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一個平臺上看的分享
[1]推薦8種吸粉渠道
高質量內容的分享吸引過來的粉絲才是高質量的粉絲,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對你的產品或服務感興趣的,他們是愿意購買你的東西并樂意幫你傳播的那群人,而這也是你增粉的終極目的,不是嗎?
下面開始盤點:
(1)微博平臺
微博用戶與微信用戶的重合度很高,如果你的微博上有粉絲積累,那么你可以直接導流到微信;如果你的微博沒有粉絲積累,那么可以制作高質量內容,通過被轉發獲得關注,然后進行導流。
(2)網站平臺
比如在你的淘寶店上,你可以在寶貝詳情頁面、頁面底部、付費頁面等放微信二維碼。公司網站亦如是。
(3)線下渠道
選擇用戶產品使用場景來推廣二維碼等,讓用戶感覺是你在幫助他而不產生對廣告的抵觸心理。
淘寶店發貨附贈優惠的優惠二維碼小卡片。
西餐廳的桌子角附二維碼吸引小資用戶。
家具組裝的說明書上附二維碼為客戶在線解答疑惑。
健身房發的傳單附上二維碼以推送課程安排與活動......
細心觀察生活,你會發現許多類似的渠道。
(4)微信內容互推
找到相同量級的賬號進行互推,前提是你們的內容調性一樣但不是競爭對手。資源換資源,成本低,效果好。
(5)微信大號直推
你的內容不如別人,所以要付費找大號轉發,但前提是這個大號的粉絲要與你的目標客戶重合度很高。
有什么知名的微信大號資源平臺?
這個很多,如城外圈、微推寶、活力兔、微播易等等。這些都是比較知名的平臺,他們不僅僅收集微信大號資源,關鍵是收集許許多多的微信大號資源。對比與外面游離在外的微信大號,就是一個海洋和一個杯子的水的對比。
那么怎么挑選合適的微信大號資源?
第一,看粉絲數;
第二,看閱讀數;
第三,看評論數;
第四,看評論的內容。
這些都是查看一個微信資源好壞的最之間的要求。通過對比,目前我認為最好微信大號資源就是微問數據或者問媒體的,畢竟用過也清楚,資源多,很多都是高活躍度的微信大號資源,對于推廣效果自然好很多。既然是為了找微信大號資源,那么一般都是為了推廣而用的,當然更進一步的找合適的微信推廣資源也是一種必要因素。
挨條數據查看太麻煩了,可以借助一些數據分析平臺,例如微問數據(微信公眾號分析)查詢一目了然。
(6)免費社交平臺同步微信內容
在論壇、博客、貼吧、知乎等發布高質量內容,然后將用戶想要的好處建一個門檻,即只有關注公眾號才能獲得。
(7)QQ群、微信群
參加和你的內容的類型一致的群,因為這里才聚集著你的目標客戶,在合適的時機推送出高質量內容,切記不是發廣告,是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8)活動推廣
比如說整理了許多瑜伽教學視頻,你關注或轉發一下我就打包發給你。
千萬不要選擇發紅包的方式來吸引粉絲,因為粉絲都是奔著紅包去的,不是你的目標用戶,很可能不會認可你的產品。
線下活動也可,比如水果商城舉辦掃二維碼送水果的活動。
[2]留粉更重要
其實在第一點的“公眾號布局”就已經說了很多,下面我只介紹一個用戶管理模型,對你留粉很重要。
RFM模型是衡量客戶價值和客戶創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該機械模型通過一個客戶的近期購買行為(R)、購買的總體頻率(F)、以及花了多少錢(M)三項指標來描述該客戶的價值狀況。
這個模型旨在讓你對客戶進行差異化管理,而不是將你的運營時間平攤的每個客戶,對于價值大的客戶要多花時間研究與吸引,不必太在意低價值客戶的意見。
[3]營銷思維5環節
吸粉留粉也不是打亂仗,要有系統的做事思維,你的粉才會穩定快速地漲起來。下面介紹一營銷思維。
5環節包含
“用戶調查——內容撰寫——渠道投放——數據分析——調整優化”。
1、用戶調查
用戶調查需要貫穿營銷的始終。你需要不斷根據用戶的反饋進行產品迭代和服務優化。
正如華杉所說:“消費者沒有任何義務忠于你,你有全部責任忠于消費者”。你推廣的產品或服務必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
又正如華杉說:
“調研的關鍵是要了解消費者的故事, 故事里有時間、地點、過程、情緒 ”。
調研的成果中,最沒價值的就是調研報告。看報告是得不到什么東西的,得到的只是寫報告的人總結的東西。如果你自己不到現場,不養成有事沒事總愛泡在現場的習慣,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
因為調研報告沒有現場的“語境”。一切秘密都在現場,不進入現場語境,沒看見銷售現場的環境,沒看見商品的陳列展示,沒看見消費者的一舉一動,沒看見購買過程,沒看見使用過程,沒看見使用后消費者對商品的處置和評價交流過程,那么,你從調研報告上看到的,只是一分皮毛,九分誤導。
比如你在超市里觀察牙膏的消費,觀察走到牙膏貨架前的人,你會看到這樣的一個過程:
? 一個顧客推著購物車走過來,一邊走一邊瀏覽貨架上的牙膏;
? 停下來,注目于一盒牙膏片刻,繼續往前走;
? 停下來,拿起一盒牙膏,看看后放下;
? 又拿起一盒,看看,再翻過來仔細看包裝背后的文案,放回貨架;
? 往前走兩步,掉頭回到最開始注目的那盒牙膏,仔細看看包裝背后的文案,放回貨架;
? 快步走回第四步看的那盒牙膏,扔進購物車里,選擇結束。
? 不,沒結束。他可能過一會兒會折回來,把剛才放進購物車的牙膏放回貨架,換成第二步注目的那盒。
也可能兩盒都要,多一些嘗試。
這樣你就觀察到了他買牙膏的整個過程,竟然有七個動作,這時候你上去送一個小禮品:“我想耽誤您幾分鐘時間,給您做個訪談可以嗎?”然后你和他一起回憶他剛才的七個動作,問他在每一個動作時,當時是怎么想的。
這樣訪談過三個人,勝過你走馬觀花走遍全國市場。這樣調研一天你學到的東西,勝過你在一個爛公司干三年。
這樣觀察十個人,你就知道顧客買一盒牙膏要花多少時間,哪些因素會對他的購買產生影響。你的產品開發和包裝設計,就是設計這個過程、這場戲。
這些具體的故事和具體的點,對決策的影響是最大的。
上面說的是線下調查,但是有的產品的客戶遍及全國,線下調查花費成本大,所以要采取線上調查,這也是大多公司采取的方式,那么如何開展呢?
(1)設計調查內容
如果你的產品剛投入市場,你需要分對象調查,一類是付費用戶,一類是非付費用戶。
針對付費用戶,你要調查了解:
用戶的年齡段、職業、收入(以確定產品的目標人群)
你最需要的是什么、你為什么會購買(以確定產品的核心賣點)
你在哪里了解到我們的產品的(方便以后為推廣渠道的選擇作參考)
針對未付費用戶,你要調查了解:
用戶的年齡段、職業、收入(確定是否屬于產品的目標人群)
你最需要的是什么、你為什么沒有購買(聽取有價值反饋以改進產品)
你在哪里了解到我們的產品的(方便以后為推廣渠道的選擇作參考)
(2)如何讓用戶愿意配合調查
問卷足夠簡單省時,并在請求對方參與調查前就說明這個調查只有10個題,只需要花費1分鐘,給對方一個“填這個不麻煩”的預期。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用戶,就需要拿出你的誠意來,如剛起步的公司,創始人可親自訪談用戶。
給對方好處,注意,這不是要你發紅包,而是獎勵與你業務相關的東西,因為只有對你獎勵的東西感興趣的人才是你的目標用戶,寧可用戶量少,也要質高。
2、內容撰寫
內容撰寫要明確給誰寫,寫什么?
——當然是給你的目標用戶(也即愿意消費、分享你產品的人群)寫,寫與產品相關的內容,圍繞自己產品的核心賣點來組織內容。
而這些,都要基于第一階段的用戶調查!!!
根據你的用戶需要選取合適的文字風格。科技產品不能逗比口吻,情趣產品不能嚴肅口吻。
3、渠道投放
沒有最好的推廣渠道,只有適合你的推廣渠道,哪個渠道的目標用戶最密集,你就要考慮投那個渠道。
但是要注意,為了方便下一步的數據分析,當你投放多條內容時,請選擇同一個渠道;當你投放多個渠道時,請選擇同一條內容。這便于控制變量,得出哪條內容在一個渠道上收到的效果好或者哪個渠道便于內容的擴散。
4、數據分析
如何衡量渠道投放獲得的效果?
——你需要數據分析。
你可以進行AB測試,一般來說,你需要設置衡量推廣效果的標準,是轉發了你的內容?與你進行了會話?注冊了你的網站?咨詢了你的客服?還是購買了你的產品?
確定好轉化目標之后,你需要控制變量——內容量與渠道數,譬如你想發一篇讀書文章、策劃一次送書活動、推薦一份書單,你想知道哪種形式能獲得更多的有效流量,那么你就只能選擇一種推廣渠道,譬如微博。如果你想推廣到多種渠道,那么請控制你的推廣內容是唯一的,不然,有兩個變量,沒法進行有效準確的分析。
你說的是微信推廣,既然已經固定了推廣渠道,那么就需要你測試在你不同的發布內容中,哪篇能帶來更多的有效流量。如何操作?你可以一次性推送兩三篇圖文消息進行測驗嘛。
除了內容質量測試外,你還要進行內容布局的測試,譬如,你可以把引導關注的二維碼在文章開頭放一周,然后下一周把二維碼放在文末,看看哪種布局方式帶來的吸粉效果好。
類似的還有:這一周的所有文章的后面把上一周閱讀量很不錯的文章鏈接放上,看閱讀量是否增加。
還有推送時間方面的測試等。
5、內容調優
是一個完美的閉環圖。
根據數據分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個時候需要分析出推廣文案是否抓住了用戶的心理,如果抓住了,表示大方向沒有錯誤,重新進行文案內容的修改就可以,然后再走一個循環,如果發覺這根本沒有抓住用戶需求,那就說明開始的用戶調查沒有做扎實,需要推倒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