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
有一朋友,兒子從小學到初中,學習一直很好。沒想到高中時玩上了手機,成績一落千丈。含辛茹苦攻讀五年“高本”,才考上三流大學。(四年以上大學稱“大本”,朋友稱兒子五年高中為“高本”。)提起此事,朋友至今耿耿于懷:
“小畜牲玩物喪志,荒廢了學業!”
鄰居外孫天資聰穎,活潑可愛,新知識一點即通。從幼兒園到中學,獎狀無數,布滿墻上。自從玩上手機,迷上手游,晚上玩,白天睡,再也不想上學讀書。十三四歲孩子,玩了睡,睡了玩,不上學,不讀書, 精神萎糜不振,整天無所事事。鄰居痛心疾首,見人便搖頭嘆息:
“唉!手游是精神鴉片,玩者喪志,誤人子弟。"
走在路上,總能看到一些路人一邊前行,一邊玩手機。甚至橫過馬路時還在低頭玩手機,既不看人,也不看車。每每看到報紙、電視報道行人過馬路玩手機遭遇車禍的消息,既痛心又惋惜,感慨萬千:玩物喪志,玩手機還會喪命啊;
坐公交車,常見那些匆匆擠上公交車的男人女人,不管有座無座,第一件事兒便是趕緊打開手機,玩弄于掌,自誤自樂,唏噓嗟嘆,哭笑無常,完全沒有顧及自己周圍還存在他人。
有次乘公交車,我同一名懷孕大肚婆站在一起,車開了三四站,竟然沒有人為孕婦讓座。 我看了看前后左右坐著的人,都在顧著玩手機,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深感時下道德缺失,人情淡薄!
于是,我便有了印象:玩手機會使人玩物喪志。
? ? ? ?
【2】
然而,我也玩上了手機。
坦白地說,我是個既古板又保守的老頭,之所以會玩上手機,一是老同學老同事慫恿;再是受枕邊風蠱惑;三是被兒女利誘。
本來,我非常喜歡老人模擬手機:操作簡單,打電話、接電話、發短信方便,還有攝像錄音功能。兒子說我思想僵化,沒有與時俱進,沒有與時代接軌,硬要給我買了小米數字手機。兒子說,小米手機不僅可以通話,還可以上網,可以聊天。
你買手機是你的事,換不換手機是我的事。我將小米手機收好沒用,擔心玩上癮,更怕玩物喪志。
聚會時,同學、同事見我手機還是老人機,半建議半命令說:
“是什么年代啦?快換,快換!我們都是七老八十的人,各處一方,見面特難。換上智能機能玩微信,在群里聊聊天,互通生活情報,交流思想感情,好比天天見面一樣,幾多好呀!”
我向來看重交情,幾十年同學、同事感情的小船不能說翻就翻。如今老了,說不定哪天說走就別,友誼尤其要珍惜。朋友的話如石擊水,我腦海里蕩起波瀾,不用數字手機的決心開始動搖。
老伴已經玩上微信,她對我說:
“微信是百科全書,朋友圈有很多養生之道,健身之術的段子,老年人看了很受益。”
這話說得我心里怪癢癢的,有了躍躍欲試的感覺。是啊,人老了,別無他求,只求健康。身體好,生活質量才會高。要想身體好,完全靠保養。若能從微信中學習一些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知識,的確是件大好事。
真正讓我痛下決心的,還是兒女們的規勸。他們對我說:
“老爸啊,您喜歡寫文章,在電腦前坐久了,腰椎盤突出會更嚴重,有害健康。換上數字手機,可以拿在手里,躺在床上,玩微信,看新聞,寫文章,發微博。”
沒想到數字機還有這么多功能,同電腦一樣能寫文章,發文章。孩子們的話正中自己下懷,我終于解放思想,撤下老人機,換上數字機,玩上微信、玩上微博,玩上簡書,……。
自從玩上微信,我過上了從前皇帝般的生活,每天早晨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像皇帝批閱奏折一樣看朋友圈;刷微信 ;審閱天下大事;為朋友段子點贊;還要為朋友,朋友的兒孫、親友、朋友的朋友………參賽、購物投票拉票;感覺不錯的段子還要留幾處言,發發感慨。但聞手機“叮當”聲響,馬上打開手機翻看,絕不放過任何一條聊天消息。真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人卻整天精疲力竭,頭暈眼花。我寧愿傷身體,也不能傷感情啊!唯愿不要怠慢了同學,同事和朋友。
有次家里來了客人,老伴要我掌杓炒菜。我一邊炒菜,一邊翻看手機。一鍋菜燒成黑糊,聞到焦味后才恍然大悟。那次,我在客人面前丟了大格,成為他人茶余飯后笑料。
玩上微信半年,發現自己正在寫作的長篇小說,斷斷續續僅僅寫了不足三千字,不免有些懊悔起來: 照此下去,猴年馬月才能完成這部小說?
唉,玩手機還真能使人玩物喪志!
? ? ? ? ? ?
【3】
細細想想這半年來的生活,其實也不是一無所獲。雖然長篇小說寫作進度緩慢,收獲甚微,但我卻在手機網絡上找到了《簡書》寫作平臺,寫了一萬多字的文章,意外地獲得了近2000名讀者喜歡點贊,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擁有300多人的粉絲隊伍。
如果我沒有玩微信,不是從微信段子中得到啟發,就不可能生發寫作靈感 ,寫出讀者喜歡的文章。
那末,我玩上微信之后,是不是玩物喪志呢?
翻閱《辭海》,看到"玩物喪志"辭條這樣解釋:
"玩物喪志,謂沉迷于玩好的事物,使人喪失進取志向。《書·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也用于一切被認為無益而有害的事情。"
我心里豁然開朗,覺得自己玩手機既沒有沉迷,也沒有失去進取志向,更不是在做 無益 有害之事。相反,我從微信中吸取了營養;在聊天中開闊了視野;在簡書中與簡友、讀者互動受到了鼓勵,學到了寫作技巧。
不可否認,玩微信確實花費時間,但事在人為。任何事物都有度,過度適得其反。智能手機是高科技時代的先進通信工具,如果用于學習,用于讀書,則玩者受益不淺,定能積極向上;如若沉迷玩手機,玩游戲,則會不思進取,玩物喪志。看來,玩手機不是手機本身錯,而是玩者自身之錯。如果自己能夠控制把握自己,做到不沉迷,科學合理安排作習,堅持勞逸結合,照樣能達到既定目標。
于是,我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起居生活做出詳細安排:早晨鍛煉;上午寫作;中午午睡2小時;下午、晚上玩微信,查資料,力爭晚上12點之前就寢。這樣堅持半個月,微信玩了,沒有冷落朋友;簡書上了,與讀友筆友經常互動,增長了見識;文章也寫了,長篇小說又完成一章。我進入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