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一部日本電影,時間不長,只有一個小時,劇情也簡單。32歲的自由撰稿人葉山美沙失業感情都不順,適好妹妹的婚禮也臨近。自嘆沒錢卻有大把時間的她決定踏上四國參拜路為妹妹欺負。
她在專門為參拜者提供休息的善根民宿結識了女主人和其他兩位參拜的男性。大家坐在一起吃著女主人做的飯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甚至女主人也是說著謊言。
電影劇情很簡單,就是在路上,碰見陌生人,大家聚在一起吃個飯,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必要的時候再編一兩個小謊話。掩飾自己不愿提的話題。
可是再想一想,這是不是就是現實中的你我他。相信我不管是18還是28亦或38或50,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問題。人生并不是處理了一個問題就可以坐享美好。
18歲的你入了大學,來到了陌生城市,第一次住宿,搞不好同學關系。室友有白富美,有學習非常優秀能力非常突出的同學。你處在他們中自卑的不知道怎么辦。恨自己沒有生一個好家庭,恨自己的性格,恨自己沒有好好學考試掛掉。
28歲的你被同事背后陰了一下。沒了工作,沒了收入。恨自己畢業了沒有認認真真看幾本書。沒有學習能讓自己進步的技能。更讓你恐慌的是卡里沒有多少錢。還窩在自己租的那個陰暗的小房間里,用著上一個租戶扔下已辨別不出顏色的桌子,柜子。
38歲的你每個月被房貸壓的喘不過氣。孩子上學走關系要錢。和自己的另一半關系也非常緊張。干著一副普通的工作,好像也沒有上升的可能性。每晚還要不斷的應酬喝酒。回到家就倒頭就睡,沒有一點思考和放松的縫隙。
50歲的你后悔著過去犯下的種種錯誤。會想人生的各種遺憾。年齡在那里,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和時間。你感嘆著那句什么時候不晚原來是騙人的。什么都需要時機,正確的時機。錯過了就再也沒有了。
我們掙扎其中,無法承受不愿再去接受現實的時候就選擇逃避。每個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困在其中,看不到出路。等終于想清楚問題出在哪里的時候也是遲到的答案。
我們去旅游,去喝酒,麻木自己,甚至去學著和過去去告別。可是怎么告別呢?是不是把時間分為節點,把自己分為節點。這個時間點后自己變成另一個自己期望中的自己?這現實嗎?
人生不是斷斷續續的一個又一個節點。那些節點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是上個節點陪在身邊卻在下個節點離開的人。如果把那些看起來零碎的節點鏈接起來,那就是完整的人生。怎么能說告別就告別呢。
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愿意選擇那些我們認為是美好的事情去組成自己的人生。如果真這樣去鏈接,那些不美好的怎么辦?自我麻痹?假裝沒發生?
每個人都背著過往,負重前行。誰也不比誰輕松。朋友圈那是販賣美好販賣童話的地方。畢竟誰愿意被別人看見自己的狼狽呢?
所以不要告別過去。往前走,向前看。但也要偶爾回頭看。過去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并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審視過去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