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為數不多的節日了,因為馬上28了。而正好在這樣的一個年齡,不希望自己成為望眼欲穿,深入骨髓的年輕老成;更不愿意自己成為輕浮于世的憤青。反而更多是對年齡段匹配的正常成長。但終究自己要做一種選擇。這不就是左手年華,右手倒影嗎?因為隨大流也是一種生活,只是我不愿意。
記得在一年前,公司遇到較大的波動,超過職場的經驗值。頓時束手無策,甚至處于十分被動的狀態。而情緒可想而知,時常積極,時常無奈。飄忽不定,如同一粒塵埃。相比自己,發現身邊有一位同事,算是穩若金剛,沒有太多負面的情緒,踏實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對于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那就是現實。也許是期待太多,經驗不足,但至少現在看起來,我自己完成了這一關的積累。
最近,與好友難得的一次聚會。餐中,我們聊了很多話題,從酒文化,宗教到個人認知的局限。其實每一個話題就是匹配的一種生活。酒是一個好東西,古人常以酒來表達情緒,甚至沒有酒的催促,就沒有酒下肚,人微醺的狀態,也沒有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甚至會上升到一個圈層。但實際這只是選擇了一種現有狀態下,截止到目前為止認為最好的方式,習慣的方式,被影響的方式。我更愿意選擇回避。不論對錯,只論利弊。
關于宗教,這個帶有主觀意識,甚至涉及到神學的話題,若要聊,那就等到一同信主后吧。但同時,見證是要說的。
關于溝通的方式,給人確定的一種回答。局限了自己的思維,甚至打消積極性,造成不愿意深入思考的情況。這種原因,無非是對自己現狀不太滿意,卻又不得順從的妥協與發泄,更是一種不太成熟的表現。如同一個孩子,迫于淫威,迫于實際說話的語氣,心中大罵,口中贊成。
不論對與錯,而是一種擔憂。成長就是思維的認知升級,尤其在這種信息爆炸的狀態,選擇,升級,價值觀。但不要不像自己,卻愿意承受成長的煎熬與焦慮,這是一種難得經歷。
送給自己倒數第二個青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