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劇知否,且不論兒女情長,專注講講幾個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行事方案啊,在劇情人設的古代與現代一樣適用。
一、全面調查,順勢而為
昨夜看到康兆兒被康姨媽當做棋子擺設入了顧府,以其生母和弟妹的性命相威脅,要她自殘而死,嫁禍顧廷燁和盛明蘭。
單純體恤庶女困難的盛明蘭差點被這自殘的架勢嚇傻了,見過被毒害的,但自己殘殺自己的,讓自己對內對外倍感壓力。
祖母來救場,先將康家調查清楚,摸清康兆兒的目的和畏懼,引導盛明蘭為康兆兒設計個金蟬脫殼的好方子。
1、信息和情況不明的盛明蘭只知道康兆兒是庶女生活不易,但未思考背后的險惡用心,最壞的結局。
2、康兆兒的第一次自殘只被表象迷惑,沒有認真查清背后的原因。
3、在自殘的威脅下差點妥協被下套,善良是本事,但也會成為別人利用的魚餌。
4、祖母調查清楚情況,摸清底細,當面審問了康兆兒逼其說出真相,才讓盛明蘭了解事實。
分析:
1、解決問題的基礎都需要清楚大部分的事實,只有掌握了信息才知道境況下對自己最好的解題策略是什么。
不要被情緒蒙蔽,更不要被眼前的現象,也許只是假象蒙蔽。
舉例電影《無名之輩》里的馬先勇預感持槍搶劫手機店的劫匪拿的槍是自己挖到的那把,有些事實和想象很不一樣,因為很多可能是巧合,也有可能是被別人設計,讓你知道你想知道的。
比如盛明蘭就單純的思考到第一層康姨媽想安插哥眼線來侯府,而沒有想到的是安插的不是活人,而是尸體,然后問責構陷才是目標。
這就是想象和事實,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自己猜到了結局,沒有想到我們只是經歷了過程,結局的反轉總是讓我們后被發涼。
再比如《消失的愛人》和《一個小忙》里的女主,你以為只是玩失蹤騙個保費,其實是人性的一場實驗游戲,沒有全局觀,沒有很強的邏輯思考,你怎么就知道這個故事的標準答案是揮刀自宮呢?還是同歸于盡?
2、耐心,再等待看清楚事實。
知否盛明蘭還在閨閣的時候給林小娘和盛墨蘭下局的時候就很耐心,摸清楚的初心和事實,再順水推舟讓她們鑄成大錯;反倒面對康兆兒的時候孕期反應嚴重,顧廷燁外出巡查孤立無援,隔壁院小秦氏苦苦相逼,外加康姨媽的神助攻,她的內憂外患壓力很大反倒失去了耐心,顧此失彼所以考慮不周全,差點被算計,滿盤皆輸。
宮斗、宅斗或職場斗的必備技能——耐心的積極調查。
知否中的設局都很巧妙,比如小秦氏擅長的就是借刀殺人,太后擅長的就是以退為進,明讓暗搶,朱曼娘的真虛榮和假真心等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反面人物就是在經營黑暗目的,而正面男女主也需要正確的解題思維幫助自己想幫助的,維護自己所相信的。
在這些局里分辨事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個過程需要冷靜的頭腦,成熟的心智,耐心的抽絲剝繭拆掉所有的外包裝,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更邏輯推理出行事者背后的主動的和被動的目標和原因,好難,詳情看《Lie to me 》(請別對我說謊),再大白話一點就是穿過謊言看清真相,可惜我們都不是心理學博士,也是不是名偵探柯南,這個判斷和分析就很難,但是我們可以想多一點,再退三步,再看未來三步,誰得了好處,誰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當然,真實的世界是很復雜的,甚至很多仇恨都無因可提,甚至是無跡可循,有些看一眼就覺得仇怨的,你也沒有辦法,但你可以通過望聞問切來感知你所經歷的,被人喜歡、仇怨、憤怒等情緒背后的原因大致是什么,看清楚事實,自己面臨的遭遇是什么,然后看遠一點結果會是什么?
3、律師辦案分析法
我把知否當做一個個小案件來看,古代女子破局,現代人稱破案。
縱觀《知否》劇集中大多被死的人都有命案在身,而大多被有口莫辯的構害也都是一個巧妙避開追索的貓鼠游戲。
事實和觀點在被人的簡單認知中不斷混沌和攪拌,最后偏離自我,你以為看到的是真相,其實是被觀點蠱惑了,迷失了方向,更蠢一點就是順便被人利用,比如妃子的只言片語的干預朝政的言辭讓疑心病大發的皇帝疑心病升級等等,皇帝也以為自己聽到了另一種自己未曾思考的真相,其實只是聽到了太后想要離間他和忠心臣子的設計言論而已。
律師要從觀點中挖掘出事實,將證據把事實呈現出來形成證據鎖鏈,將這一切用來說服法官,支持律師代理的觀點。
律師職場里,東家很多;人生職場里,東家更多。
所以,積極觀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先冷一會,讓自己靜一下,多耐心一點,想周全一些,也許你會有更多的發現,甚至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
嗯,知否,我看你智慧解局思維,不僅限于宅斗,更在于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