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辦公室里實在不平靜。
阿香是我們公認的情商智商雙商在線的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別人見了領導都要繞道走,打聲招呼嘴發顫。阿香不僅不像我們這么社恐,反而是領導辦公室的常客,套個近乎,要點好處,那叫一個熟絡和熱鬧。
要不完的利益和耍不完的心機,經常一點小事和同事吵架,吵完過幾天后給人家一包小零食,倆人嘻嘻哈哈似乎如常。
媚上的功夫我們學不會,欺下的行為我們不敢說,她把我們拿捏得死死的。唉,誰讓我們又慫又心寬呢。
吵鬧沒必要,惡人自有報應時。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在職場,要敬畏規則
阿香前兩天小組長的位置被擄了。
職場人生,上上下下是常態,永葆青春是奇跡。放平心態,吸取教訓才是循環向上的職場綠色生態。
但阿香坐不住了。她找主任大鬧一場。在辦公室外面,阿香堵住主任,不由分說開始指責主任不是人,主任是小人,主任忘恩負義,等等。
連續幾天這樣持續“騷擾”主任。
要知道,主任和她,曾經是非常好的朋友,不說倆人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也不說主任本身是一個會做人,能做事的領導,就說主任每次帶她做的項目,也夠她賺不少了。
可惜啊,人在自身利益受損時,關注點都是別人的針對和欠缺,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局勢的行進方向。
主任也沒法左右人事任免呀,阿香,你怎么不去找總經理罵呢?
總歸是主任職級不夠,鬧他出氣最安全。
殊不知在阿香當組長期間,對下面的人分等級。
吹捧她的人,她安排最輕松的任務。反之,她安排最繁重的任務。別人的成績歸在自己名下,別人的才干她打壓,陰陽。
須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不配財,必有所失。
我們冷眼看著這一切,隱隱有預感阿香的結局要來了。
再過了幾天,她和曾經無數次真誠教導過她,幫助過她的師傅也鬧翻了。原因是容易出成績的項目在師傅手上,她想拿來做。但師傅分配給了更得人心,能力也更強的歡歡。
這本無可厚非,項目放在最適合的人手里,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但在阿香的認知里,自己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滿足,就是別人的錯。
她在群里罵歡歡,發私人微信長文內涵師傅,文字長達200字……
哪里還有尊重和體面,曾經的好友情,師傅恩,還有同事緣,全被阿香的“被害妄想”撕碎了。
心理咨詢師武志紅在《深度關系》一書中說過“被害妄想”:
一個人的異常行為,有四種狀態聯系在一起。全能自戀,全能暴怒,徹底無助和被害妄想。
首先是全能自戀,比如“我的利益才是利益,你們就得滿足我”。
你違背了我,我就要攻擊你,這就進入了全能暴怒階段。
當發現同事職位比我高,能力比我強,我用盡手段也扳不倒你時,就到了徹底無助階段。
為了保住工作,我一哭二鬧三上吊,你們都在針對我,你們都在排擠我,你們都在孤立我,你們都是小人和壞人,這就是被害妄想!
人啊,有病得治才能健康。
所謂的職場規則之一,在我看來,就是懂得進退,體面離開,謙虛返回。對了,還有,不要拿他人的善良任意撒氣和拿捏。
誰會愿意和一個情緒不穩定,“全是你的錯”,“眼里只有自己的利,沒有別人的益”的人共事呢?
不敬畏職場規則,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注定走不遠。
這樣的人,缺失和別人維持正常關系的精神碎片。
? ? ? ? ? ? ? ? ? ? ? ? ? ? ? ? ? ? ? 02 在職場,要有“搭子”
金庸先生曾說過:“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如大海,魚魚蝦蝦游泳不息,永恒流動。魚兒不可能離開大海而獨立存在,人也不能脫離群體屬性而瑣聞寡居,特立獨行要靠才干支撐,執行力要靠打工的大眾貫徹,選擇一個好的工作搭子,心順,質高,健康。
須知周圍的同事是我們一個道場的氣韻。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是我們的隱晦處事。在小人面前謹言慎行,不必逞一時之快而讓小人有可趁之機。
我在初入公司時,和阿香走得很近。我在一個陌生的場域,和她建立了一個埋藏隱患的關系。
人都會念舊,我也一樣;人都會不屑于正在擁有的,而憧憬沒有得到的,我也一樣。
剛入公司時,我總會拿公司的一些章程和原公司做比較。曾經那么不屑且嫌煩躁的機制,現在對比過后,我發現了它的好。
于是,我開始和阿香溫和吐槽現在,追憶夸贊以前。
一點吐槽,三句話,沒想到成了我被領導找談話的原罪。
最后,領導善意提醒我:謹言慎行!
從此,這四個字刻在我的血液里,受教了,也領教了。
原來,背刺就是表面跟你好,探你底細,拿你的信任,友善和珍惜去換取既得利益。
小人會用心揣摩你的一言一行,稍有可發揮的空間,他必要給你上一堂人生職場課。
而好的搭子跟你合拍,你們不計較個人得失,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支持。
他不僅上班時跟你“搭”在一起,艱難,卻愉悅地完成工作任務;還跟你下班“搭”在一起,可以吐槽,可以吐露心聲,可以瘋玩。
因為,你們給互相營造了安全的邊界,不逾矩,有智慧。
你們尊重職場規則:善良遇見善良,善良就好煽動愛。
? ? ? ? ? ? ? ? ? ? ? ? ? ? ? ? ? ? ? ? ?03 在職場,遇見幸福感
維克多.弗蘭克爾說過:“幸福感不可以直接求來,它是一種投入的副產品。當你投入地去愛一個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降臨了。”
投入需要持續,急功近利的人不會遇見幸福感。
阿香在不受待見的辦公室依然我行我素,她故意“整”了很多人,傷害了很多人,蔑視了很多人。
或許,有一天她會領教真正意義上的職場規則。
阿香是沒有幸福感的。她的幸福感是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這在職場中是正常的生存鏈,但她不該爬上墻后,一腳踢翻了腳下的梯子。
沒有可持續的肩膀,爬得不高,卻能摔得生疼。
師傅至今也沒想通自己曾今引以為豪的徒弟,為何把臉翻得比翻書還快,為何得不到徒弟應給以的尊重。但師傅也經常對我說:“我快60了,這輩子看人從沒看走眼,我在阿香面前栽了。”
師傅傷心了一段時間,聽聞阿香后續悄悄打電話告公司,又在場子里表演愛公司的“作死”偽裝,我們都發出了一聲嘆息。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盡心工作,用力生活。在職場這個場域里,你和我都是為了賺那果腹銀子,除此之外,我們在這里尋找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兩敗俱傷,阿香傷得更重。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說:“勞動的意義不僅在于追求業績,更在于完善人的心靈。”
在業績之外,能夠持續輸入本職工作的干法,能夠容人,愛人,心靈的完善和祥和帶來了幸福感。
把職場變成幸福感的棲息地,神韻流溢,風月無邊。
身在職場,難免會像賈寶玉那樣受父親的棰楚。為何不學學鄭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碰到職場小人又如何,蘇軾一貶再貶的仕途,也留下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多么快意恩仇,灑脫豪邁!
職場如道場,修身更要修心。
感恩所擁有的,感激幫過你的,感謝踩過你的,首先你要投入,其次你要會愛,最后記得要幸福。
? ? ? ? ? ? ? ? ? ? ? ? ? ? ? ? ? ? ??寫在最后
在職場,只有藐視利害禍福的人,才能驅散心魔,與至真至善始終為伍。
為得利不擇手段實在不可取,到頭來,也只落得友盡心衰。
聰明的職場人敬畏規則,得失方寸卻也豪邁。
內有搭,外有子,搭子共事消磨少。
人從相遇中凸顯出來,成為共同的人生這部連續劇的主人公,劇情有跌宕,有起伏,為了不值得的人傷心,懊惱,既不值,也不配。
精進自己去,你有這份充盈的底氣和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