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5年11月27日 ?1個小時
閱讀書本:《如何閱讀一本書》
閱讀目標: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讀書高手,能從書中學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并把知識轉化為行為能力。
閱讀方法:基礎閱讀+檢索閱讀
閱讀數量:P80——P134
(1)第一個規則,找出共同的詞義。作者與讀者共同使用同一個單字并采取相同的意義時,就是找到了共同的詞義了。具體方法是找出重要的單字,透過他們與作者達成共識。找出字義,如果不懂字的含義,就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了解的所有字句,來推敲自己不懂的那個字的含義。
(2)文章的主旨判斷:一個主動閱讀者不只會注意到作者的字,也會注意到句子與段落。有時候句子在表達疑問,作者提出的是問題,主旨則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將一本書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作者溝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與否定的判斷,以及他為什么這么做的理由。閱讀的一部分本質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懷疑是智慧的開始,如果你對一篇文章連個問題都提不出來,那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書給你原來沒有的視野。
(3)提問題:沒有接受過文法和邏輯藝術訓練的人,在閱讀上的失敗——以及處處可見的“口語主義”——可以證明如果缺乏這種訓練,會如何成為文字的奴隸,而不是主人。如果可以,找出書中說明重要論述的段落。如果這個論述并沒有表達出來,你要去架構出來。你要從這一段那一段挑選句子出來,然后整理出前后順序的主旨,以及其組成的論述。
(4)公正地評論一本書:主動閱讀不會為了已經了解一本書而停頓下來,必須能夠評論,才算真正完成了這件事。最能學習的讀者也是最能批評的讀者。當你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地辯駁或爭論。要懂得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在做出任何判斷之前都要找出理論基礎。
讀書心得:讀書就是和作者溝通的過程。要準確抓住作者的意圖,就要從字、詞、句子、段落中尋找作者的論述與觀點。偶爾讀不懂作者的意圖和論述也沒有關系,因為讀書就是一個不斷碰到困惑解決困惑的,并通過碰到并解決自己不懂的問題來拓展自己的視野的過程。相反,讀一本書如果沒有疑惑也沒有問題,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動閱讀者,而是書本的奴隸。還有一個,要想從書本中學習并提升自己的見識,就要公正地評價一本書的主旨。如果你反對作者的觀點,那就要有客觀的理由和理論基礎,而不是純粹的想法不同,贊成也要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得出的意見,而不是單純無意見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