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羅生門,美術課有寫生門,尋虎老師說,讓我安自己的門,那我借意象之光且叫意象門。
要寫點和它有關的東西,我還是提筆作難。意象,唉,這個捉摸不定的家伙,得要多少人來伺候啊!首先是審美,廣泛的閱讀必不可少,而且要讀好書。可能很多的人就笑了,說,沒少讀書啊,但是我想問的是,你知曉什么樣的書籍是一流的嗎?若不知,就虛心地讀一讀老師介紹的書,再來論定讀書多少的問題。
其次是表現力的問題,你寫出來的文字,它有情有義嗎?還是就是一堆華麗辭藻的堆砌?一個靈魂出竅的人偶?你要賦予每一個字靈魂,就得走心。在意象世界里,你筆下的人,她是真實的又完全區別于現實里的真,她是美的盡管粗俗不堪,她是善的雖被千夫所指。作品本是獨立存在的,它自己會體現人物在講話時溫柔的腔調,身上恰到好處的衣著,不緊不慢的走路姿態,而不是你這個寫作者的一句很有品味,給終結了。
寫到這里,發現自己思路是錯亂的,像個瘋子上竄下跳,不說教,不劇透,不抒情,小卡片上的話,我又完整的給演繹了一遍。怎么辦?半年之久了,依然不能跳出這個寫作坑?
有人天天說意象世界里的真善美,難道我們現在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意象世界的真善美才是真實存在的?其實世界依然是活生生的,我們的毛發也是真實的,只是作為人的本真體驗被拋出了體外,四處游蕩,無以為家。
有時候我們太專注于自身的肉體,感受到的疼痛和放松,而忘記了本我依然漂泊在外。所以我們尋根索源,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來苦苦尋找一個最后的精神家園。
本來想叫意象門,最后覺得,那道門還在黑夜里貓著呢,現在還沒能力找到,暫且留著這個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