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詩是鮮艷的花,生活就是土壤。
詩是揚帆的船,生活就是海洋。
詩是清澈的溪水,生活就是源泉。
詩是天空翱翔的鳥,生活就是空氣、陽光。
離開生活就沒有詩。
正如詩人艾青所說:
“詩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詩的音節,就是生活的拍節。”
詩來源于生活,生活可提供詩的機緣,詩的材料,當詩人的心靈受到觸動,詩情就像泉水一般汩汩地涌出。
凡是膾炙人口的好詩,都有著基礎深厚的生活基礎。
詩來自生活,但并不是說生活就是詩。
正如金子從礦石中冶煉出來,但礦石并不等于金子互相間。
從生活中提煉詩,需要付出艱巨的勞動。
生活中有許多閃光的東西,一種高尚的思想,一個動人的故事,一段直白的感情,都可以從這些事物中找到詩意、詩味、詩美。
詩人們成功的秘決就是從這些一般人認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的“平凡”中發掘出“不平凡”,從“一般”中發現“典型”,創造出“人人意中有,人人筆下無”的藝術境界。
如果說,詩是鮮花,不植根于生活土壤,便是紙花,沒有生命,沒有芳香。
如果說,詩是小船,不在生活的海洋里搏浪,只能擱淺于沙灘。
如果說,詩是小溪,沒有生活的源頭活水,便會干涸。
如果說,詩是小鳥,缺乏生活的空氣、陽光,就不能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