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務員到機關工作后,本來從事的是網絡信息化管理工作,每天與網絡、數據、電腦、電子設備打交道,典型的理工男。但單位是政法單位,信息化建設任務少,文秘綜合工作壓力較大。工作半年后,領導一句話:“寫材料人員少,先去辦公室幫一段時間忙。”把我調到了機關辦公室,作為文字綜合人員培養。說實話,從高中到大學畢業,我就沒怎么寫過東西。但是作為入職一年的新人,我不能挑剔,單位正缺少寫材料的人員,我應該多為單位考慮一些。于是硬著頭皮開始了爬格子的工作,誰能想到一干就是十一年。
這十一年來,從給別人校稿找錯別字,到寫簡單的通知、小信息,再到為主任大材料寫初稿,最終獨立承擔起了單位領導重要講話、年終總結、人大工作報告等大秘的工作。現在,由于領導和同事們認可我寫材料的能力,我成為了單位重要文稿撰寫部門的負責人,帶著幾個“徒弟”,扮演著領導“智囊”的角色。我雖是理工男出身,但“徒弟”中卻不乏重點大學中文系的高材生。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我一個理工男從事了十一年文秘工作,真的走錯路,入錯行了嗎?
沒有,和我同批“入仕”的理工男們,在機關發展大部分不如我。有時聚會聊天,他們常常對我的轉型贊不絕口。實際上我能成功轉型,絕不是偶然,這其中的心酸,只有我最清楚。
一是我一直都沒有覺得,理工男就干不了文秘的活。剛到辦公室,很多領導、同事對我從事秘書工作持懷疑態度。但他們與我交流時,我從未表達出不自信的信息。這也堅定了領導繼續指導我文稿撰寫的信心。他們沒有像對待其他心態不穩的同事那樣,把跑腿、籌備會務等工作交給我,而是給我預留了一間安靜的辦公室專門從事材料撰寫。當然,這是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前的事,那時,我的辦公室面積并不超標。我覺得,在任何一個單位,要想讓領導對你充滿期望,作為崗位重點培養人員,你首先應該對自己能否勝任工作充滿信心。
二是我從沒有一蹴而就成功的想法。機關寫材料是個苦差事,這點恐怕只有寫過多年材料的人才最有體會。剛開始,我從未與其他同事爭過重要材料的撰寫權。實際上,剛去辦公室一年多的時間里,我主要工作是給我們主任的材料找錯別字和語句不通的地方。那個階段,我做的最多的是大聲朗讀我校對的稿件,甚至模仿領導的講話風格在稿件中劃出斷句的地方,這為我后來稿件的精細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多聽、多想、多看、多改。文稿主要是體現領導的想法與意圖。因此,領導在部署寫作任務時,必須多聽、認真聽,不理解的一定要及時與領導溝通。最好先出一個提綱,讓領導審閱,然后再往下寫。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問題的出現。開始寫之前必須仔細謀篇布局,達到胸有成竹。在寫一些重要材料時,想的時間一般要比寫的時間長。寫材料不是閉門造車,必須多看同類的材料,從中提煉總結思路和框架。寫完后,自己多認真念上幾遍,最好是讓別人看幾遍,查漏補缺,認真修改。文章是改出來的,只有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文章才能精益求精,出彩、出色、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