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高效的晨型人,只需做到這三點

早安,我的城市!

我是 Seaborn Lee,這是我的第 23 篇原創文章,1800 字,閱讀需要大約 8 分鐘。


晨型人,是指那些堅持晚上早早睡覺,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的人,為了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保留快樂,因而早起,聽音樂、看書、聽廣播的生活方式。
「晨型人」的概念來自日本,日本「早起心身醫學研究所」的所長稅所弘,是「晨型人」觀念的起源。口號:你的未來,決戰早晨!夜型社會已經逐漸邁向晨型社會!

幾年來,我嘗試了很多次做晨型人,充分利用早晨的時間,去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往往堅持不了幾天,這一次,我早起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我很享受當前的狀態,我覺得這次能成,主要是做到了這三點:

  • 想清楚為什么要早起
  • 不要壓縮睡眠時間
  • 穩定的晨間儀式

首先聲明,并非所有人都應該成為晨型人,不管你是晨型人還是夜貓子,只要自己滿意自己的狀態就好~
本文為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為什么要早起

精神好
對我而言,經過一天的工作,晚上已經非常困倦了,不管是學習還是練習,效率都非常低。
所以我更愿意早點睡覺,把事情放到早上起來精神飽滿的時候做。

沒打擾
早上,家人都還在睡覺,微信也沒人發消息,也不會有人打電話,其實我手機在 22:00 - 9:00 都是勿擾模式,想打也打不進來。
所以在早上我可以更加專注,效率更高。

不要壓縮睡眠時間

很多人以為早起,就是少睡幾個小時,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經常說「早睡早起」,要早睡才能早起。
對我而言,理想的睡眠時間是七到八個小時,早上基本都是自然醒,根本不用鬧鐘。
比起早起,更難做到的是早睡,要做到早睡,我認為有幾下幾點:

不要加班
白天工作的時候要非常專注,排優先級,主動工作而不是響應式地工作。
把重要的事情做了,就有足夠的成就感,就不需要在晚上加班。

做減法
減少信息輸入,不管是朋友圈文章還是訂閱號,定期清理,如果一周沒看過,就果斷取關吧,最好只看付費訂閱(冒著被取關的風險說出這樣的話,我都被自己感動了~)。

提高睡眠質量
晚飯之后不要吃甜點,腸胃活動太旺盛會影響睡眠質量,第二天早上會起不來或覺得沒睡好。
避免在晚間玩游戲或和網友聊太 High,舍不得睡覺而熬夜。就算強行睡覺,也會因為興奮而難以入睡,反而失眠。

慢慢來
不要太心急,起床時間每兩個星期提早半小時,讓生物鐘逐漸習慣早起,慢慢就能做到早上五點起床。
相對而言,春天和夏天更容易培養早起習慣,現在正是好時候。

固定的晨間儀式

很多時候,我們早上能起來,但不知道該干啥,也把時間浪費了,或者又回去睡回籠覺。
如果每天早上起來,不知道該做什么,或者每天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就很難養成早起的習慣。
所以我設計了一個固定的晨間儀式。

喝水

經過八個小時的睡眠,身體已經缺水了,尤其是冬天開著空調睡,雖然有加濕器,起床還是會感覺口干舌燥。
所以第一件事是去倒一杯水,慢慢地吞下去,感受水進入喉嚨后,慢慢滋潤整個身體的過程。

喚醒身體

喚醒身體

早上起床后,我們的身體還沒有做好迎接高效的一天的準備,所以我設計了一套,喚醒身體的動作,這套動作不能太復雜,也不要消耗太多體力。也不能挑場地,原來我有一個跳躍的動作,在出差的時候,我就特別擔心做這個動作會影響到樓下的人休息。
所以后來就把它去掉了,現在的動作都是不挑場地的,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酒店,都可以安安靜靜地做,完成了這一系列動作之后,身體就被激活了,完全沒有了睡意,為迎接高效的一天做好了準備,

對齊目標

前兩天在群里聊到了拖延和懶惰,我認為,人之所以能延續到現在,身上的各種特質,一定都有其道理。比如說懶惰,如果人不懶惰的話,就不會發明汽車和電梯,對吧?
那么,人為什么會拖延呢?我覺得拖延是一個信號,說明顯性意識和潛意識的目標是不一致的,所以我通過兩件事情去對齊目標。

冥想
冥想時,關閉了五感,認真的去觀察潛意識里不斷冒出來的各種念頭,去探索內心真正的想法。

暗示

暗示

我每天早上會拿起紙和筆,把我的目標在紙上寫一遍,在非常放松和專注的狀態下,一筆一筆地寫,仿佛在和潛意識對話一樣,通過這樣的暗示,把顯性的目標告訴潛意識。

晨間日記

請閱讀《如何用「晨間日記」專注目標》

復盤

請閱讀《如何通過「復盤」把成長速度提高兩倍(附實例)》

學習

完成前面的儀式大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接下來還有一個半到兩小時的學習時間,個人成長主要來自于這一段時間。
目前我的練習是每天寫作,通過寫作把我學習到的知識以及想法表達出來,促進思考,打通輸入和輸出。

早餐

愛心早餐

對我而言,早餐非常的重要,一頓愛人親手做的,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的早餐,不僅帶給我上午所需的能量,還有滿滿的幸福感。感謝 Mavis 給我做不重樣兒的早餐!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心得:想清楚為什么要早起,不要壓縮睡眠時間,設計一個穩定的晨間儀式
如果你想成為晨型人,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所啟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