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檢討下,今天又兇大寶了。
大寶從小注意力不太集中,很少能專注于一件事10分鐘以上(看電視除外)。所以,今年我給她報了青少年宮的注意力訓練營,希望能培養她的專注力。
然而她上課很不專心,愛管別人的閑事,不聽老師講課,不參與課堂活動,總想要我幫她完成課堂活動。今天又是這樣的狀態。看著兩邊的小朋友都認真在玩,只有她態度消極,我就生氣了,說話的語氣很冷,很兇。然后她就在課堂上哭了。第一次哭,哄好了,也答應乖乖上課,結果游戲發下來,還是不愿意玩,故技重施要我幫她完成,于是我發了第二次火。她也第二次大哭起來。看她哭著說“媽媽我愛你的時候”,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可是當時很生氣,就說了重話。
回家的路上,很后悔。想想她白天在托班,精神應該蠻緊張的(她還沒能克服分離焦慮,每天早上去上學前都壓力山大,會一路不停念叨外公外婆/媽媽第一個來接我)。然后休息了一個小時(含路上的時間),就要上晚上的課,對于一個三周歲半的體質比較差的孩子來說,應該有點累了,所以前半節課還好,后半節課需要動腦筋的課,就明顯心不在焉了。
不記得在哪里看過一篇文章,叫《牽一只蝸牛去散步》。也許大寶就是一只小蝸牛,不像別的孩子那么聰慧。何況,我自己并不是一個優秀的媽媽,沒有做好榜樣,又怎么能嚴厲要求大寶做一個優秀的寶寶呢?我要耐下心來,慢性步調,降低期望值,也許會發現沿途不一樣的風景。如果大寶不能做一匹小駿馬,只能做一只慢吞吞的小蝸牛,我也要陪著她,一步一步的慢慢走。
附:《牽一只蝸牛去散步》(作者 張文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原來夜里的微風這么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么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只蝸牛牽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