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弓水吉
2020年7月12日 周日 小雨
01
今天是來居理的第二周,昨天休息了,今天就來上班了。
在共享寫字樓里行走時,整個第二層幾乎就我們公司在辦公,我們公司在入門左手邊,洗手間在二樓的靠后區域內。
我午飯后,從二樓入門往后方的洗手間去,走廊頂上的燈是關閉的,過道一片昏沉沉,隔著透明落地墻的其他公司辦公室也是一片黑漆漆的,旋轉椅子朝向不同,零散地散落在各個工位旁。
往常密集的工位,如今顯得空曠的不得了,心里一晃而過的真實想法確實是:"周末能有雙休,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
小喜媽媽給小喜打電話問她現在什么情況,她媽媽一直不太愿意小喜做這行,總覺得一個一本大學的學生,說出去賣房,總歸沒那么體面。而且女生也希望找個省力的工作,穩穩定定的。
全家人,只有小喜的嫂子,支持她畢業后,來外面闖蕩闖蕩見見世面,喜媽媽于是斷了小喜的資金鏈。
于是小喜向朋友借了四千二百元,揣著這些啟動資金,頭也不回地來鄭州發展了。
她曾執拗地說:"不做出些名堂,絕對不會回家。"
沒有臉面回去,也不想回家接受父母的安排。
我們這個年齡就是這樣,總想出來看看,即使知道以后還是要回歸穩定,但也不想一下子就被父母的想法給框死在女老師這個界定里,待進方方正正的那個學校圍墻里。
"你現在是不是很喜歡這種又忙又累又開心的狀態?"喜媽媽在微信上,問小喜。
但我想,如果喜媽媽看到,每天一個長得瘦瘦小小,但又活力四射的小姑娘,甩著高馬尾,踩著高跟鞋還能在公司里噠噠噠地跑來跑去的話,她應該會明白,小喜現在確實是很開心的。
壓力有,動力也有;
目標有,坐標也有。
"總歸比閑著好,比起疫情期間,被迫在家待著聽各種各樣的,你一個女孩子應該怎么怎么樣,不能怎么怎么樣,好太多了。"小喜邊按摩著眼睛,邊說道。
02
今天一共接了三個上戶。
上午各種兵荒馬亂,工作微信出了bug,到處找朋友申請解封。
好不容易解封后,準備登陸工作微信時,又忘記了工作密碼,再接著把咨詢師的工作系統密碼也給忘了,客戶訂單都上門了,我這邊微信還沒登上。
【靠墻 ,JPG】
搗鼓到11點,終于一切整好了。
激動又忐忑的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客戶----小①女士。
在接到北京總部客服小姐姐轉接過來的上戶訂單時,我緊張的猛灌了幾大口水。
我師傅坐我旁邊,笑話我:"別那么緊張,搞不好打過去,沒人接呢!"
我不好意思地尬笑一下,握緊拳頭來句:
"等我去下洗手間,回來就接。"
咚咚咚地踩著高跟鞋往二樓的后面走,看著昏沉沉的走廊和黑漆漆其他公司辦公室。
心里突然就漸漸不慌了,按照需求提供對應服務就好啦。
又咚咚咚地"昂首挺胸"走回工位上,培訓老師說,一通優秀的首電打下來,起碼經過挖需與樓盤介紹,15分鐘左右,是最好的。
我給小①女士打了兩通電話,總和加起來不到5分鐘。
小①女士,只是想問問經開區的某樓盤今天到底開不開盤。
我對她說:"居理系統顯示,目前該項目還未開盤,因此價格還不清楚。請問,女士您這邊是否還有其他想了解的項目呢?我這邊都可以為您做個解答。"
小①女士:"我之前接受過你們居理的服務,這邊就暫時不了解其他的了,我要趕緊帶小孩兒了,再見!"
在我"祝您生活愉快",似乎還沒來得及說出口時,就被小①女士給拒絕的明明白白了。
師傅查詢了一下,小①女士過往的歷史訂單,發現6月下旬,她也是簡單了解了另外兩個區的某樓盤是不是開盤了。
隨后師傅幫我分析了一下小①女士的情況,發現其需求比較淺層,還不到買房這一步,暫時就不需要繼續跟進,讓我報備給了主管老大哥,申請關閉了訂單。
我問道:"師傅,我沒來得及挖需,還沒到這一步,就結束了。"
"正常,這才是這一行的常態。"我師傅笑著說,臉上肉肉的,眼睛顯得更小了,"慢慢來,別著急。"
03
中午和小喜吃完飯后,我坐在公司側邊的公用大木樓梯上發呆。
午餐吃的香鍋,我能感受到腦袋已經暈乎乎了,想睡沒條件。
昏沉的不行時,突然聽到上方有人打響指。
抬起頭,剛好看到披著深紅色外套,踩著5cm高的同期同事小h,小h就是前面曾說的那個"三個月,不開單,就回家做老師的研究生小姐姐。"
通過兩周的集體學習,她給我的感覺是那種目標導向感特別明確的人,為人風風火火的,很努力,而且知道自己要去哪兒的人。
大中午1點多,我困得不行,打哈欠,眼睛里蒙了一層水光。
小h以為我哭了,她說:"你是不是也上戶了,給客戶打電話了,你是不是哭了啊?"
"沒有啊,為什么要哭啊?都是新人啊,我只是太困了,打哈欠打出來的。"
我困得不行,只想靠著大木梯的階梯躺下來,但為了顧及形象,活生生地忍住了。
"但我今天哭了。"小h落寞地說道。
我猛地抬起頭來盯著她看,剎那間就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她穿著深紅色的外套,里面是一件翻領的白襯衫,整個人瘦高單薄又顯得細長。
我聽小喜說過,周六有小伙伴接首電,也有哭的。
我一直覺得我們這群人里面,最生猛的就是小h了。
在我們其余8個人,在答疑茶話會上還懵懵懂懂地不知道該問什么時,小h就能問出:"當到咨詢主管后,達到行業天花板這行的概率有多高"的問題。
她一直是我們這9個人背書最努力,也是經歷最豐富那個,維持著研究生該有的驕傲。
我這是第一次,看到她脆弱又迷茫的一面。
我站起來,稍微墊一下腳,拍著小h的肩膀,邊拍邊說,一邊和她往公司門走去,一邊講:"哭個屁啊,我比你還慘,兩個電話加起來連5分鐘都沒講到,你看,是不是我更慘。"
小h被我難得的無賴樣給逗笑了。
也是從那一刻,我心底才明白些:
"我和小喜之所以能厚著臉皮,面對自己坑坑巴巴的首電,和想問就拉著身邊人問信息的底氣,全部都來源于我們對內心深處,自己對自己的包容度,還是會潛意識里把自己當成個新鮮誕生的職場寶寶看,而且心里很清楚,我們還有考研這一條說是退路又不是退路的路,所以我們還有任性的機會,相對來說還有更長的試錯期。"
而小h,研究生畢業了,背著比我們更高的學歷成本和年齡成本。
所以才會比我們更迫切地希望能夠盡早確定職場方向。
所以才會對自己高要求、嚴標準。
但當實際情況與理想狀況沖突時,當意識到自己或許沒有自己想的那么好、能力那么強時,才會難受的抹眼淚。
但是萬事都是開頭難,中間也難,結尾還難。
諸事不易,好好加油吧!
04
下午2點,臨時跟著師傅去帶看了一對準新人。
一路上又被師傅的專業度轟炸著,雖然早就知道師傅是個老鄭州人。
但是客戶無論是問鄭州的狀況,還是非房地產行業的消息,師傅都能毫無間斷的接上話。
我師傅曾對我說,地產行業涉及到的行業林林總總,做這行,會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其他行業的人。
"而你與他們交流時,雖不能讓你"專",但起碼會容易"博",各行各業都了解一點兒,總歸是很好的。"
覺悟太低,向師傅學習!
"師傅,我覺得你真得好厲害啊。"我站在客戶小區門口,沿著馬路上的筆直的黃實線,小心地走來走去。
"不厲害,不厲害,你以后也是這樣的。"我師傅連忙擺著手說。
(不是的,我師傅真得很厲害,那份謙遜,就是這一行中,難得的一面。
我先前,還一度懷疑,公司是不是在前期做了性格匹配,才幫我選到這么合適的師傅。
后來了解到,真得是隨機匹配的。
那只能用,人生自是有緣,相逢未必偶然,來解釋了。)
05
晚上5點多,和師傅一同回公司了。
我師傅給我買了熱熱的玉米飲料,也沒喝上。
我緊接著又接了兩個客戶。
小②先生和小③先生。
明天還會回訪跟進。
今晚太困了,小喜已經睡著了,眼也快瞎了。
明天寫小②和小③先生的情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