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學曾國藩,做事要學胡雪巖” 是一句流傳頗廣的諺語。
而胡雪巖從身無分文的小伙計,一路成長為名揚天下的商業巨賈、紅頂商人,也確實印證了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精明與智慧。
在高陽的小說《胡雪巖》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其實胡雪巖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巖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仿佛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伸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于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簡言之,“和氣生財,方生善財” 就是胡雪巖的經商之道。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身邊不乏類似的人,他們總會給人留下教養不錯的印象,這是一種交際技巧。
因為只要能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就可以幫助他們在財富自由之路上越走越遠。
有句老話是:見人矬壽,見物增價。說的就是與人交往時,人要往年輕說、物要往貴里說。
比如說你看到朋友買了個包,你說 “這包真好看,跟你真配”,TA 聽了肯定會高興。見到一個老人,TA 說自己都 80了,你說 “那不能,您看著也就 60 出頭”,老人聽了肯定也特別高興。
反過來,朋友的包花了400,如果你說 “地攤上 20 一個就能買到”,TA 肯定不樂意。80 歲的老人家,你說 “您怎么看也 90 了吧”,老人聽了肯定也不開心。
雖然滿滿都是套路,但要給人留下好印象,就得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因為每個人實際上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這就是真相。
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向別人推銷自己。談吐、著裝、想法、行為、你的工作、你的文章等,都是為了讓別人接受你而做出的努力。
甚至于,你的每個選擇都代表著你的個人品牌。如果能夠適時、合理地把自己包裝好,推銷出去,就很容易取得成功。
反過來,如果無法經營好身邊人的關系,則會在成功的路上處處受挫。
心理學研究認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理想自我,包括人們渴望擁有的積極品質以及希望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的自我看法。
如果你想讓一個人討厭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否定對方的理想自我。反過來,如果想要別人更喜歡你,就要讓對方感覺到你的關心、注意、肯定。
那么,如何運用這個理論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呢?在這里,我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盡量說 “你……”,少說 “我……”。
舉個例子,當雙方意見不合時,主動引導對方,多問 “你覺得這樣如何?”,少說 “我覺得這樣更好”。
我們都有逆反心理,面對別人提出的主觀想法,很難直接接受。但如果是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采取溫和的詢問方式,就很容易在思考過后覺得這是自己的想法,也就更容易接受。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所有的技巧也都是基于換位思考之后的結果。這雖是老生常談,但是真正能夠認清背后原理的人,往往少之又少。
有人說,這樣太麻煩了,人生在世,活得簡單一些不行嗎?
對不起,還真不行。
你可能也發現了,以上提到的方法都是以理性為基礎的。
因為只有善于思考、多番打磨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換位思考,也只有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才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才能真正在相處中讓別人感到舒服。
事實上,我們在觀察任何事的時候,總是會先不自知地盯著一個點看,雖然落腳點可能不同,但這種行為方式卻是一樣的。
如果你在聊天時刻意留心過,就會發現: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于他們的評論是截然相反的。
所以啊,與人相處時,要真正做到換位思考是非常困難的。
比如說,在贊賞別人之前,要首先觀察對方最渴望被認可的部分。因為一個漂亮的妹紙,可能已經聽膩了別人夸她漂亮,你再夸就不那么有效。
這時候,如果你發現她是一個工作很用心的人,那么夸她的工作能力,效果就會比較好。
如此看來,那些有能力從他人角度出發考慮事情的人,并非是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的圓滑,而是知曉怎樣的人需要怎樣的溝通方式罷了。
當然了,不是每個人天生就能做到深思熟慮,考慮周全的。這需要后天的努力,多讀書,多思考,多觀察,遇事多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原因,習慣之后才會逐漸形成開放性思維方式。
人類已經進入公共關系的時代,生活在哪里,就應該與哪里和諧相處。我們大概沒可能等到具備完整的開放性思維之后再進入社會,那么在此之前我們能做什么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比套路更有效的秘密武器:真誠的微笑。
心理學研究表明,微笑具備極強的感染力,甚至于面對一個正在微笑的人,我們連皺眉都很難做到。
你有沒有跟一群小孩子一起玩耍的經歷?想想看,那時的你是不是經常微笑呢?
我們常說 “笑一笑,十年少”,大量微笑不但可以緩解壓力、讓你更健康,而且還可以讓你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更好、更有能力。
最后,推薦一個視頻給大家,希望你可以收獲理想的人際關系,更希望你每天都能像個孩子一樣露出燦爛微笑!擁抱美好人生!
微博:@新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