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來上班,就聽同事興高采烈告訴大家有一個同事又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馬上就要辭工了。
這是近期來我們部門第三個要離職的人,原因都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而選擇離開。
得知這樣消息的時候,一群窩在安全感里不敢動彈的人只能表示羨慕嫉妒恨,然后,繼續著自己死水般的生活,會去羨慕,但是不敢輕易離開,害怕萬一外面的工作不如現在了怎么辦?萬一自己做不好失業了怎么辦?各種擔心和顧慮打消了內心各種跳躍的積極小人,最終在羨慕別人的同時繼續周而復始的過著自己的生活。
這一切,都源于心中住著恐懼的人,才會不遺余力的尋求安全感。
人們總是貪戀于現有的一點點安全感,像奴隸一樣被圈禁起來,帶上枷鎖,隔絕于外界更廣闊的天空。
那么,為了跳出舒適去,擺脫對安全感的依賴,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1.克服恐懼
人們內心的恐懼源于害怕失去,或者說自己沒有能力承受失去的后果。
恐懼就像“紙老虎”,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當你勇敢地穿上名叫“執行力”的鎧甲,準備與它大干一場時,它早就望風而逃。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克服恐懼。如果懼怕上臺演講,就在臺下不停的練習,模擬若干遍演講實操,在每次練習中你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當你對演講稿滾瓜爛熟的時候,上臺時即便你會緊張,也會很容易的想起自己要演講的內容。上臺忘臺詞的多半都是緊張+不熟練。
2.自信獨立
真正的獨立來源于精神。
生活中,我們總是給自己這樣的思維定式:
要想獲得幸福,必須找一個靠譜的人結婚;
要想升職加薪,必須和上司搞好關系;
要想拓展人際圈,必須懂得去迎合別人。
殊不知將自己的安全感寄托于他人,只會讓自己失去成長的機會和各種可能性。
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有力量,才會無所畏懼。
3.讀懂愛
太多的女人把依賴當成愛,又把愛自己當成愛別人。
一些女人嫁人就是為了衣食無憂,一些女人為對方付出就需要對方必須有所回報,否則就視對方不愛自己。而這些,卻恰恰都是索取,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應該是水滿自溢,我首先愛自己,然后愛你,你對我如何,是你的事,與我無關。我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無需你回報。
嘗試放下安全感,尋找那個內心強大的自己,帶著自信和愛更好的面對這個世界,可以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