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 }] 對比第三種路徑,我想結合自己的拖延癥看看自己的解釋系統如何的運作。下周我們學校有一個招聘會,招聘會上不乏一些我特別感興趣的公司,然后我非常希望能夠在招聘會上好好表現,這樣就需要準備新的資料并且定好住宿和車票去另一個城市。
對象A:需要準備新的資料,例如腦圖梳理自己的能力,簡歷新的呈現方式等
感覺(系統1):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大大提升求職概率,
直覺(系統1):這些事情我從來沒有做過,我也不是特別明確該怎么去做
記憶(系統2):自己沒有完成這件事情的經驗,并且不是第一次最后放棄做更好的準備
能否解釋:準備資料好麻煩,訂車票住宿去另外一個城市也很麻煩,還要考慮找朋友打印,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可否解釋:可能自己就不是這樣的人,最后可能也就不去招聘會了,反正最后還不是要自己投遞簡歷才可以
直覺(系統1):這件事情好難,感覺自己做下來會有很多問題,要不還是算了吧,今天就好好看劇,明天再說
察覺:不光如此,明天開始打折季,有很多東西要買,再加上現在是投簡歷的最佳時間,不能錯過,好多問題。
[{ 任務 }]用老師給出的模型,原本還想接著看劇的我瞬間不想了,只想去準備自己該準備的東西。我覺得任何自己意識到自己在拖延的時候,就自己嘗試去分析一下,更加的方法,在準備做一件比較難的事情時,提前假設一下失敗的情況。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