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愛聽李白吹牛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人人愛吹牛,但不一定人人會吹牛。歷史上,我最佩服的“牛皮匠”是李白,因為他把牛吹成了一種藝術,一種浪漫。聽他吹牛,是一種享受。
????????比如,北京下大雪了,很冷,如果讓我說,最多也就是感慨一下:北京的雪好大啊,好舅子冷!而人家李白,卻在朋友圈里很文藝的吹個牛:“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風行》),當然,別說北京,就是北極,也不可能下出像席子那么大的雪,但是,這話出自李白的口,你就得信。他不直接告訴你北京是零下幾度,就一句雪花都像席子那么大了,有一種畫面感,你說冷不冷?這牛吹得,真牛!
????????吹牛也需要天分。我覺得,李白從小就會吹牛。別的不說,就那個“鐵杵磨針”的故事,我估計就是李白自己吹出去的。原因有二:一是當時在河邊看到老太太拿個鐵棒在那里磨針的只有李白一個人,他要是不到處吹,別人怎么知道?宋朝的那個叫祝穆的怎么會寫出《磨針溪》的故事?再一個就是這“鐵杵磨針”和“雪花大如席”、“白發三千丈”真的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拿個鐵棒在河邊磨,而且居然是要把它磨成繡花針,這是不是有點太“二”了?那里就沒有繡花針賣嗎?這浪費資源不說,還瞎耽誤功夫,有那個時間去磨針,還不如去砍點柴,或者是種點菜買了,要買幾百個繡花針。再者,老人家年紀這么大了,恐怕針還沒磨出來,人已經早掛了。也許,這老太太本來就是個托,拿了李白老爹的錢,故意做局給李白看,激勵他在學習上要和她磨針一樣,有頑強的毅力。不管如何,這種奇葩的故事,恐怕也只有李白才能想得出來。但無論如何,不看廣告看療效,據說李白從此發憤,刻苦努力,成了班上的優等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牛人一發力,學習成績自然是“蹭蹭蹭”往上漲。他博覽群書,“五歲頌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上安州裴長史書》》),而且先后拜道家高人車嚴子、趙蕤為師,學習劍術,練就一身功夫,“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成了一個文武全才的高手。
????????李白本來就很牛,道家高人司馬承禎夸李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州八極之表”,李白當即做《大鵬賦》,開始發泡,覺得自己就是翱翔空中的大鵬鳥。有一次,他去拜訪渝州刺史李邕,這李邕何其人也?文章、書法,在當時也是鼎鼎有名的,走路也是鼻孔朝天的人,你李白一個小青年,有啥可牛的?他自然對李白有些看不慣,把李白給晾在一邊。李白牛氣一來,拂袖而去,牛哄哄的對李邕說:你以為我是巴蜀的一只山雀嗎?哼!告訴你,我是一只還沒有展翅高飛的大鵬鳥,你等著瞧吧,總有一天,我會從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就是風歇的時候我停下來,那翅膀的風也能把滄海的水給簸干(《上李邕》)。好家伙,這牛吹得夠大吧!即使在要咽氣的時候,他還很自負的說自己是一只振動八方的大鵬鳥,只可惜在半空中風雨交加,我的力量有些跟不上了,我的左袖子也被掛住了(《臨終歌》)。就這樣,一只大鵬鳥落下來了,一代牛人閉上了嘴巴,安息了,可他的翅膀所扇動的風力,簸卻了一千多年,而且到現在仍然是風力不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李白是一個典型的驢友,他總結他自己是“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到長安任職的前十年和離開長安后的十五年間,他的足跡踏遍了十三四個省,大大小小三百多個地方。在那個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的古老年代,靠著馬車、輪船和兩條腿,行走這么多地方,沒有一種對旅游的癡迷,是很難做到的。
????????現代人出去旅游,許多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跑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去看個稀奇,他們是上車就睡覺,下車就拉尿,到了景點就拍照,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就拉倒,結果問啥都不知道。李白可不是這樣,他去過陜西的太白峰,你向他打聽太白峰高不高,他牛哄哄地說:那家伙,老高啦,你站在山頂,舉起手來幾乎就可以摸到月亮,你要是想再往前走,前面就像是沒有山了(《登太白峰》)!你問他廬山咋樣,好玩不?他肯定表情很夸張地告訴你:那家伙,那瀑布可壯觀了,“飛流直下三千尺”,像一道飛電“唰”的一下就來了,似一道白虹“日”的一聲飛起來(《望廬山瀑布》)。浙江的天姥山,有人說李白去過,有人說他沒去過,我想李白足跡涉及浙江二十多個地方,而且寫出《夢游天姥吟留別》,天姥山應該是去過的。不過,他去過沒去過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敢于吹。在李白筆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可是,天姥山究竟有多高?說出來大泄氣,也就九百來米的高度,一個小山包,還連天,還勢拔五岳,還“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能吹吧!
????????這還不算厲害,你要是讀過《蜀道難》這首詩,那才能夠真正讓你見識到啥叫能吹、會吹。大名鼎鼎的賀知章,是詩壇老前輩,也是玄宗皇帝面前的大紅人,李白到長安有幸見到賀知章,賀前輩問:小李啊,我讀過你不少詩,很不錯,最近有啥新作品讓我見識見識?李白想,我來自四川,給你看個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吧,就把《蜀道難》恭恭敬敬地呈獻給賀知章。賀知章一看,這詩真牛!用現在的白話文來說,內容是:我的個天啊,這山好險峻啊,要想攀越蜀道,簡直比上天還難。站在山巒之上,仰起頭,就可以觸摸到星星。黃鶴能飛吧,也不見得能飛得過去;猢猻能攀援吧,也不一定能攀爬過去。你聽,那古木叢中鳥雀的哀鳴,杜鵑的悲啼,真的很是瘆人。你看,那座座山峰相連,離天不到一尺,枯松倒掛在絕壁之上,飛泄的瀑布撞擊著巨石,在山谷中發出雷鳴般的聲音。這還不算,入蜀的必經之路劍閣,那可真是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從那里經過,還要躲避猛虎和長蛇的攻擊。好多想到成都的游客走到一半不敢走了,轉過身來感嘆:嘖嘖,嚇死個人哦!賀知章看完這詩啥表情?簡直有點目瞪口呆了,直愣愣的看著李白說:小伙子,你不是人吧——哦,別誤會,我的意思是說你是天上的仙人給貶下凡間的吧!
????????這牛皮吹得實在是高,連賀老前輩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喝酒是李白的第二大嗜好,李白這輩子,牛逼吹得最響的,要數在酒場上。
????????先來看看他喝的是什么酒。那肯定是清酒啊,一般的酒,酒仙是不會喝的。“樽中清酒置千斛”(《江上吟》)、“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難》),這種高檔酒,一斗價格十千,大致相當于現在的人民幣兩千元,一頓錢就要這么多,一般人是喝不起的。比如杜甫那種窮愁潦倒的詩人,只能喝價格低廉的、或者是自己釀制的“濁酒”。好酒自然要配好杯好菜,且聽李白夸他的酒杯和菜肴:酒杯是用黃金制作的,裝菜的盤子是玉石的,桌上的菜價值萬錢的美味佳肴(《行路難》)。李白為啥這么有錢,一擲千金?一是老爸是大款,他是富二代;二是玄宗皇帝給了他一大筆退休費,足夠他花一陣子;三是以李白的身份和才華,時不時賺點潤筆費是小意思。所以,在他看來,錢不是問題,千金散盡還復來,天天吃喝玩樂,日子過的比皇帝都自在。
????????再來看看李白的酒量。在李白的詩中,動輒就是斗酒、三百杯,什么“斗酒渭城邊,壚頭醉不眠(《送別》)”、什么“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什么“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還有“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月下獨酌》),杜甫也跟著起哄,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飲中八仙歌》),等等。李白酒量究竟有多大?不說不知道,一說就明了。唐朝那個時候還沒有蒸餾的白酒,人們喝的都是用酒曲發酵的米酒,酒精度也就在15度左右,比現在的啤酒度數略高一點點。那個時候量酒的斗,有大容量和小容量,大的一斗相當于六千毫升,六公斤;小的一斗相當于兩千毫升,兩公斤。按照李白說的一頓一斗酒,大量制頂多十二瓶啤酒,小量制的也就是四五瓶啤酒。現在一頓能喝十瓶啤酒的不在少數,不過,李白是斗酒詩百篇,現代這些人,喝上一斗酒,估計也只能是床上眠了。
????????其實,李白在離家出游前,基本上不酗酒。出川時,老爸叮囑他每頓不能超過三杯,他還是很聽話,基本上做到了。到了江陵,第一次見到元丹丘(就是后來李白和他拼酒,要他將進酒,杯莫停的那個人),這元丹丘也是道家高人,和李白師傅趙蕤是師兄弟,論輩分李白應該把他叫個師叔,兩人意氣相投,一見如故,李白也就顧不得老爸的最高指示了,在酒桌上和元丹丘來了個酒逢知己千杯少,結果,把元丹丘喝爬了,李白還若無其事,這下子,李白發現自己的酒量和學問一樣,都是杠杠的,心中有了底。
????????李白才華橫溢,能詩善賦,風流倜儻,性情豪爽,是那個時代的大明星,走到哪里都有一群粉絲圍著,求簽名、陪吃陪喝陪游玩兒。據李白吹,在金陵城期間,那些個公子哥們都以能夠和他交往為榮,每天眾星捧月似的屁顛兒屁顛兒地圍在他身邊,天天飲酒作樂。李白要走了,要到揚州去,金陵那些粉絲們,一個個戀戀不舍:白哥,別急啊。李白說,世界這么大,我要去看看。李白去意已決,那些文朋詩友、豪紳子弟們,前呼后擁的和李白一起,來到白鷺酒樓,給李白餞行,他們開懷暢飲,不忍離去,李白說,那情意,比奔騰不息的東流水還要長好多倍哦(《金陵酒肆留別》)!
????????公元734年,33歲的李白在武漢玩兒了一次高大上。那是一次水上活動,參加的人員他沒有透露,我估計可能有孟浩然。這次水上活動是相當的闊氣,究竟有多牛,聽李白給你吹:先說船吧,那可不是一般的船,是用沙棠木做的,你知道嗎?這種樹很神,人吃了沙棠木的果實,即使掉到水里也沉不下去;再看看船漿吧,那可是用名貴香木紫玉蘭制成的。這種高檔次的船,就像你們現在的勞斯萊斯、法拉利、奔馳這些豪車一樣,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的。請大家把目光聚焦到船上,船的兩頭坐的是一幫資深的文藝工作者,他們手中的樂器,老貴了,是用黃金和玉石裝飾的簫笛。你們在看看船中間坐的那些漂亮的美女,都是歌舞界的大腕;船上這些大缸,裝的可是千斛美酒哦。乘著豪華游船,欣賞著美妙的歌舞,幾碗酒下肚,李白胸膽開張,豪氣沖天,站在船頭,遙望滾滾長江東逝水,心潮澎湃逐浪高,不由得仰天長嘯:長江,我來啦!楚霸王,你在哪里?你們當年那豪華的亭臺樓閣在哪里?屈子,我來看你來啦,你的辭賦與日月同輝。告訴爾等,我的詩興來了,落筆可以使五岳搖動;我寫出的詩句,可以笑傲江湖(《江上吟》)。在長江之上敢夸下這樣的海口,除了李白誰敢?不是嗎?他的詩流傳千年,至今仍獨領風騷。
????????剛過而立之年的李白,雖然經歷了一些挫折,但年輕就是希望,學識就是資本。他憑著自己才華、氣質、年齡這些優勢,經過不懈地努力,在41歲時收到朝廷錄用的通知書。終于熬出頭了!李白拿著通知書,揚眉吐氣,你們誰還敢瞧不起我?你們誰說我是鄉野村夫?他指使老婆孩子趕緊殺雞溫酒,慶祝酒宴完畢后,仰天大笑,入京做官去了。
????????李白有著極大的政治抱負,他自比管仲、樂毅,給自己的定位是“廟堂重臣”?。皇上按照他的專業特長,給他封了個翰林供奉的職務,隔三差五的寫點歌詞或者是起草個詔書什么的。人不可能一步登天,李白想。他兢兢業業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可時間一長,得不到提拔,還是寫寫歌詞這些無聊的事情,覺得和自己的理想抱負相去甚遠,很是大材小用,太憋屈了,慢慢地,李白也就沒有了工作的激情,加之官場上的明爭暗斗,爾詐我虞,李白這個高智商、低情商的文人,漸漸對官場產生了厭倦感。意志一消沉,李白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始借酒消愁,以至于時常擅自脫崗,跑到酒樓喝酒。唐玄宗搞文藝party,找他寫歌詞,辦公室沒人,到酒樓找他,已經喝得是酩酊大醉。李白不喝酒就狂,幾碗酒下肚,更是老子天下第一。別人把他叫醒,催他說:皇帝找你,他迷迷糊糊地睜開醉眼說:別、別、別煩我,沒看到我在喝、喝、喝酒嗎?誰、誰誰他媽叫我也不去,我、我、我是酒中仙,我怕誰!這段牛逼史,被他的好兄弟杜甫給記錄下來,夸贊他“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上班時間脫崗,跑到酒館酗酒,皇帝叫你還竟敢自稱酒中之仙,和同事處理不好關系,等等,這一切后果很嚴重,無法再在官場混下去。干了三年,皇帝拿他沒辦法,干脆讓他買斷工齡,提前內退回家。當然,在長安三年,自然成了李白吹牛的資本,就像現在有些記者常用“逢人就說什么什么好”那樣,李白也逢人就吹:“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贈辛判官》)。”
????? ? 離開長安后,李白又重新踏上了修道和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本來名聲就響,又在皇帝身邊鍍過金,名氣就更大了,到處都有粉絲前呼后擁,走哪吃哪,走哪喝哪。有一次,李白和好友岑參到嵩山道友元丹丘的穎陽山居做客,免不了又是一場豪飲。只見李白酒杯一端,感慨萬千:臥槽,時間過得真快,離開長安一晃八年啦,我都五十歲啦!這時光啊,真像是黃河之水,滾滾東逝,一去不回;頭發也在不經意間變白了。時間都去哪了?人生苦短啊,得意的時候就應該好好快和,不要把錢看得太重了,有酒只管喝,沒錢還能掙。他勸岑參和丹丘生說:快喝酒啊,干嘛要停下來?人生如夢,但愿長醉不復醒。錢是問題嗎?即使身上沒錢喝酒了,還可以再掙啊。你們看看,自古以來,那些什么圣賢之人,現在在哪里?到后來一個個都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些能喝酒的人才能夠留下美名。怕啥?要是沒錢了,把五花馬,千金裘拿去賣了換酒錢。這頓酒喝的夠嗨的,而且喝出了很大的動靜,以至于我們現代的人提起這事兒,還感嘆不已。。
????????說到這兒,我感到很納悶,李白吹牛說把這五花馬、千金裘拿去賣了換酒喝,這五花馬和千金裘是誰的呢?他們在丹丘生那里做客,如果是在丹丘生家里吃飯,不會有“主人何須言少錢,徑須沽酒與君酌”一說。如果是在農家樂,店小二說,你們押金不夠了,不能再拿酒了,這就要看是誰買單。要是丹丘生做東,李白是說,沒錢了,把你的五花馬、千金裘拿去換酒,還是說,哥們兒,怕啥?真的沒錢了,把你兒子叫出來,把我的五花馬和千金裘拿去賣了接著喝!李白喝高了沒說清清楚,我們也只有瞎琢磨了。細想想,就必要那么認真,李白無非是吹下牛,營造一個開懷暢飲的氛圍罷了。他姑妄說之,我們姑妄聽之,沒必要當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我見過一類人,愛拿領導做吹牛的資本,借此炫耀自己。比如某某領導給過我煙,某某領導拍過我肩,和某某領導一起喝過酒,某某領導握過我手,等等,讓人起雞皮疙瘩,渾身不自在。假如李白遇到這種人,會怎樣呢?肯定會一臉不屑地說:拜托了,干嘛要摧眉折腰事權貴,叫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特立獨行,天生傲氣,無法融入官場。皇帝讓他寫歌詞,他居然喝高了,不分場合當著皇帝的面嘔吐,害得玄宗皇帝把自己的手帕拿出來給他擦嘴,成何體統!接著,他繼續按照他的思路,讓楊國忠給他磨墨,讓高力士給他脫靴子,搞得這些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很傷自尊。李白很瞧不起那些當官的,覺得他們有的是靠斗雞混上去的,有的是靠打仗殺人提拔起來的,沒什么真才實學,貶低他們是“蹇驢得志鳴春風”,像一頭瘸腿驢子,一個個春風得意。蘇軾說李白是:“戲萬乘如僚友,視儔列如草芥”,對待天子,像對待同事一樣開玩笑;對同事十分傲慢、輕視。李白厭倦了官場,他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權貴”,寧愿“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輕輕地,他離開了長安,過起了隨心所欲的生活。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法則。做為謫仙人的李白,不愿意和人世間的權貴們玩,自然是喜歡和神仙神交。他也和我們現代那些吹牛和領導握過手,喝過酒的牛人一樣,常常吹牛和那個仙人說過話,天上的誰誰和他一起喝過酒,見到過那些大神仙等等。比如,他上陜西的太白山,居然得到大仙人太白金星的親切接見,太白金星向他問好,并親自給他打開天門(《登太白峰》)。他還時不時的要和月亮姐姐來個互動,端起酒杯,向天發問:月亮,你啥時候能來啊(《把酒問月》)?他甚至讓月亮姐姐陪他喝酒,陪他一起跳舞,而且不滿足于這種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遙遠相會,期盼有朝一日和月亮姐姐在銀河親密接觸,來一次忘卻世情的浪漫之旅(《月下獨酌》)。更牛的是,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說他見到了神仙。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忽然一下子飛到了浙江紹興的鏡湖,鏡湖的月光又一下子把他送到了紹興的剡溪,到剡溪之后,他穿上南朝紹興詩人謝靈運當年的一雙特制木鞋,登上了直通山頂的云梯,哇!沒想到剛到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聽到了天雞的叫聲。更奇葩的是,走著走著,一扇石門突然打開了,石洞深不見底,只見金銀做成的宮闕熠熠生輝。神仙們穿著用彩虹做成的衣服,把風當馬來騎,踏著祥云紛紛向我走來。近前一看,那家伙,可壯觀啦,老虎彈著琴,鸞鳥拉著車,仙人們排成隊列,密密麻麻的,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這只是李白的一個夢,而能夠把一個夢吹得這樣神奇,不得不讓人佩服。
……
????????李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永遠在尋找生存的意義。李白的吹牛,展示的是一種自信、樂觀、活力。他幻想是一只大鵬鳥,展開的是理想的翅膀;他喜歡杯中之物,因為酒精能燃起他思想的火焰;他厭倦官場,鐘情山水,放飛的是自己的靈魂。李白活了六十一歲,但他卻沒有老年,一個自信爆棚,樂觀豁達、活力四射的人,永遠沒有人生的遲暮!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一個“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樂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