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秋招黃金時期已經過了一半了。每天,學校就業網上都有一長串的企業從早到晚排隊招人。而絕大多數的畢業生們也像我一樣,穿梭于不同企業的宣講會。投簡歷,做測評,聽宣講會,等一面,一面過了再等二面,二面過了再等通知。每一天都在等待和尋找中度過。某天,抬起頭來環顧周圍,突然發現,我的求職還沒怎么開始,別人的已經快結束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會捫心自問,我投的崗位真的是我想去的嗎?我不知道。對于二十幾歲的人來說,關于自己未來工作意向的回答居然是不知道,這是對自己極度不負責任的做法。可是,我真的不知道。
從小到大,我的考運都還不錯,無論什么重大考試都能順利考過。但是,像求職這種開放性的題目,我真的不知從何入手。我從來沒有對哪一個行業特別有興趣過,不管安排給我什么工作,我都能很快上手,但要讓我自己選擇,我只會感到陣陣惶恐。
人們都說,第一份工作要慎重,因為這可能決定了你一生的基調。現在我就處于謹小慎微的狀態,感覺走錯一步,興許就很難再回頭,所以我不敢輕易去做選擇。我的內心,對于真正喜歡的工作,一直是一個問號。要命的是,天性耿直的我,沒有辦法在面試的時候,假裝應聘的崗位就是我心之所向。因此,面試了五六家企業,大多也進入終面了,可就是拿不到offer。我也做過很多測評,希望那些測評能給迷茫的我一點提示,但再權威的測評也不是萬能的。最終決定權還在我自己手里。
對于現在的我,在不清楚自身偏好的條件下,我只能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行業發展前景,二是自身匹配程度。也許有興趣的驅動,可以讓我們更快的體會到工作的樂趣,感受到自身價值的發掘。但是當興趣沒有明顯出現之前,我們也不能停滯不前。我們需要依靠邏輯去為自己設計一條道路,邏輯上可行了,再在實踐中去發現興趣。我相信,在不斷的嘗試中,興趣總有一天會出現在我們面前。
小伙伴們,你們覺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