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最初讀到吉田醫生的故事,我是極為震撼的。撫育兩個女兒的同時考上了哈佛大學,帶著三個女兒拿下了哈佛的學位,無論怎樣看都太勵志太不可思議了。
讀完吉田醫生的故事,我就立馬下單買了吉田醫生寫的書《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一口氣讀完之后,心中的暢快和震撼讓自己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吉田醫生在書中一再強調自己絕不是大家想象的超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性,她能做到的大家都能做到,我卻深深能感受到她真的是一個內心極為強大、非常善于進行時間管理、目標特別清晰明確、行動力超強、情緒管理能力超強并有非一般的自制力和意志力的人。
最近在小灶群,拜讀了不少關于自我激勵、情緒管理、自我調整的好書的晨讀分享,極大的開闊了視野,個人在短時間內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讀完吉田醫生的書,從她的自敘中,全都能看到各種自我管理書籍提到的各類妙招的影子。
厲害的吉田醫生,是我的榜樣,和激勵我無論如何不要放棄的精神支柱。她讓我看到了一種可能性,就是帶著孩子也能完成學業、好好生活的可能性。只要自我管理夠嚴格、對于未來和目標的渴望夠強烈,我也可以像超人一樣完成這一切。
感謝吉田醫生,感謝永不服輸的自己。
金句摘抄
干勁最充足的時候,正是做事的好時機 ? ?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做,越是不能做的時候,越想做這做那。既然有這么強烈的想要去做的念頭,讓這股干勁溜走實在可惜,沒有時間,也許就是開始做什么的機會!反過來利用一切不利因素,就是成功的秘訣。
合理利用時間,提高時間密度 ? 我們不能改變一天24小時的長度,卻能改變它的質量。每一分鐘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都是一樣長的,盡可能提高每一分鐘的“時間密度”,人們不僅一天得到的是二十五個小時,還可能是二十六個小時。
事情一點一點做,同時去做相輔相成效果更好 ? ?盡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只能這件那件一點點地做了!當想著只有同時做這些事情而沒有其他辦法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統籌安排,同時進行多項事情,反而產生了相輔相成的效果。
完成自己的事情,要趁早,才能不慌不急,不焦不躁 ? ?一想到無論如何也要在孩子們起床之前把練習題的這一頁做完,專注力就顯著提高了。大清早,能在專屬于自己的時間內做有益于自身的事情,我的內心得到了滿足,就感覺能以更廣闊的心胸來對待孩子了。以前焦躁不安的魚兒場景也因為自己朝著想做的事情在努力,變得能以平和的心態來應對了。
心態平和,接受發生的一切 ? 我經常一不留神睡過頭了,不過,正因為如此,我的身體疲勞得到了恢復,今天又能微笑著去面對了。
抓住內心的熱情 ? ?沒有自由時間,忙碌的時候,實際上也正是充滿“干勁”,充滿能量的時候。這種能量迸發出來的時候,也就是開始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絕佳時機!
不抱怨,不自欺欺人 ? ?每天超負荷運轉,卻諸事不順,得不到任何人的認可,仔細一想,自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只會這樣跟丈夫和朋友發牢騷。但是,有一天,我突然對此產生了疑問:“總認為自己是悲劇的主角,這樣下去真的可以嗎?”
要行動起來 ? ?不是因為困難而不去做,而是因為不去做,才困難。
不找借口,不縱容自己 ? ?我要學習,要上進,卻把不順利的原因都歸咎于周圍的環境和孩子的身體狀況,我實際在心里縱容著這樣的自己,覺得因為忙碌所以沒有辦法。
正因為所有的事情有截止日期,所以效率更高 ? ?如果二十四小時全部作為自己的時間,任由自己使用的話,也許短時間內就不能做到哪種程度的大量學習了吧。如果孩子們長大成人,我從早上就能悠閑地喝咖啡的話,也許就不會燃起那么高昂的斗志了吧。
把郁悶的情緒變成行動的助燃劑 ? ?每天工作忙的不可開交,又要育兒和做家務,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這樣一籌莫展的時候,實際上正是提升自己上一個人生臺階的機會。涌現出更多的“想要做什么”的能量,把“不順利”的受到束縛的狀況中產生的郁悶想法變成助燃劑,接下來就是點燃那些能量的絕佳時機。
人生只有一次,想做的一起去完成吧! ? ?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如果有多件想做的事情的話,全部同時進行,是我的做法。這些事情也并非彼此割裂的,而是好像經線一般共同編織了我的人生,彼此之間相輔相成。
身教大于言傳 ? 冰箱和洗手間隨處可見貼著的寫有英語單詞的便簽,我感到家長讓孩子看到自身熱心學習的樣子比教育孩子說“去好好學習”要有用千萬倍。
所有想做的事情可以同時進行 ? ?同時進行各項事情,好處更多。歸根到底,“這個事情”做完后再做“那個事情”的話,即使過了再久,還是難以實現。
充分的學習和練習,可以讓你把弱項變為強項 ? ?從給病人打針時被患者要求“換其他醫生給我打針”,到被稱贊“要說打針,那就找吉田醫生”,這期間經過了幾個月的孜孜不倦的苦練。以前最不擅長的事情變成了自己的拿手強項,這件事讓我切身感受到,如果進行充分的練習,短處也能變成長處。
克服困難會讓自己更有信心 ? ?雖然會有艱辛,但如果超越艱辛,就能變得有信心。
學會借助周圍人的力量 ? ?“全部同時進行!”這句話也許聽上去像是只有一個人堅韌不拔地開拓道路一般,實際上是要借助許多人的力量才能做到的。
不需要把事情分的那么清楚 ? 同時順利進行多個想做的事情的秘訣,就是不要把什么都分得很清楚。工作和個人生活其實很難區分的那么清晰,它們通常都好像大理石的花紋一般混雜在一起難以區別。正是因為混雜在一起難以區別才能讓雙方都獲得進展,正因為沒有清晰的區別開來,兩者才都能做成。
行動力,樂觀的心態 ? ?“總之嘗試著開始”是吉田醫生實現想做的所有事情的秘訣。運用一些安排時間的技巧,和無論如何先開始的行動力,以及“總有辦法解決”的樂觀預測便成為完成事情的有力武器。
行動力 ? ?先試著邁出想做的事情的第一步。五分鐘也好,十分鐘也好,從小事開始,嘗試著輕快的走出第一步。不是等著調整好環境,創造出時間以后才開始,不管怎樣先開始做。踏出盡管微小但具體的第一步。
有期限,才有動力 ? 只有半年的準備時間,使我能實現留學的理由之一。正因為有期限,才能夠完成。
堅定的信念 ? ?如果做,就能完成。
加速可以讓任何事情完成 ? 被限定了期限意味著能發揮出“截止日期前的蠻力”,意味著創造了一個能夠“加速”的環境。平常的速度不能完成的事情,加速就有可能。期限短暫,意味著更能調動起自己的干勁。
自信 ? ?要發揮“截止日期前的蠻力”,需要的是將“能或不能”置之度外。就好像戴上只能看到“我能行”的眼鏡。當時的我,一心就想著“既然自己決定了,就只有去做”并朝著目標努力。
不得不做的事情,大腦會下意識的尋找出路 ? ?人生只有做與不做,只要決定去做,頭腦會下意識地找尋出路。因為覺得我能行,自然就有解決的辦法。
自信 ? ?要讓心中充滿了有根據的和沒有根據的自信。能或者不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覺得“能行”而產生干勁。
心態平和 ?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既不是金錢的籌措,也不是時間的籌劃,而是心情的掌控。
專心致志 ? 聚焦于想做的事情上,周圍的噪音就會消失。
心態積極 ? ?如果能掌控自己的心情,并聚焦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許自然而然地將對自己不利的聲音排除在外。
不找借口,想方設法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 ?“不要說你沒有時間。你也和海倫·凱勒、巴斯德、米開朗琪羅、特蕾莎修女、列奧納多·達·芬奇、托馬斯·杰斐遜和艾爾伯特·愛因斯坦一樣,你一天也有二十四個小時?!边@些被稱作偉人的人們并非被賦予了特別的時間,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們都一樣。那么,他們和我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呢?----時間密度不同。如果提高時間密度,人生一定會更加豐富充實。
心態平和,永遠積極 ? ?即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我也能滿不在乎地感到:“這也是沒辦法的,那就這樣吧。”即使知道有時候發呆是逃避現實,也有和朋友互發不得要領的信息的時候。如果那樣能成為走向明天的活力,如果因此能恢復笑容,那就是有價值的時間。
好好利用每一分每一秒,過好當前 ? ?從應該做的事,到想做到的事情,都只有靠提高時間密度來創造。
時間管理,有張有弛 ? “使時間價值最大化,提高眼前的時間密度,度過有價值的時間。休息日故意不填滿各種事情,放松身心,調整自身狀態,往往才能保證下周的高效時間使用。把生產率放一邊,專門休息一下,這也是能使時間價值最大化的時間使用方法?!?/p>
預則立(51) ? ?周一清早制定一周的計劃。以一個星期為單位,每三十分鐘為單位做安排。
首先確保用于“大石頭”的時間 ? ?在有限的人生中,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最重要的事情(大石頭),之后自然就會發現用于小石頭的時間。如果先把時間分配給眼前的事情或無聊的事情上,最后就會沒有時間做重要的事情。要考慮對于自己來說,“大石頭”是什么,并盡可能在整塊時間安排“大石頭”。每個時期都要注意考慮“現在的大石頭什么”這個問題來制定計劃。
擠出的時間“做什么”比怎么擠時間更重要 ? ?即使費力創造了時間,能否用于自己提高或最優先的事項,無疑取決于自身。在創造出時間的基礎上,用心的研究這些時間里應該做什么,經常考慮對自己來說的“大石頭”是什么,將有助于提高時間密度。不是單純的節約時間,而是如何使有限的時間變得更加充實,這樣的想法將提高時間密度,產生高價值的時間。
借助他人的力量 ? ?如果應該做的事情的總量沒有變的話,即使好不容易早起,也不會有學習的時間?!安灰胍粋€人什么都做到,要請人幫忙。即使是花錢也要試著求助他人?!笔∪チ嘶ㄙM在家務上的勞力和時間,學習時間應運而生。擁有略降標準的自我規則,就變得能不斷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了,那些事情光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要對借助力量的人心懷感激。)
丟掉“依靠他人=給人添麻煩”的想法 ? ?克服請人幫忙的心里障礙,丟掉心里“周圍有很多人誰也不依靠就能把工作和育兒都做得很好,自己卻做不到感到羞愧”的念頭,類似的這種念頭只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罷了。受到自己想法的阻礙,誰也不依靠,什么都需要自己做,時間不斷被奪走的話,實在可惜。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集中精力在只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上,結果反而更能做到更多。
抓住偷走時間的“犯人” ? ?即使創造出了時間,但應該做的事情堆積如山,也難以去做“想做的事情”,結果想做的事情就無法完成。如果能找出不知不覺中“偷走”時間的“犯人”,那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線索。(對我而言,偷走時間的“犯人”就是遲遲難以結束的主婦之間的閑聊。雖然也能學到不少生活小常識,但學習的效率太低太低了,能因此節省下來的金錢,彌補不了為“省錢”而消耗的大量時間和精力。)
不要拘泥于所謂“標準” ? ?自己有沒有被自己頑固的堅持的想法或者他人隨便創造的標準奪走很多寶貴的時間呢?也許自己早點睡覺或者孩子門早睡早起更加重要吧。(日?,嵤拢洺栕约海斑@是無論如何都需要自己去做的嗎?”)
不完美主義,先行動起來 ? ?一旦放棄堅信的“必須要做得完美”的念頭,轉換成“不徹底,不充分也可以”,往往很多事情可以解決。除了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步的事情外,都對自己采取寬松的態度,放棄追求滿分的態度。即使是育兒,我也曾自視過高地深信只有夫妻親手悉心培養,孩子們才能茁壯成長,但單憑自己的力量,很多時候是無法應對的。借助他人的力量,自己和孩子的心情都漸漸放松和平穩,笑容也增多,讓孩子們接觸到各種想法、形形色色的大人和兒童,也是很不錯的,休息日再盡情玩耍。
允許自己“不徹底”“不完美” ? ?即使讀書會只能參加40分鐘也要去,但就是這40分鐘,我也有所收獲,比起沒有參加還是確有所得。如果只能參加能聽整場的讀書會,往往難以有這樣的機會,收獲就為0。如果轉變觀念覺得“不徹底、不充分也行”,那就會有所收獲。從“不徹底不完美就不行”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才能有更多的自由,才能邁出走向成長的第一步。
降低“必須這樣做”的標準也會有所收獲
消除內心不平衡感 ? ?感到焦慮的原因之一是我在比較丈夫和自己承擔家務的多少。不要兩個人什么都做,也不要承擔成為負擔的事情,彼此都只做到不勉強自己的程度,過多的家務都交給家政人員去做不是更好嗎?一旦消除了不公平的感覺,內心就變得輕松,就能用心面對自己的“十分之三”。
心態平和,永遠積極 ? ?人類本身就是喜歡幫助他人的生物,因為被誰依賴,就變得很有精神,有求于人也正是信賴的證明,拜托某人具體的做某件事,也是認可那個人的表現。不要消極的對待自己覺得“很忙還得……”,應該當做“信賴的勛章”而欣然接受。
愉快的請求對方,愉快的接受援助 ? ?在請求對方的時候,“借助他人的力量不是給人添麻煩”這樣的想法轉換是關鍵。尋求幫助的能力,和接受援助的能力,都是應該轉變想法掌握的“能力”。
贊美對方,慰勞對方,是接受援助的能力的快樂的贈品 ? ?要滿懷誠意的向幫助自己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一邊給她禮物,一邊告訴她多虧有她的幫忙,自己才能做了怎樣的事情。對幫助自己的人,要竭盡全力的表示感謝。
如果有什么要求,要用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 ? ?為了心情愉快的借助他人的力量,借助的一方必須明確的表示“想讓對方做的事情”和“不想讓對方做的事情”,并且,也有必要開動腦筋,讓幫助一方更容易的說出自己“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在互相體諒的情況下進行細微的心情交流。
請人幫助并不是給人添麻煩,這將有助于發揮那個人的溫存和能力 ? ?要努力獲得周圍人的理解,并借助他人的力量不斷前行。如果被他人需要,就努力成為對他人有幫助的人。
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 ?邁出第一步需要巨大的能量,之后要繼續下去,就像慣性規律一樣,只需要花費較少的能量。“靜摩擦系數大于動摩擦系數”,在物理學中,運動即將開始所需要的力最大。
? ? ? ?先嘗試著去做,哪怕準備的比較倉促,也先投身其中,嘗試著邁出第一步。“只要開始做了,之后就會一切順利?!弊龅倪^程中也許會遇到各種難題,但這也是投身其中才會遇到的困難,出現了想辦法解決。
? ? ? ?孩子們擅長先試著去做,大人們擺弄器械,或者開始學什么的時候,總會想著“讀了說明書之后”,“問了精通的人之后”。懼怕失敗,著手做之前考慮過多。
不要懼怕失敗 ? ?單純開始做事情時,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失去什么,只會增加做事情的經驗,不會減少什么。
“中斷著做也理所當然” ? ?即使沒有完成定下來的計劃,也能轉換想法為“那樣也行”,“取得了一點進展”。
? ? ? ?周末在圖書館學習也不斷被女兒們打斷,但即使這樣也不放棄,是繼續下去的關鍵。原本就是一整天都陪孩子也很正常的假日,哪怕只能做一點事情,已經很幸運了。
? ? ? ?不得不中斷的時候就接受,繼續等待做的時機,如果有機會了再迅速開始做。特別是學習或者讀書,會想在整塊的時間里集中做,但是如果拘泥于此,往往難以去做。如果能想著“時斷時續也是理所當然的”,一次的進展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點點,也能覺得“也行啊”,而且,能夠一眼發現繼續進行的時機。即使遲遲沒有進展,也會比等待整塊時間再做要早得多做完,即使時斷時續,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獲。
縮短時間單位,集中注意力 ? ?“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起床,總之就是趁現在!”有這種想法后,幾乎就不需要集中精力做事前的助跑時間了。時間變成一個個細小的單位,零碎的時間里迅速集中精力做事,把時間變成助手,縮短進入專注狀態的助跑時間。
? ? ? ?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做應該做的事,將整塊的時間用于做想做的事。(文件哪怕零碎時間一次只填一行也好,不要總想著一口氣填完再做別的。)
? ? ? ?活用零碎時間,并不只是坐在書桌前才叫學習,不坐在書桌前也能學習。
? ? ? ?“只有這個時間”、“只有在這里”、“放過這個就沒有機會了”諸如此類的條件,好像是在束縛自己,實際上,它們將成為提高專注力,加速獲得成功的有利條件。沒有時間地點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在自己的自由時間里做,這樣的情況乍一看好像什么都能做到,實際卻很難。“只有現在”、”只有在這里“正是集中精力做事的關鍵。
學習資料要少而精 ? ?大學考試的時候,受一種不安感驅使,我買了很多本習題集,結果卻沒能做完,還剩了幾本根本沒用過的。“盡可能用少量的習題集!”集中一本,反復練習,在學習的時候,就不會被其他各種資料所吸引,從而比較專注。在反復聯系的過程中,不會做的題目逐漸減少,也明白了自己進步的速度,這些都成為了一種激勵。
? ? ? ?選擇一本集中徹底練習。要學習某種新知識,要開始學習時,投入其中的第一步,如果是書本,就盡可能選擇最基本的;如果是思考方法,就選擇簡潔的精華部分,并將其理解透徹。與其追求完美,不如降低門檻優先考慮著手這一點。
考試是為了檢測自己 ? ?考試中出錯的地方是自己還不懂的地方,考試是為了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 ? ? ?學習也好,待辦事項清單也罷,“成果能以看到的形式展示出來”,將有助于保持動機,成為激勵。
不放棄 ? ?堅持到底不放棄,竭盡全力到真的無法堅持下去的時候,直到蓋章前都不放棄(申請獎學金)。
備忘事項 ? 學會制定備忘錄。將不是必須緊急處理的、心里一直記掛著的事情,都寫在備忘錄上。(此條參照葉武濱時間管理課)
及時清理大腦內存,處理好小事 ? ?有些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會奪走巨大的能量。要集中精力。因為是小事就暫不處理、忍耐的事情越來越多之后,會意外的消耗巨大的能量(比如自己總是拖延的清理手機、學會精通使用Mac)。
隨身帶著激勵的格言 ? ? 當不知為何不在狀態,或者沒有干勁兒的時候,也能找回熱情,就像是被誰推動著,使自己走在正確的方向一樣。人們講得益于能讓自己保持積極狀態的事物。(對我而言,現在最能讓我保持積極狀態的的就是小灶群,有這么努力向上的一群人。)
不要想太多 ? ?做之前不要想太多,先做再說。一些事情,如果等一切都準備好之后再開始的話,有時候往往難以邁開步伐。但是,如果不管怎樣先跑起來,然后再修正軌道,再考慮其他路線,就總能找到到達目的地的地方。
乘勢而行 ? ?巨大的挑戰要乘“勢”前進。乘勢,容易給人一種缺乏冷靜的判斷,輕率的印象。但我認為,如果不乘著一定的勢頭,是無法挑戰重要的事情的。這種突破般的勢頭,只要有加速,就能闖過難關,開辟人生。
敢于當面交談 ? ?為了獲取重要的信息,有時候直接與人見面交談是最有效的。(醫療服務報名窗口電話無法接通,吉田醫生跟丈夫直接去了窗口,解決了問題。)
善于求助 ? ?遇到麻煩要善于求助。人生中,總有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困難的時候,那時,就要向某人求助。你要說:“我現在有困難,請幫幫我?!薄耙驗槲椰F在是這樣的情況,請幫個忙?!笨赡苓@樣做需要勇氣,可是我認為這是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吉田醫生的租房意外,求助朋友得到了解決。)
身教大于言傳,人無完人 ? ?即使是父母,也還在不斷成長。沒有完美的人。因為不完美,所以為了能有所成長,就去學習,或埋頭工作,每天都在努力。我想在行動上以身作則。我會說:“媽媽這個人啊,喜歡不斷進步。所以,才像現在這樣在拼命學習著?!?/p>
? ? ? ?對于孩子來說,往往是身教大于言傳。看著我為作業絞盡腦汁,頭發蓬亂的背影,相信孩子們也會感受到什么。
哈佛式交涉術解決畢業難題 ? ?運用”哈佛式交涉術“”彬彬有禮且明確地“提出主張。收到緊急郵件說我”畢業不了“,樂觀的丈夫說”一定會有辦法的“,也是,一直以來都是想方設法才找到”出路“。
? ? ? ?哈佛交涉術第一點“絕不指責對方過錯”。信中我自始至終都表示“最后的責任在自己”,沒有寫事務負責人有過錯等。其實我真正想表達的是“我認為你們也有責任”,但我對經過只字不提。第二個要點“信賴對方,并尋求幫助”。第三點,“把自身當作商品來宣傳”和第四點“強調雙方共同利益”。(就這樣,吉田醫生順利畢業。)
正因為不是女超人,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才一邊借助他人力量一邊像自行車一般每天想方設法不斷前行。因為同時進行兩三件事情,不同的事情之間相互影響,互相補充,擴大了自己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