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12月12日
地點:為知筆記舉辦的/知識工作者的修煉/沙龍
分享內容:
大家好,首先要感謝為知筆記和阿雷的邀請。前期交流的時候阿雷告訴我要分享有關【效率】的內容,話題是很難的。為什么?漢語解釋上講效率的含義,1、是指單位時間完成的工作量。2、是指最有效的使用資源滿足愿望和需要。這就很有意思,是在一定的時間完成越多是效率呢?還是滿足自己的愿景是效率呢?這個見仁見智,因為每個人的當下狀態、經驗的累積、未來的目標都不一樣,對效率的理解肯定也不會100%的一致。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一個關鍵詞“參差”。我們這個活動的名字叫【知識工作者的修煉】,要想修煉我感覺先給理解人和人是有差異的,給理解參差。
20151212演講稿(知識修煉者)熊布晨.002.jpeg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是早晨的半小時生活管理法,講這個還給先說參差,因為適合我的方法并不一定適合你,對我有益的早起也許對你意味著睡眠不足。葛拉瑪經上有講,“不可因為傳說,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經典,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權威人士所言就信以為真。沒經過自己親自證實而聽到就相信的叫做迷信。” 要講的不是大道理而是我的一些踐行感悟和心得。希望大家也抱著一個聽朋友故事的心態來對待,也請大家不要迷信。_
20151212演講稿(知識修煉者)熊布晨.003.jpeg
早上的時間變得有效率,關鍵詞是“角色”。這是我從10年開始學習時間管理到現在的一個收獲。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過往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角色,當下每個人也是角色的并合體。以我為例,從99年開始去北京從業互聯網,我的角色有,網頁程序員、設計師、產品經理、產品總監、運營總監、最早的手機開發者論壇發起人,凡魚公社發起人等等。
20151212演講稿(知識修煉者)熊布晨.004.jpeg
但在早上我的角色很純粹就是“女兒的御用早點師”。選擇當下的角色,明確的角色責任,讓我搞清楚當下最重要的事。這才會產生長久的效率。
20151212演講稿(知識修煉者)熊布晨.005.jpeg
我一般是5點多起床,7點前離開家門。粗略算來有3個30分鐘。這就是我早上的全部時間,第一個30分鐘,洗漱、看看今日的安排。30分鐘做早餐、最后30分鐘陪孩子用心吃飯,出門。看似很簡單,卻意義重大,而且行之不易。這是我從10月20日起的早餐(PPT),都是在早上直接手機拍攝,發到朋友圈中的。因為這件早上的小事,我學會了華夫餅、蔥花雞蛋餅、羅宋湯、牛油果烤蛋等早餐花式。很多人都開始管我叫廚師了。這就是從角色定位引發的行為,這當然需要專注和效率。
20151212演講稿(知識修煉者)熊布晨.006.jpeg
但往往專注在一件事情中后,會忘記時間。這似乎是個矛盾,一件事無截止的進行下去,其他的事情肯定要受到影響。這是提高效率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我的方式是【半小時生活管理法】以半小時為一個時間單位。所以我的早餐都是半小時左右完成。這其中就是效率,效率是需要準備的。菜譜的選擇、方法的改進都會有幫助。所以這個項目已經變了,從早上做早餐,具象為【半小時做出“客戶喜歡的、健康的、高顏值早餐】這沒有效率和技能是做不到的。
【半小時】的方式并不是那么絕對,也許20分鐘就完成了。那就太好了,有時間刷朋友圈了。也許30分鐘沒做完,那請延長一些。放心,早上的事情,我的經驗,很多事情30分鐘是夠的。心里有了30分鐘這個時間段,會有對時間的控制感,這會收獲成就感。因為你知道哪些要加快些,簡單些,哪些是充足的,可以享受的。這未嘗不是享受當下的一種。
20151212演講稿(知識修煉者)熊布晨.009.jpeg
因為時間有限,我最后和大家分享一點,是【半小時】給我帶來的最好的一個啟示。半小時只是短短的30分鐘,但卻可以改造自我和生活。每天和自己約定一個半小時可以完成的事情吧!過些日子,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會有所改變。
最后用喜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Labor and to wait
播種,然后靜待收獲
謝謝
20151212演講稿(知識修煉者)熊布晨.01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