親屬關系。中國古代非常注重婚姻的禮儀。男子于傍晚娶女子,女子因男子而來,一嫁一娶,按照一定的婚姻形式,先要迎娶才能稱之為妻子。
? ? ? ? 中國古代婚制以一夫一妻制為主。一妻多夫制是原始對偶婚的遺風。這種制度只能在少數民族之中,不能視為我國古代婚姻制的常俗。
? ? ? ? ?中國古代禮儀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婚前禮,正婚禮,婚后禮。
? ? ? ? ?婚前禮大概就是今天的訂婚禮儀,主要體現在六禮之中。
? ? ? ? 正婚禮即為男方迎娶女方到家中進行的儀式,大致包括拜堂,沃盥,同牢合巹 。
? ? ? ? 男女經過正婚禮之后,基本完成了婚姻的儀式禮儀。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下。新婦成為新家庭中的成員還要經過婦禮,即婚后禮儀。成婿禮指的是雙方成婚之后。新夫要隨新婦回娘家,拜謁女方的父母及親戚。又稱為回門。到此,男方正式成為女方家的女婿。
? ? ? 婚姻通過一系列復雜而細致的禮儀,可以看出婚姻既有莊嚴的一面。又體現其神圣性和社會性的一面。婚俗作為民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是普遍的形態深刻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思想意識,精神追求。以及思想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
? ? ? ? ?參考文獻:
? ? ? ? ? 1.張紫晨 ? ? ? 中外民俗字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 ? 1990.1
? ? ? ? ? ?2.羅熾、白萍 ? ? ? ? ?中國倫理學百科全書(M) ? ? ? ?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 3.杜佑 ? ? ? ?通典(M) ? ? ? ?中華書局 ? ? ? ? ? 1984 ?
? ? ? ? ? ? ? ?專中143班
? ? ? ? ? ? ? ? ? 劉瑞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