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是618,你血拼了嗎?剁手了嗎?
周六上午,我整理了書架。才1年的時間,書架已經塞得滿滿的了,放不下新的書。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看著那一本本未拆封的書,我對徐先生說:“近期不能再買書了,我要把以前買的書先看完。”
那些未拆封的書,并不是因為他們的價值不高,相反,都是一本本經過三思之后購買的經典書籍:《思考,快與慢》,《論中國》,《喬布斯傳》,《詩經》,《中庸》,《孫子兵法》等。這些經典,靜靜地躺在書架,等待我的臨幸。
到了晚上,我看到電商的促銷,不禁又心動了,買200送100呢,好實惠,我情不自禁,又開始將一些經典的書籍放入購物車。
?我家徐先生極力反對,他說:“你看看書架上,你買的那些書,你看完了嗎?”
面對徐先生的質疑,我說:“我買書是為了投資自己。投資自己是最好的投資?!?/p>
我講完這句話,回想起之前曾多次說到這句話,每次要買書,要參加培訓班,我都是這樣安慰自己??墒?,我看了那么多書,參加了那么多培訓,生活并沒有像想象中那樣發生變化。
1.?
我們都知道花出去的錢分為三種,消費,投資,浪費。
消費是指購買食品,日用品等商品,付出一定數量的金錢,換回相應價值的商品。
投資是指在支出一定數額的金錢以后,雖說不能立刻獲利,但會為將來帶來某種利益。
浪費是指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這樣的支出不僅無法讓自己立刻獲益,在將來也不會帶來什么價值。
我們當然希望把金錢更多的用在“投資”上。
有些小白,剛看了幾本理財的書,還沒有去分析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就一頭扎入股市,美其名曰:“我這是在投資。”
結果,一,不了解股市,二,盲目跟隨市場。這些小白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再來一茬。
殊不知,其實他們根本不是投資,只是在投機。
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就對投資者和投機者進行了詳細地闡述。最怕那種,實際上在“投機”,卻認為自己在“投資”的人。
很多人說,投資股市,不如投資自己。這句話確實是很有道理。
可是,很多情況下,你自以為是在“投資”,其實是在“浪費”罷了。
2.
買書,是投資還是浪費?
每到電商促銷節,有一類剁手黨,他們瘋狂囤書,在促銷時,買回來一堆書。很興奮,仿佛那些知識已經輸入到了大腦。
可是,書買回來之后,就堆在書架上,過了一年都沒有拆封。但他還是忍不住不斷地買書,那些經典書籍,落寞地呆著書架的角落里,等待主人的臨幸。
我想,大部分人肯定認為買書是投資。我自己每次買書,都是這樣的理由:買書是為了提升自己,這是投資自己啊。最好的投資不就是投資自己嗎?
如何你每看完一本書,都能有扎實的收獲,如果你不僅是理解書中的觀點,而是實踐書中的方法,那么,書是最好的投資。
可是,現實的你,且不說那些放在書架從未拆封的書,即使是你匆匆看完一本書,一知半解,或者還停留在理解的層面,從來不去實踐書中的方法。你看了一本又一本書,自己的生活卻幾乎沒有好的改變。
書架上那些從未拆封的書,那些被匆匆翻閱的書,也許只是一種浪費。不僅花在買書上的錢是浪費,看書花費的時間也是一種浪費。本來,你可以把這些時間花在實踐上,扎扎實實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你卻滿足于不斷看書,從來不實踐。
3.
參加培訓班,是投資還是浪費?
同樣,很多人,參加一個又一個培訓班,學完之后,也不去實踐,一股腦兒還給了培訓老師,然后,又去參加新的培訓班。如果,你從來不去消化吸收和實踐,那么,聽再多課,對你也沒什么改變。就像古典老師說的:如果不去實踐,聽再多課,還是那個慫樣。
培訓班可比買書的投入大多了。一本書也就30來塊,一個培訓班,可能是動輒幾千上萬的。
你好不容易說服自己,這是在“投資”,可是,這也許也是在“浪費”而已。
想要真正發揮培訓班的作用,還是需要實踐和行動。
4.
健身,是投資還是浪費?
有不少人,想到健身,就先想到去健身房辦一張健身卡。仿佛辦了健身卡,身材就自然變好了,八塊腹肌就能長出來了。
我有認識一位朋友,辦了4張健身卡,可是一年去健身房的次數卻是一只手就能數的過來。
你知道健身房靠什么盈利嗎?就是靠那些自以為會去健身房,實際上辦了卡之后,去了一兩次就不去的人。
辦健身卡,想要鍛煉,這行為看起來的確是投資,可是,用幾千塊錢,辦了卡,就去一兩次,那這筆投入,只能算是浪費了。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是投資,實際上是浪費的行為,最容易被人們忽略。人們被其表象蒙蔽,以為自己真的在投資,其實不過是在浪費罷了。更可怕的是,人們錯把“浪費”的行為當做“投資”行為,洋洋得意,卻不去改變。
這個浪費,不僅是金錢上的浪費,更可怕的是時間上的浪費。時間也可以分投資,消費,浪費,這三種。
何為投資類時間:對目標產生實際幫助的時間。比如,你背英語單詞花費1小時,這對目標有實際幫助,則這1小時屬于投資時間。
何為固定類時間:對目標無幫助又必須做的事情所花費的時間。比如:睡覺,做家務,吃飯,洗澡,上廁所,上下班走路等,對目標無幫助的都歸為固定時間。
何為浪費時間:即非必須沒有實際幫助的時間。
在時間的花費上,有一些看似是在“投資”的時間,其實是在“浪費”。而有些看似是“浪費”的時間,實則是在“投資”。
比如,一邊聽上課,一邊玩手機。以為自己能夠一心二用,這是在上課,在投資自己,其實,什么都沒學進去。很多人之所以覺得讀大學沒用,其實只怪自己沒有認真學習。他以為自己上大學是在“投資”,其實,只不過是“浪費”了大學四年的時光,最后還怪上大學沒用。
而有些看似“浪費”的時間,比如,小倩喜歡畫畫,他爸爸媽媽卻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好好學習,提高成績。而多年后,畫畫卻成為了小倩的立身之本,給她帶來收入和們名氣。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明明是在“浪費”,卻自欺欺人地說自己在“投資”,以至于沒有真正用心投資金錢和時間來提升自己,而一直都是原來的慫樣。
下次,陷入“投資自己”的自我催眠時,想一想,這是真正的“投資”,還是自欺欺人的“浪費”罷了。
既然來了,留下個喜歡再走吧,鼓勵我繼續創作~~~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那就關注我的簡書賬號吧,我們一起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