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一場神秘事故造成克麗絲的腦部活動失調(diào),喪失過去的記憶,無法建立新的記憶,克麗絲的記憶只有短暫的二十四小時,睡眠過后她會忘記自己,忘記丈夫,忘記所有的過往。在每一個陌生不知所措的清晨,本會一遍遍地告訴她:你叫克麗絲,今年四十七歲,我是你的丈夫,我們很相愛,二十年前你在結(jié)冰的路面遭遇嚴重車禍,從此記憶受損。克麗絲的人生如同一張白紙,所有的一切都依賴于本的回憶勾勒,只是,克麗絲幾乎每天都會接到神經(jīng)心理醫(yī)生埃德﹒納什的電話,然后到衣櫥里找到一本日志。原來,自己每天睡覺之前會寫下當天的瑣碎記憶以及一些殘缺的回憶,緊張又有些期許的克麗絲打開日志本卻赫然發(fā)現(xiàn)扉頁上用藍色墨水和大寫字母寫著:不要相信本。
根據(jù)日志的記載,本搜集的剪貼簿以及納什醫(yī)生的功能性MRI與情境治療,克麗絲的片段記憶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她愈來愈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面對的不僅僅是失憶,還有謊言,關于自己曾寫過的小說,關于一度破碎的婚姻,關于那場事故,關于兒子亞當,本從未坦白過。克麗絲多次陷入妄想和崩潰的邊緣,懷疑和自我懷疑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大腦,直到和好友克萊爾的見面,讀到本多年前留給自己的信件才釋然,原來本是如此地愛自己,所有的謊言也因此變得深情而溫暖。克麗絲決定將日志的秘密告訴本,在余生用愛彌補最愛的人。
此時,本突然提出一起去海邊度假,克麗絲不曾料到,目的地剛好是在二十年前自己遇襲的布賴頓,同樣的旅館同樣的房間,黑色白色成對角線交替的浴室地板,浴缸,馬桶,令人窒息的恐懼頃刻間占據(jù)了整個胸口。在本的包里,克麗絲發(fā)現(xiàn)了自己日志本中被本沿著書脊整齊切掉的一部分,那是她生命中缺失的整整一個禮拜,也是她過往人生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在這段日志中,克萊爾說她從未移民到澳洲,亞當也從未去過阿富汗,更不可能死于炸彈襲擊,而是好好地生活在伯明翰,觸目驚心的是,克萊爾肯定的說:這個男人不是本。日志終結(jié)于此,克麗絲恍然大悟,眼前這個和自己朝夕相處,表面上溫良謙恭的男人并不是丈夫,而是自己二十年前的出軌對象邁克,自己曾遇襲的畫面頓時一一重現(xiàn)。
在秋意盎然的午后讀完整本書,坐在清婉和煦的陽光里依然感到陣陣寒意,S.J.沃森,這個被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稱為“本年度最值得喝彩的作者”,通過克麗絲的視角細膩直白地講述一段關于生命,愛情和失去的故事,精彩的懸念鋪墊,絕妙的敘事節(jié)奏,跌宕起伏的情景,錯綜復雜的謎團,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克麗絲無疑是個生命勇者,憑著自己異常敏銳的直覺,根據(jù)日志里零碎而又渾然一體的記憶碎片,在人生的空白頁努力找尋自己的以往,不斷被假象迷惑,但不曾放棄,直到記憶的迷霧散開,心底隱隱的恐懼日漸清晰,關于過去一切都已明了。
與小說中常見的逆行性失憶癥(失去回憶及追溯既往資訊)不同,克麗絲的癥狀表現(xiàn)為是順行性失憶癥(短期記憶無法轉(zhuǎn)化為長期記憶)和逆行性失憶癥疊加的全腦失憶癥。記憶終是一個復雜而寬泛的概念,盡管人類在生理學,神經(jīng)解剖等領域?qū)εc記憶相關的海馬區(qū)已做了大量豐富且有效的研究,但大腦作為科學研究中最復雜的研究對象,高度有序又極其繁雜,時至今日,人類對有關大腦認知,高級思維活動和記憶等具體機制始終沒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對每一區(qū)域功能的許多細節(jié)極其聯(lián)系依然不甚了解。克麗絲的失憶原因到底是器質(zhì)性病變,還是精神創(chuàng)傷導致的選擇性失憶,抑或二者兼有?似乎難以明確診斷。克麗絲不記得真實的本,但面對邁克留在廚房白板上的整齊勻稱字跡時會不安,因為本的字跡是潦草的;每一個陌生的清晨,克麗絲面對邁克面對這個家沒有似曾相識的溫暖卻是深深的恐懼和慌亂。故事的結(jié)尾,邁克喪生于意外的火災,克麗絲奇跡般被救治,那些曾失去的記憶瞬間填滿荒蕪的內(nèi)心,不過是一晚的時光,對于她來講,卻是一段漫長的人生。穿過記憶的長廊克麗絲回望這二十年的光景,仿若一個長長的夢,夢里有幸福也有不幸,有快樂也有痛苦,有感動也有悔恨,值得的是,終于,夢醒了,愛的人都在身邊。
二十年前,在克麗絲生了亞當后不久,她與本之間愛情的激情慢慢消退,同時一方面擔心和亞當之間沒能建立起紐帶,患得患失,另一方面又被喂奶換尿布這些瑣碎的事情折騰得筋疲力盡,作為一個作家卻再也不能潛心寫作。克萊爾為了防止好友產(chǎn)后抑郁癥狀加深,提出每周幫忙照顧亞當兩個下午,留給她休息和創(chuàng)作的時間,這樣,克麗絲在最糟糕的狀態(tài)下偶然相遇邁克,交談傾訴,一步步敞開心扉,似乎找到了另一種慰藉。直到后來,兩人走入婚姻的禁區(qū),克麗絲才明白這不是愛,和所有的婚外戀一樣充滿了畏懼和恐慌,更有對丈夫和兒子的愧疚和痛苦。故事的最后,面對克麗絲的質(zhì)問,邁克鎮(zhèn)定地說一切都因為愛,因為愛,幾乎在二十年前殺死了你,因為愛,偽裝成你的丈夫本,因為愛,預謀在同樣的地方再次殺掉你。邁克刻意隱瞞的不僅是真相,更可怕的是人性的陰暗面,是溫情背后的寒冰。
以愛之名隱藏著太多的自私,貪婪,色欲和妄念,畸形的愛戀從來都不會帶來溫暖,因為它只存在于黑暗之中。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辯論到:真正的愛就是把瘋狂的或是近于淫蕩的東西趕得遠遠的。所以,有些欲望和傷害何必假裝成愛,真正的愛清澈而純潔,不帶任何雜質(zhì),真正的愛是無所不能的承受和付出。愛情最美的樣子不是海枯石爛,而是一種淡到極致的美,守著愛與責任廝守到老,靜默如初。
春秋四季的流轉(zhuǎn)無可阻攔,光陰的斑駁讓生命得以豐盈,人們總是喜歡修改事實改寫歷史,好讓回憶變成我們偏愛的版本,只是真相可以被掩蓋,但絕不能被篡改!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fā)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5-8》
版權印為您的作品印上版權739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