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日子,有大一新生給我發來消息。問我:“學長,我想退學生會了,可不可以?會不會有啥影響?”
從沒有在學生會部門待過的我,稍微給出了自己的一點意見:“不建議你現在退。當然,如果你實在想退,肯定也可以,但是難免會有些不好的影響。”
后來那天,她最終搖擺不定地說再等等看。今天早上的時候,我因為有些事情需要到各個大一班級宣傳,等下了早自習之后,她又問了我一遍,但沒說要退部,也沒說不要退部。
我最后說:“不管怎樣,再堅持堅持吧。至少也應該等到迎新晚會結束之后吧。如果學生會各部門任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那還不亂套了嗎?”
要是換作幾年前,我也許會說退吧退吧。年少輕狂,無視一切,由著自己的性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做事欠考慮,也很少顧及后果。但現在也許不會了,做任何決定之前都要多考慮考慮,多往下想一步,多讓自己有更多的把握。
02
其實仔細想一想。不管任何組織,任何團體,它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游戲規則。既然是自己主動選擇了進入到這個組織或者團體,就應該遵守游戲規則。而不是由著自己的性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揮一揮衣袖,然后,一切就都與自己無關了。
但當初在面試的時候,是自己說希望進入到這個部門鍛煉自己的能力;是自己說希望可以認識更多的人拓寬自己的人際關系;是自己說對某個部門感興趣想發揮自己的才能;是自己說想讓自己的大學留下一份難忘的回憶……
在當初問你為什么想進這個部門時,你虔誠而又認真的說了很多理由。你想進學生會的那份熱情是真的,可是現在你有想退的情緒,也是真的。
很多時候,我們總容易局限于當下的想法和心情,卻忘了曾經出發前蘊藏在心中的那份自我鼓勵與美好祝愿。于是,我們覺得累了,我們不想堅持了,我們想逃離某個空間或環境了。
03
想起自己曾經在社團的那些日子,也覺得累,覺得辛苦。但是,終究是走過來了。因為迎新晚會要出節目,所以基本每天晚上都要在教室排練到很晚。
要盯著節目的排練情況,要剪伴奏,要準備社團評比。每一件事看起來都不大,但是每一件事做起來都需要時間,而且這種活動基本上都是全體性活動,所以有的時候,根本就不能缺人。
中途的時候,有社員表示想要退社,也有社員連聲招呼不打就直接不來了。想退的,會極力挽留;一句話也不說就離開了的,我們也沒有辦法。
但往往留到最后的那些人,有的人學會了舞蹈,有的人結識了真正的好伙伴,有的人在表演之前或之后的一張張合照中,體會到了那多個夜晚辛苦排練換來的內心喜悅。
有付出,有所得。也許得到的不多,但終究不會讓你到頭來一無所獲。而往往很多事情的最終圓滿,不是因為你多聰明,也不是因為你多幸運,而是因為你愿意為之孜孜不倦的努力,堅定不移的腳踏實地。
04
上個星期五,在學院第二場應聘會上投過簡歷的我,順便和我所投遞簡歷的那家公司的一位姐姐聊了起來。
她對我說:“其實,對于公司而言,我們擔心的不是你們作為職場小白什么都不會,而是怕你們坐不住,靜不下心來。”
“很多剛進入公司的大學生,在一開始的時候,對于部門布置的任務,都能夠及時的完成。但過了十天半個月,當這份新鮮感消失了之后,很多人就坐不住了,覺得天天重復做這一份工作沒有意義,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了。覺得自己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不應該浪費在這些他們自認為沒有價值的工作任務上。可是,事實上,在公司的領導看來,他們對于基本任務的完成程度還有上升的空間……”
我一邊聽著她耐心的給我說著,一邊默默點頭表示贊同。有能力是好事,不怕沒人發現。怕就怕你偏執于自己的視野,自恃其才,不愿聽取別人的勸告,也不愿正視自己,改變自己。
想起瑪麗亞?蒙臺梭利說的那句話:“其實工作本身的價值并不大,真正有價值的是對工作的態度。這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體現,也是培養和豐富內心世界的一種方法。”
那些隔三差五就跳槽的人,這學一點,那學一點,學的內容不成體系,零散淺薄,終究不會有很好的發展、很深的見解。其實對于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學習如此,工作如此,做事亦如此。
05
后來,那位大一學妹和我說:“我感覺我現在這樣做不對。過幾天就節目一審了,我說退出就退出,顯得有點太不懂事了。”
“嗯,的確有點不對。再堅持一段時間就好了。下次做事之前,想好了之后再做決定。不要逞一時之快,人云亦云,最后才發現不適合自己,還不得不去背負那些委屈與煎熬。”
能體會她所說的累,也能明白她的糾結。但是,既來之,則安之。我們都已經是大學生了,做事也應該有些分寸了。
想起劉同寫的那句話:“凡走過必留下善意痕跡,選擇做便努力做到最好。”別不明就里地就去開始任何一件事,也別匆匆忙忙潦草收場任何一件事。
惟愿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夠:“善始善終,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