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的清明小長假,我選擇了學習,集中學習美國教育學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授課老師是我的好朋友Lucy(中文名:呂錦慧),一位從事教育工作24年、開展家庭教育工作16年、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在給園長或老師們打電話介紹她時,總會告訴對方:“她是目前在海南最有資格做正面管教家長和老師授課的認證講師!”
? ? ?三天的學習,首先感謝主講老師Lucy,感謝班主任朱校,也感謝共同學習的伙伴們!感謝三天的陪伴與共同探討,更感謝三天的體驗與分享。
? ? 最喜歡Lucy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正面管教里沒有對錯,沒有指正。”讓課堂氣氛異常輕松,可以完全放開戒備,也打開思維去解讀“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在這之前,一直都自我感覺良好,無論是管和教都感覺做得不錯,但三天的學習結束后,我會很認真地反省自己過多的“賞識教育”,也會重新疏理已經有“結”的管教理念。
? ? 課程一開始,我們分別寫出了“典型孩子”、“典型老師”,“理想中的孩子”、“理想中的老師”,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們從沒有離開過“典型”、“理想”。“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技能,就是正面管教的主要內容。書中有大量的實例,課堂上Lucy又讓我們有了更多的互動,角色不停地變化,當過媽媽、爸爸、老師,還當過寶貝。每一個游戲中的每一個角色,我都有深刻的體會,有不同的感受。每晚休息前,我都會在腦海里過濾一遍:我平時對孩子做了些什么?我對我的學生做了些什么?耐心夠嗎?說教多嗎?有沒有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問得越多,我越發感覺看到了一個跟以前不一樣的我。
簡?尼爾森告訴我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眼中的那些“典型”孩子的不良行為只是在尋求爸爸媽媽或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只有懂得了孩子們錯誤行為的密碼,才可做出鼓勵性的回應。正面管教里有4個R:是否和善與堅定并行?(對孩子尊重和鼓勵);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心靈紐帶);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是否能交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樂于奉獻、愿意合作)。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為基礎,正面管教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技能。學習結束后,我思考得最多的是,將來我要如何踐行這四個R,從而贏得跟孩子長期合作并取得解決問題的目標。我想這是我三天來最大的收獲與感悟!
? ? ?小主人報的上課模式很多地方與正面管教吻合,尤其是引發孩子們思考的啟發式問句,培養孩子們的良好品格以及在實踐中掌握的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但課堂不免會有無數被定義的“典型”發生,不過今天之后我想我能堅持“堅定與和善”并行,我的教育也會從“平等與尊重”出發,無論是與自己家的寶貝相處,還是與學生相處,我都將積極運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讓孩子們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 ? ?“路漫漫其修遠兮”,接下來我會更深入地學習正面管教,并發揮傳播作用,把它帶給更多的家長和老師。
(小主人報海口市小記者站 錢多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