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噩夢,今天早起床痛苦不堪,連上最近一段時間的苦悶與頹廢,無法忍受面對整屏的代碼卻絕望的狀態。因為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推薦勵志電影《爆裂鼓手》,就找來看了。
電影讓我想起了那句: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佛萊徹的激勵樂手的方式就是偏執。
對一個喜歡文字的人來說,讀過太多的雞湯文,電影中內曼的整個過程,卻在詮釋了雞湯文中的一句:太用力的人跑不遠。
我們總是在說這個時代,這個年代,這個空無的大環境,可是落到我們自己的狀態,我們自己的生活呢,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了。對于極度渴望成功而又內心浮躁的我們,我們是否愿意把自己投入到這種瘋魔中去呢,是否可以堅持一年,五年,十年又或者一萬個小時呢?
我看著這個電影,就像多年前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一樣。
有人說,這個電影就像是男版的《穿普拉達的女王》,只是電影把主人公內曼遭受侮辱虐待的過程強烈的展現出來,而不像前者那么平淡。剝離了音樂的背景和時尚的背景,兩者的主題非常相似。
人要如何才能突破自己呢,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東西。突破現在的自己并不是過家家那般說說,而應該赤膊上陣,撞他個頭破血流仍不休。
Be the greatest,or nothing。
知乎里朱炫在影評里這樣寫道:這部電影第一次將尋求頂峰的人拍成一種真實的樣子,孤獨,無人理解,怒火,極端,但偉大,就是偉大,他不會因為你和藹可親就給你桂冠,也不會因為你是惡魔而摒棄你的榮光。
昨天一個朋友給我講,你像個文人,而我卻像個武人,我喜歡的是夠硬氣的爺們。內曼的年輕的柔弱外表與他表現出來追求的決心,正是我該去學習的硬氣的爺們氣概。
我深信這是一個弱肉強食得時代,你需要相信自己而且要能夠強勢和主導,正如在內曼作為一個新人剛剛加入樂隊的時候,吹小號的胖子,軟弱而不自信,被弗萊徹趕出樂隊,給內曼上了生動的一課。而軟弱在太容易被任何一個時代拋棄,而不僅僅是這個時代。
解讀這部電影,仿佛每一個情節都要看到一些對于未來追求的啟示。
這部電影與那些網絡上的雞湯文有什么差別呢?電影告訴你的是滴在鼓槌上的血和開裂的虎口,是在車禍之后帶著滿臉的血也要掙扎的去拼。
我曾有天寫了篇文章,說自己正在慢慢接受這個平庸的自己。那是在四個月前,我正在慢慢接受這樣的生活想要安定下來,做一個程序員,問父母親戚借錢買套房子,在這個小城找個女朋友......
可是突然間,又回到了所有不安定,領導離職,難以忍受工作的平淡與重復,取消了買房子計劃,女朋友的事情也是遙遠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