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在跑友群討論跑步的事情,突然有人問: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你們是怎么度過的?
我說:看書,找一個地方待幾天。另外一個朋友說她跟我的方式是一樣的。大家就開始分享各自看過的書,其中一本《當你學會獨處》周國平
我沒有看出他的書,但這本書的標題吸引了,因為今年看書的方向偏心靈成長,所以就迫不及待打開看了,3-4個小時就看完了。
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沐春風,沒有任何燒腦的地方,就是覺得很舒服溫暖。
摘抄書中溫暖的句子與你分享: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
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有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到充實和踏實。
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人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
人生有三個基本的覺醒:生命的覺醒,自我的決心,靈魂的決心。
一個人隨著年齡增長,如不結交新朋友,他就會很快發現,只剩下孤身一人,人應當不斷修補自己的友誼。
對人性的一種解釋:人性是介于動物性和神性之間的一種性質,是對動物性的克服和向神性接近。
怎樣才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我覺得不但要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所謂智慧的人生,就是要在執著和超脫之間求的一個平衡,有超脫的一面,看到人生的界限和人生有紀律,反而更能看清楚人生中什么東西真正有價值。
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忠誠于你,那就是你的經歷。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你因這些遭遇產生的悲歡、感受和思考,這一切僅僅屬于你,不可能轉讓給任何別人,哪怕是你最親近的人。這是你最珍貴的財富,而只要你珍惜,也會是你最可靠的財富,無人能夠奪走。相反,如果你不珍惜,這些經歷就會隨歲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正因為此,我一直主張人人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寫日記的習慣我正在養成中,目的就一切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