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起調
壹
“事情的原委便是這樣,還望安寧婆婆相助。”凉跡恭敬地作揖道,神色堅定誠懇,全然不見先前的稚氣。
“若我不同意呢?”安寧婆婆坐在庭院藤椅上,平靜地問道。
“不……不同意啊……”凉跡一愣,旋即更加堅定道,“那我就住下,學會唐姑娘的箜篌曲再走!”
唐淺暗笑,只覺這個少年當真有趣。箜篌絕非一朝一夕能精通,而奏出唐淺先前彈奏的曲子,少說也要幾年功底才行。然而少年立志時,雖不一定知曉其中艱難,其態度卻執著而無絲毫雜念。
凉跡來自西方玉山一帶。鐘靈毓秀的玉山,因其遠離中原,又隱在四方山林中,與中原鮮有往來,千百年來始終是中原人眼中極具靈氣的地方。
而凉跡則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消息。曾經,凉跡故鄉確實如同仙境一般,許多平常人不曾見過的靈物奇景,在那里都是稀松平常的事物。四年之前,位于玉山腳下的涼家村卻出現了一場變故,村民開始莫名其妙地陷入沉睡。第一個人陷入昏睡時,所有人都以為他誤采服了什么催眠的藥草,過上幾日就能轉醒。然而接下來的三個月里,非但此人沒有蘇醒,整個小村莊的人接二連三都沉睡過去,其中就有凉跡的父母。
那時凉跡人在玉山半山的師門中,未受波及。待到季末回鄉探親,發現鄉親全部沉睡家中,呼吸幾乎停止,若不是看到他們如做噩夢般頻頻跳動的眼球,和額頭冒出的岑岑汗珠,真如同死人一般。凉跡手足無措,用盡手段也無法喚醒父母鄉親,慌忙請來師父查看緣由。師父探查半晌,告訴凉跡:此處所有人都亂了心魂,心魂一亂,人便會失去神智陷入虛無,唯有玉山安魂曲可解。
安魂曲并非固定的曲子,安魂是一種能力,可借曲音散發于外,擾動靈氣,滌蕩心魂。玉山人有天地靈氣浸潤體內,對特殊的能力向來較常人敏感,一首曲子能否安魂,一聽便知。
“只是這會安魂的人……恐怕世間不會再有了。徒兒你心里要有準備。”師父語重心長地說罷,嘆息一聲拉著凉跡回了半山。
凉跡日夜鉆在門中藏書室內,查閱所有關于安魂的記載后發現,安魂曲已有百年未見人間,終曲絕響于中原。幾經思忖,雖然希望渺茫,凉跡還是拜托師父照看村鎮免受山系靈獸侵擾,收拾起行李前去中原尋求解救之道。
因此當凉跡聽到唐淺的曲子時,又驚又喜,忙纏著唐淺詢問詳情,尋求幫助。
唐淺心知事情的嚴重,但她習箜篌這么多年,確是完全沒有聽過安魂之說,只得帶了凉跡回家,問婆婆可知曉一二。
貳
“小伙子,你說安魂曲已經百年未曾現世,可知其中緣由?”
“我不知道……”凉跡一頭霧水,他從沒思考過這個問題。
“那你只需要記住一點:曲由心生。世人所謂安魂曲,不過是心境與曲意合二為一,演奏者傾注了情感,聽者也自然為之感染。淺兒沒有什么安魂的能力,只是一把箜篌練了十幾年,喜怒哀樂早已和琴音密不可分,心情愉悅,曲音自然歡悅。”
“安寧婆婆您的意思是,唐姑娘并非身懷異能之人,救不了我的鄉親們?”
“正是。”安寧婆婆說罷,起身向屋子走去,儼然有送客之意。
“但您也說了,安魂曲就是心境和曲意的結合,師父所言可以解救鄉親的安魂之道,一定就是指這個。唐姑娘的曲子真的打動人心,求您許可,讓我帶唐姑娘回故鄉試一試。唐姑娘說您心慈,人命關天,您真的不同意嗎?”見安寧婆婆態度堅決,凉跡一臉苦相地懇求道。機會難得,說什么都不能輕易放棄。
“不同意。”安寧婆婆走進屋子,關上了門。
凉跡目瞪口呆,愣在原地。原以為求情就會有效,就差擠出眼淚了……
唐淺此時也是不解,印象里外婆總是和和氣氣,與誰說話都很有耐心。今天竟然直接將初次見面的凉跡拒之門外,其中緣由怎么也想不通。
“你別灰心,我再替你求求情。按常理外婆不該拒絕的,也許有其他考量吧。”唐淺拍拍凉跡肩膀,安慰道,“其實,我也很想出城走走,長這么大還沒見過外面的天地呢。今晚你先在客棧住下,明天等我的結果。”
“只能這樣了,多謝唐姑娘。”凉跡垂頭喪氣道。
叁
客棧門前的茶肆旁,一棵遮天蔽日的古樹撐起了一片涼蔭。凉跡一臉愁苦地倚坐在樹前的木椅上,端著茶杯愣神。
忽然一個精巧的行囊從天而降,悶聲砸在桌面。凉跡回神看向來人,只見唐淺笑嘻嘻地拉開另一把椅子輕巧落座道:“外婆同意了!”
見凉跡眼中寫滿了不可思議,唐淺補充道:“我去找她求情,她竟然只問我是否愿意和你回家鄉。我說愿意,她便說好,并且告訴我準備好所有必需品后,今天就可以出發。所以我其實也不明白她是怎么同意的。”
“這……安寧婆婆沒有提出別的要求嗎?”按照說書人的套路,此時應有棘手的條件才對。
“嗯,有的。外婆說你出門這么久,想必鄉親的情況不急于一時。我的琴藝還不精湛,她希望我們能在沿路多參加類似曲團的活動,磨練琴藝,體會琴心。”唐淺斟酌了一下詞句,轉述道。
“這個簡單。你現在是收拾好了行李,準備出發了嗎?”凉跡看著唐淺小巧的行囊,似乎在懷疑內容的專業性。
“這里面是外婆認為必須帶的小物件,止血藥救命草之類的。缺少什么我們今天補齊就好。”唐淺解釋道。第一次出遠門,她既新奇又有些擔憂。但轉念想到凉跡已經獨自行走了四年,又頓時有了底氣。
只有一事她很在意,婆婆的話她并未盡數轉述給凉跡。婆婆同意她離開時,贈了那把月藍色箜篌給她。遞出箜篌,婆婆神色凝重,一字一句地說道:“前路艱辛,無論結局為何,你都不要懊悔于今日的決定。行程中不要錯過任何精習曲藝的機會,精湛的琴藝會在結束時幫你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