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m編輯器
- nano編輯器
- emacs 編輯器
- KWrite編輯器
- Kate編輯器
- GNOME編輯器
mac可以在/usr/bin/下面看是否有這些編輯器
ls -l /usr/bin/vim
ls -l /usr/bin/nano
ls -l /usr/bin/emacs
ls -l /usr/bin/vim
ls -l /usr/bin/KWrite
ls -l /usr/bin/Kate
ls -l /usr/bin/GNOME
主要介紹一下常用的vim編輯器
1. vim(mac下同樣有效)
touch dd
vim dd
vim編輯器有兩種模式
普通模式
當你剛打開要編輯的文件時(或新建一個文件時),vim編輯器會進入普通模式。在普通模式中,vim編輯器會將按鍵解釋成命令。插入模式
在插入模式下,vim會將你在當前光標位置輸入的每個鍵都插入到緩沖區。按下i鍵就可以進入插入模式。要退出插入模式回到普通模式,按下鍵盤上的退出鍵(ESC鍵,也就是Escape鍵)就可以了。
在普通模式中,可以用方向鍵在文本區域移動光標(只要vim能正確識別你的終端類型)。如果你恰巧在一個古怪的沒有定義方向鍵的終端連接上,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vim中有用來移動光標的命令。
- h:左移一個字符
- j:下移一行(文本中)
- k:上移一行(文本中)
- l:右移一個字符
在大的文本文件中一行一行地來回移動會特別麻煩,幸而vim提供了一些能夠提高移動速度的命令。
- PageDown (或Ctrl+F):下翻一屏。
- PageUp (或Ctrl+B):上翻一屏。
- G :移到緩沖區的最后一行。
- num G :移動到緩沖區中的第 num 行。
- gg :移到緩沖區的第一行。
vim編輯器在普通模式下有個特別的功能叫命令行模式 。命令行模式提供了一個交互式命令行,可以輸入額外的命令來控制vim的行為。要進入命令行模式,在普通模式下按下冒號鍵。光標會移動到消息行,然后出現冒號,等待輸入命令。
在命令行模式下有幾個命令可以將緩沖區的數據保存到文件中并退出vim。
- q :如果未修改緩沖區數據,退出。
- q! :取消所有對緩沖區數據的修改并退出。
- w filename :將文件保存到另一個文件中。
- wq :將緩沖區數據保存到文件中并退出。
1.1 編輯數據
在插入模式下,你可以向緩沖區插入數據。然而有時將數據輸入到緩沖區中后,你需要再對其進行添加或刪除。在普通模式下,vim編輯器提供了一些命令來編輯緩沖區中的數據。下表列出了一些常用的vim編輯命令。
命令 | 描述 |
---|---|
x |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字符 |
dd |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行 |
dw |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單詞 |
d$ |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位置至行尾的內容 |
J |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行行尾的換行符(拼接行) |
u | 撤銷前一編輯命令 |
a | 在當前光標后追加數據 (進入插入模式) |
A | 在當前光標所在行行尾追加數據 |
r char | 替換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單個字符 |
R test | 用 text 覆蓋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數據,直到按下ESC鍵 |
有些編輯命令允許使用數字修飾符來指定重復該命令多少次。比如,命令2x 會刪除從光標當前位置開始的兩個字符,命令5dd 會刪除從光標當前所在行開始的5行。
說明 在vim編輯器的普通模式下使用退格鍵(Backspace鍵)和刪除鍵(Delete鍵)時要留心。vim編輯器通常會將刪除鍵識別成x 命令的功能,刪除當前光標所在位置的字符。vim編輯器在普通模式下通常不識別退格鍵。
1.2 復制和粘貼
略
1.3 查找和替換
可以使用vim查找命令來輕松查找緩沖區中的數據。要輸入一個查找字符串,就按下斜線(/)鍵。光標會跑到消息行,然后vim會顯示出斜線。在輸入你要查找的文本后,按下回車鍵。
要繼續查找同一個單詞可以使用n,表示下一個。
替換
命令模式下:
:s/old/new/
vim編輯器會跳到old 第一次出現的地方,并用new 來替換。可以對替換命令作一些修改來替換多處文本。
- :s/old/new/g :一行命令替換所有old 。
- :n ,ms /old/new/g :替換行號n 和 m 之間所有old 。
- :%s/old/new/g:替換整個文件中的所有old
- :%s/old/new/gc :替換整個文件中的所有old ,但在每次出現時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