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夏天,有著最苦澀的回憶,也有最快樂的記憶。兩個月的暑假怎么說也是令人期待的,若是沒有農忙,大概夏天就是童年最歡樂的日子了。
夏日的清晨,天還未亮,就被母親喊起來干家務,做農活。人太小,水太深,淤泥很厚,不小心倒在田間是常有的事;過小橋,橋上的泥水使你滑倒落入溝壑也不足為奇;被太陽曬傷或是被鐮刀割傷也沒什么大不了;從牛背上摔下來也換不來半句安慰,反倒被人嘲弄;田里的螞蟥趁你不注意正吸著你的血,樹上曬太陽的大花蛇無意嚇得你掉頭就跑。這些記憶現在說起來真是云淡風輕,不足為外人道。
插秧苗安靜時也是獨處,大多用來思考未來;割稻子就是和大家比賽;看守稻谷時可以在旁邊的稻草堆里捉迷藏,或者生起火來炸米泡吃,不過這可得非常小心了,如果一不留神把稻草堆燒著了那可真是悲劇。
摘綠豆和棉花這些不能吃的東西最是無趣,但拿棉花殼打仗又別有一番滋味;摘花生本也無聊,但是坐在橘子樹下邊摘邊吃好像是一種享受。
村里的人都習慣將第一批摘好的花生洗出一部分,當晚煮掉,送給鄰舍一些,以后便不會再煮花生吃了。或是剝來干炒,作為父親的下酒菜,或是留到過年時帶殼炒熟做年貨,當然也會留存一部分作為來年的種子。
這些農作物收回來之后還需要曬一曬,院落太小,只得運到樓頂。那時候的人哪里會覺得熱得受不了,認準一件事,就毫不抱怨,只管做。也因為在那種環境下,養就了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孩子。當一切成為了自然,也就不會認為大夏天還在太陽底下勞作或者活動是異于常人需要歌贊的,他們也不會貪圖安逸,甚至會認為過于享受的人生是一種罪惡。
小時候家里能吃的東西實在太少,勤快一點的小孩會去別人家的稻田里拾稻穗,拾別人散落田間的稻穗也不算做偷。拾來的稻穗可以換蘋果和梨子,村里總有別的地方的人運一車水果來換稻谷。
實在嘴饞也會約上幾個小伙伴去偷玉米,偷西瓜,趁著正午別人都在家午睡時去偷才不會被發現。這些還不夠,樹上棗子誘惑力實在太大,趁主人不在家,去樹上搖一搖,或者拿石頭打,拿竹篙敲,偷來的就會有種成功的喜悅感,吃起來更有滋味。還有橘子,未成熟,就開始偷了,若是被主人發現,就問一句,你家二毛在家嗎,我們來找他玩哩。
實在太熱的時候,就約上伙伴去水庫游泳,或者隨處找一個小水溝,即便不會游泳也沒事,水淺不至于有生命危險。如果真的落到水深處,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喊救命,喊媽媽。岸上的伙伴知道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但還是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有一年夏天,村里的小孩每晚追《情定愛琴海》。后來和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看到一片湖就取名愛琴湖,湖上的天空自然就稱作愛琴天,旁邊的道路也有了愛琴路的美名,真是中毒太深。
那一年也遇上了干旱,不知從哪里調了水來,路邊有一條小水溝里一直有水,清涼得很,女孩沒事就去里面洗頭,男孩喜歡去里面洗腳,然后打水仗,可能開始還是一陣笑聲,到最后就變成哭聲一片......
童年的記憶大多都在夏天,農忙時的勞作也是苦中有樂,偷食瓜果的情景大概不會再現了,水中嬉鬧的場景不知會不會出現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