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莎奶奶已成為一種精神符號。無論你從什么媒體上看見她,都會心生喜歡。
奶奶這樣說:
1、主婦是個偉大的職業,沒有什么可羞怯的。身為主婦不代表無法鉆研學問。你當然可以一邊熬煮果醬,一邊閱讀莎士比亞。
2、我一直以度假的心情度過每天、每分、每秒。
3、僅僅只是活著,就值得感謝了不是嗎?就算公害與令人恐懼的事件層出不窮,這世界依然如此美好。
4、即使是早已見慣的,天上的星辰,若是想著一年或許只能看到它一次,仍會滿心感動吧?無論什么事,都試著這么想想,如何?
5、人生最后悔的事,莫過于活的不勇敢。
6、想獲得幸福,就是希望心靈得以充實吧!我滿足于身旁的任何事物。無論是屋子、庭院、動物或是天氣,生活中的一切,都令我滿足。
奶奶這樣做:
在她一生中的大多數時光里,她過著和自己插畫作品當中的人們一樣的生活。她在一個人跡罕至的、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的19世紀莊園里獨自生活。戴著碎花頭巾在莊園里喂雞養牛,穿長裙,吃粗面包,用自家院子里的草莓做果醬。春耕、夏種、秋收,在寧靜的冬夜里坐在溫暖的爐火旁靜靜地作畫……。
收獲木料來編籃筐,用自家產的水果做罐頭、榨果酒,將草藥和鮮花風干。奶奶還會紡麻線、染毛線、織布,親手縫制衣服。一針一線,享受手作的甜蜜和溫暖,汲取繪畫的靈感 ,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妙。
奶奶的成就:
百度上這樣介紹奶奶:塔莎·杜朵是美國最負盛名的插圖畫家。曾經兩次獲得過有美國繪本圖書“奧斯卡”之譽的凱迪克大獎,同時還是女王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她的繪本大都刻畫19世紀初期的鄉野生活。紐約時報也專題報道稱,塔莎的作品有種“早春夜晚般的柔弱之美”。
看到了這些介紹,尤其是那么多美麗的圖片,優雅的奶奶安靜的倘佯在花的海洋里,安靜的種花和繪畫,我骨子里的文藝氣質迅速復活,第一時間獻上了膝蓋。
塔莎奶奶就是我的偶像,精神導師啊,我!某人!老了也要成為塔莎奶奶!激動人心的一刻來了,奶奶附體!感覺著中國的塔莎奶奶就是我,我就是未來的奶奶。
朋友們,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讓我們去廣大的農村種花養雞吧!
我翻閱著她的花園圖片,當當網上買了她的書,將微信頭像改成老太太形象。哦,我是如此真心的熱愛塔莎奶奶,以至于夢里的自己穿著美國19世紀復古長裙,赤腳走在鄉村田野里,成為一個篤定淡然的……奶奶!
夢里的我突然想到,會不會有螞蝗,一個激靈,我成功的將自己從夢里嚇醒。醒來的一刻,有點恍惚,還有點諦笑皆非,一只螞蝗就可以成功的嚇醒我的理想,這個理想該是怎樣的脆弱。我問我自己,你為什么這么喜歡塔莎奶奶,她真正成功是為什么?
回想著自己的長輩,慈祥而寬容的奶奶也一樣的將在農村的家里打扮的整潔美麗,兒孫們回家的時候,一樣有著奶奶親手做好的美食,好吧,大多數農村的奶奶不會畫畫,但會畫畫的美女們也會長大成為奶奶啊。中國這么多人,也應該會有幾個即會畫畫,又愛種花的奶奶呢,為什么沒有出一個塔莎奶奶。
我去百度,力求更多的了解塔莎奶奶。因為遺囑的事情,我猜塔莎奶奶似乎只是一個脾氣有些古怪的老太太藝術家。她在堅持著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時,并不象她繪本中展示的那樣,對自己的孩子照顧有加。她將所有的遺產贈予大兒子,大兒子將塔莎奶奶做成了一個產業,有旅游、玩偶制作等等,收入頗豐。而兩個女兒及小兒子只有幾千美元,哪怕她的大女兒需要靠救濟生活。女兒提醒她,這樣的遺囑會讓這個家庭四分五裂,她只是簡單回答說:“那又如何,我反正已經看不見。”事實也正如她所料,在她去世后因為遺產的分配,兄弟姐妹對簿公堂。
從奶奶的安排和回答中,不難推測出她在堅持自己生活的時候,很可能就忽略了身邊人的所需。塔莎奶奶只是忘我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絲毫不顧及親人的感受,這樣的幸福是不是也夾雜著自私?
到底喜歡塔莎什么,我想是喜歡那種我們無法自私后帶來的極致吧。我無法想象自己可以不照顧年幼的孩子,而專心畫畫。我也無法做到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忍受別人怪異的目光,在21世紀的生活中一直穿著19世紀的長裙,哪怕照片上的奶奶那么的優雅。
塔莎杜朵是個有自己堅持的女子,她一直在自由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在她的活軌跡中,為此愿意和丈夫離婚,與子女失和。她沒有為他們做出些讓步,這樣的生命我不知道是不是圓滿?塔莎奶奶始終踏著自己的步調,活著了她想要的自己,成就了自己心靈上的平靜和滿足。
為什么那么愛她,因為我做不到,大多數人也都做不到,有些美是不能靠平衡達到的,而我們太會妥協。奶奶未必感受不到親人的不滿,所以她才會說:“我一直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也許是因為膽小吧,所以才想隱身于想象中,盡量不去看人世的現實不過,那也是一種愉快的生活方式呢。”
每條路都有鮮花和荊棘,奶奶選了另一條路而已,沒有對錯。想明白了這一點,我默默的將微信頭像換了,換成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歪著頭陶醉的在聽海螺的聲音,那是她的花園。
我的花園,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