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再一次走在分岔路口,才知道當年的高考有多重要。
很多事情,不是別人講幾句道理就能使你明白。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路是自己走的,也只有走過才知道那些曾經走過得路,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由此可以說明沒有一個人的路是完美無缺的,我們能做的是迷途知返,知錯即改。
人都有種惰性,心比天高,卻是行動上的矮子。
當我被一個肯德基的一個主管"譏笑"時,我就像一個什么都不懂橫沖直撞的愣頭青年一般無措。我突然醒悟,再這樣下去,我將一事無成。
我畢業(yè)于2018年九月,看著周邊的人一個個忙碌于實習,或已經有了明確的工作而愉快地計劃畢業(yè)旅行時,我選擇了考研。對他們來說,畢業(yè)可能只是一個生命里某個階段的終結,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形式。拿到證書,略去離別,都沒有好好和青春畫一個句號便被生活催促著往前進發(fā)。于我而言,它就像一場鄭重其事的道別,就像每年春節(jié)聯歡晚會最后的幾聲倒計時,越是接近,越是害怕與欣喜。
考研不同于工作,它帶不來直接可觀的金錢(現今人們習慣于拿金錢來衡量一切的成就與努力),它需要恒心與毅力。它也不同于高考。它是一場你自己選擇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
每天奔波在自習室與家兩點一線,懷疑與無助在忙碌中消散,信念在單調而自律的生活中逐漸鞏固。終于熬來了初試,在這幾天為考研的旅途畫上一個節(jié)點。隨之而來的仍是不確定。
沒有堅定的信念便不足以支持考研!
初試成績出來前還有一個多月,囊腫羞澀的我只能踏上找兼職的道路。
社會確實給予在校生很多優(yōu)惠,而我的大學四年在各種兼職中走過卻沒得到更好的人生啟示。
心里似乎太高傲又或者太過于依賴對象。在面試一家教育機構時,往往看著對象在說,一點表示欲望都沒有。雖然我比對象的社會實踐經驗更多,但面試官更愿意聽對象說話,似乎更相信對象有實力。兩家面試下來,我很佩服他沒話找話的勁頭與恭維順承別人的能力。還好他是我對象,可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掉以輕心,不愿多說。這在我碰上肯德基主管時才終于引起我對自己的認識。
說實話,我有點急功近利。所以當那位主管讓我先填寫登記表時,我直接一刀見血問對方薪資與工作時間。于是引來了對方的"冷笑":"我還沒面試你?看要不要你,你倒先問我了。"我聽了很難受,但表現出無所謂的態(tài)度,甚至可以說是傲慢的態(tài)度,心里端著"反正我也不一定在你這做"。
難怪說很多面試官總是跟新一代受面試者強調以前碰到的那些個奇葩。我不知不覺也成了別人口中不斷被提及以警示后來者的奇葩。悲哀!由此讓我反省自身的缺點。
當教育機構的面試官聽說我畢業(yè)了選擇了考研都委婉的表示拒絕并以資深入行人教導我,選擇一行便好好干下去的種種道理。
在這沒有經濟收入與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而相較于同齡人缺乏社會經驗的焦躁急迫期中,我需要靜下心來摸清楚自己的清晰目標。正因為人生有很多可能,所以不應該局限于某一個結果,而應該時刻做好準備,才能更好地迎接競爭激烈的社會。
而每一個成功的人士更多地是在某一領域的卓越,人世間的繁華太多,誘惑太多,可選擇的必然應接不暇,專攻于某一方面,才能使自己一生有限的精力投身于那一領域,一取得最優(yōu)化解。
克服懶惰,專攻一面!愿2019是一個愿望年,讓每一個有夢想的我們,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