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現在你讓我說出到底多愛學習,當然也沒像吃美食那么享受,更不會像別人那樣到了癡迷的地步。它是一種習慣,我倒也好奇習慣是什么,為什么它那么容易指揮我坐在書桌前閱讀。它是一種好奇心,對文字所承載的故事、思想好奇。它更是一份期待,對未來自己的美好期待。
? ? ? ? ?一、不同學科知識的滋養
? ? ? 我現在很容易說出每個學科給我的滋養,首先必須說哲學,它是學習與生活的總指揮,它告訴你如何學習,即所有的知識與事件都得在歷史的前提下學習分析,它告訴你事物變化的道路都是前進曲折的,告訴你實踐的觀點。這都是馬克思哲學的精髓,似乎認識到這幾條,前途就變得光明了。心理學讓我認識到個體及其關系的復雜性,所以在做學生、小孩的思想工作時能有耐心,愿意傾聽。這本身就是接納與愛了,如果作為能量體的個人在關系中被接納,這份能量被祝福而轉成生的能量,否則會轉成黑色的、充滿破壞的、死的能量。這是武志紅說的,有點玄乎,簡單的說就是獲得愛的人就有生命力,缺愛的人會成為有問題的人。
? ? ? ? ?如果說心理學只是作為我的方法論,那么教育學就成為我的訓練場,它對于中學教師的我更有實踐意義,更有直接的價值,雖然它被我一直有意無意的忽略,現在才重新讀《教育學》。物理知識特別是物理發展史與科學家傳記似乎更吸引我,因為那里有久遠而真實的歷史,有血有肉,而且對于我學習教育心理有很大的案例作用。文學特別是詩歌是一個我無法觸及的領域,感覺一個人既然選擇了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沒有更大的感性了,神經更不敏感了,但好的詩歌會讓我有美的感覺與享受。
? ? ? 因為有不同學科的滋養,我的生命也變得豐富樂觀,而且永遠地謙遜,永遠地以開放的姿態向人與事學習,因為每個學科都有那么多牛人,我只不過懂得一點點皮毛而已。當然這種謙遜并不影響我必要時的發聲,幾乎在所有事情上我都積極主動的思考,也沒有宿命論。
? ? ? ? ?二、我的日常學習生活
? ? ? 我每天六點甚至有時五點多就起床了,生物鐘讓我從來不睡懶覺,哪怕是年初一。起來洗漱完做完該做的事,就開始坐在電腦前碼一個小時的字,我發現只要坐下來,前面放本筆記就有寫不完的。完了讀國學,并在國學等群里發聲,因為堅持,很多人也跟著我讀,老師都夸獎我堅持,其實在我是不需要堅持的,一個是愛好,一個是習慣,更何況我賦予國學重要的意義。上午上班要是沒課會學習專業知識,如備備課,學點專業的課外知識,看看科學家傳記等。中午休息前會先讀讀我發朋友圈的中國歷代散文,它深刻的思想,美的文字,豐富的歷史知識常常讓我讀了又讀。下午要是沒課沒事會閱讀教育輔助的理論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或是哲學。晚上會做高考題,積累知識點與解題方法。所以除了家庭時間、運動時間、娛樂時間,其他時間我都在學習。而且學習時必定要有專門的筆記本,如心理學的筆記、教育學筆記、文學詩歌筆記、國學筆記、專業知識的課外閱讀筆記、錯題筆記、知識點方法筆記、生僻字筆記、甚至好的歌曲簡譜筆記,.這些筆記寫完一本又一本,水筆換了一支又一支,但我也樂此不彼,我有時在想,我是不是太博了,太淺嘗輒止了,不務正業了,不過也就是想想,依然我行我素。
? ? ? 三、分析學習之所以成為習慣的原因
? ? ? ? (一)個性使然
? ? ? 之所以能堅持讀書,第一個原因可能跟本性有關,從小就是個愛思考的人,小時候不叫思考,就是愛把事放在腦子琢磨。六七歲時,夜里聽到凄慘的哭聲,似乎是一個嬰兒去世了,那是我也許在無意識地想著生與死吧!也找不到人可以表達,這些感覺一直藏在心里。我現在偶爾也琢磨,人們常說的也是教育專家強調的“三歲看老”在我身上也是能證明的吧!現在的性情跟小時候差不太大,還是個愛想事的人。
? ? ? 長大些,別人常常記不住老師說的話,我可把有些話有些事記在心里一輩子。比如高中政治老師在講哲學時提到一個外國人,他家里特別多書,也讀了特別多書,可是什么事也沒做成。他的意思是沒有把書的價值發揮出來,改造自己或社會。我那時就想書籍是要發揮作用的。讀大學時,常常也讀書,什么也涉略,更像是打發時間,沒有目標,更不會寫作輸出,所以同學就質疑“讀那么多書怎么不見你發揮它的作用?”她的意思是一定得寫點東西,或參加什么社團組織,讓別人知道,發揮價值。我到現在也納悶,當時她怎么會這樣提出來呢?當然她基本很少讀書,更熱衷于參加各種社團并成為領導者。現在的我感覺讀書的價值不是那么容易顯現的,更不是立即顯現的,老師說的那個外國人也應該不像他說的沒有發揮價值,他讀書的價值也許只改變了他的談吐,他的氣質,他的思想。
? ? ? ? (二)男友的影響
? ? ? 我還得說說前男友的影響,我們都是一個同學的同學,他是高中,我是大學,在網上認識,而且因為他的一首詩歌。那時我不大看詩,但他的詩一下看過去覺得溫暖、感人,雖然具體的意象不知道,詩就是這樣,不能去解釋,用他的話說解釋了就蒼白沒意思了。就這樣聊上了,也互相喜歡上了。他看很多書,特別是國學方面的,如《史記》、《資治通鑒》、《古文觀止》、《淮南子》等,所以寫出的文章不但有美感還很深刻。他是理工科男生,事實上我不喜歡文科男生,刻板地認為他們多情善感、不切實際。他對文學有著執著的追求,并一直努力著。他對所有藝術充滿著真誠地熱愛。這些都影響我,激勵著我去更認真地學習。
? ? ? ?(三)火車上的結識
? ? ? 我還不得不說一個有趣有意思的火車上的邂逅,他對我影響挺大的。我從河源赴廣州參加心理咨詢師考試,等一切準備就緒時,拿出書來復習,我已經逐漸適應在只要不糟糕的場合看書了,因為小小的夢想心中充滿著美好與期待。他從惠州上車,沒過多久,就伸出腦袋笑著對我說:“你是看心理學嗎?”回答過后,他直接叫旁邊的人跟我換位,(原來他不認識對方,后來想這個人也夠自信的。)不容思考,來不及思考,我乖乖地坐在他旁邊。他也是參加考試的,并且我這個級別已經考過了。他熱心地給我講解要怎么回答問題,幫我分析錯題。也許我的態度讓他有了講話的興致,他提到我從不了解的“元認知力”及對它的認識,強調“你以為在認真看書,其實沒有真正進入腦子,最后你搞不懂這個內容是會還是不會……..”他還說“知識要真正進入腦子里才會具有改變自身的價值…….”原話我忘記了,我只感覺這個人讀書是認真且有方法論的,他的密密麻麻滿滿一本的學習筆記也是證明。這個人對讀書的想法、觀點是我心里認可但一直沒辦法說出來的,現在我在對方身上似乎得到了肯定與鼓勵。這樣的交談是愉快進入心靈的,以致讓我覺得到站時的分開有點不舍。
? ? ? 加微信后,我通過他的公眾號了解了他的經歷,比如考律師的經歷,考研究生的經歷,以及近來幾次參加全國精英律師的訓練營的經歷。用他自己的話說學習是他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全部方式。總之他對夢想是執著認真的,是通過長期努力步步靠近的。這讓我由衷的佩服并且它本身就具有激勵作用。
? ? ? 早晨的陽光斜照在屋角與樹枝上,每個人那樣真實地忙碌著,我突然感覺自己雖然平凡但由于思考與閱讀而與眾不同。雖然過去有很多傷心,未來也會有難過的事情發生,但我更愿意理解并充滿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