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五晚上8點,坐在書桌前的我正沉浸在文字構造的虛擬動人的世界里,此刻,我的手機響了。
我拿起一看,哦!原來是我久未謀面的初中同學阿帽打過來的。接通電話:
“老同學你好!”
“你好,在忙什么呢?”
“不忙啊,剛吃完飯!”
“這樣啊,有個事和你說一下。”
“好啊,你說吧!”
“譚老師來廣州了!”
“那好啊,你有什么打算?”
“我打算明天去廣州,和你會合以后去看他。”
“好的,那就這么定了。”
我和阿帽約好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即將與阿帽相聚,我不禁怦然心動。
2
阿帽是我初中同學,自從畢業以后就再沒見過他,至今已20多年。
當時阿帽的成績很一般,初中畢業后沒能考上高中,復讀一年以后也沒能考上,于是就回家務農。自那以后,我們就失去了聯系。(一直到去年我們才聯系上,才得知他在離我不到100公里的地方。)
而我當時順利考上了高中,接著又考上了大學。這二十年來,每次回老家,我總能從親戚朋友同學中聽到他的消息。聽說他回老家務農沒多久就出來打工了,到了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珠三角。
再后來,聽說他在東莞開創了一片新天地,站穩了腳跟,還帶動了老家一些年輕人來珠三角就業、創業。在我們老家人眼里,他已然成了打工簇的偶像,提到他,人們就津津有味討論起來。
譚老師是我們初中的化學老師。當年,我們在譚老師的辛勤哺育下,吸收猛料,茁壯成長。
譚老師好不容易來一趟廣州,我肯定要和他見個面,同時也借此機會,和久別的阿帽聚一聚,了結多年的心愿。
3
第二天下午,阿帽如約而至。電話一響起,我就直奔小區門口。我要第一時間趕到,以我最快的速度,我要見到闊別二十多年的老同學。
小區門口,十幾輛小車并排而放,我目光如電,迅速掃了一遍,只見一輛粵S開頭的車在亮著雙閃。勿須再詢問,我肯定那就是他的車。
我大步走上前,對著他的車窗輕輕地敲了一下。他猛地轉過頭來,迅速地打開車門。
兩雙大手緊握,激動的話語不知從何說起。
舊時的模樣依稀可見,輪廓還是那個輪廓,他還是那么的高大、健碩,只是不經意間,歲月的風霜在他的臉上刻下深深的印痕,棱角更加分明。如今的他,顯的更加成熟穩重,盡顯中年男人的歷練和才干。
和阿帽會合以后,我們向譚老師下榻的酒店直馳而去。
聽阿帽說,譚老師此次廣州之行由廣西教育部門組織,是來廣州考察學習取經的。
“這么說,我們譚老師來頭不小啊!”我對阿帽說。
“你還不知道啊,譚老師現在是我們縣第二高級中學的校長了!”
“喲,這么厲害!”
聽阿帽說,這么多年他與譚老師的聯系從未間斷,對譚老師的情況非常清楚。
譚老師1988年師專畢業以后分到我們鄉鎮中學,一干就是6年,一直到1994年因為教學成績突出才被選拔到縣高級中學任教。在縣高,他由一名普通任課老師干起,慢慢地成長為骨干教師,隨之被提拔為教務處副主任、主任,副校長。去年,縣二高在原來縣職業高中的基礎上組建,縣黨委領導班子慧眼識才,把千斤重擔交給了他,讓他主政二高。
譚校長到了二高,就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他去二高之前,該校只有50多名教職員工,500多名學生,僅僅一年過后,該校在他的勵精圖治下,該校發展為近100名教職員工,2000名學生。
以前,在人們印象中,二高就是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而今,二高已跳出了怪圈,步入了教學的正常軌道!如今的二高再也不是學生素質差、學校基礎設施薄弱的縣職業高中了,而是迎來了大發展大跨越的時期。
與譚老師行政級別同步前進的是他的職稱,就在今年上半年,他通過了自治區教育部門組織的正高職稱評審。
而我的同學阿帽,他獨辟溪徑,不走尋常路,他憑自己的闖勁、韌勁,打開了一條通向聚攏財富的大門。
1994年,不甘貧窮的阿帽,只身一人來到廣東。最初的那幾年,他嘗盡人間的苦難。他擠過綠皮車,睡過街頭,上過高強度的三班倒,啃過饅頭充饑,但困難再大,他也不放棄。
他有一個堅強的信念:一定要出人頭地,既然出來了,就要混出個人樣。
憑著吃苦耐勞和聰明好學的秉性,他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頂頭上司,一個又一個老板。
機緣巧合,時來運轉,一個老板將他舉薦至一家汽車公司。
就在那家汽車公司,他從一名最基層、最普通的汽車修理工干起。他潛心治學,研究修理技術,不恥下問,不到半年,他就勝任了本職,得到公司老總的賞識,他也第一次嘗到月薪五百元的美麗滋味,享受到了半年獎金五千元的福利。
此后,他一步一個腳印,當上了班長,組長,部門經理,直至走上了該公司的管理層。
后來,該公司改制,他成了持有該公司股份的股東,如今已是該公司的智囊團成員之一,在公司的決策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身份地位的提升,他也實現了財富的大量積累。如今的他在東莞擁有兩套房、兩個車庫,還把一家人的戶口從老家遷到了東莞。
就在今年8月,他在南寧一次性買了好幾套房,出手之闊綽,讓人咋舌。
4
不到10分鐘,我們來到了譚老師下榻的酒店。譚老師風采不減當年,依然帥氣!
正當盛年的他渾身上下展現出校長的睿智,其語言幽默風趣,讓我們在座每一位深受感染,開心不已。
當晚,我們在一家飯店開懷暢飲。阿帽從車尾箱拿出他深藏多年的茅臺,讓我們盡情品味。
觥籌交錯,同學情、師生情在此交匯,譜寫出一曲曲美麗動人的歌。
追憶似水流年,感嘆人生年華,不禁感慨:
有誰會想到,時隔二十多年,師生三人會在廣州的某個飯店,在旖旎的燈光下舉杯共飲!
有誰會想到,一個初中畢業、沒有一技之長的一名打工仔憑著自己的奮斗,成為一個公司的股東,家產上千萬。而這個股東,如今就坐在我身邊,就是我當年的初中同學。
有誰會想到,一個師專畢業的鄉鎮中學的普普通通的老師,在教學道路上奮力開拓,披荊斬棘,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如今已是縣第二高級中學的校長,是當地教育界的名師。
估計誰都想不到,預料不到。正如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他剛一落地,就有人對他說,這個小孩長大以后要當省長,要當科學家,要當世界500強的CEO。這些話,誰都不敢說。
在這個世界上,人除了有一樣是確定的以外,其他都具有不確定性。這唯一能確定的一樣就是死亡,這是人生的終點,誰也跑不掉,逃不過。除了死亡之外,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存在不確定性。
通過我初中同學阿帽和我初中任課譚老師的人生經歷,我更加對這種不確定性深信不疑。條條大路通羅馬,英雄不問出處,成功的道路千萬條,不管走哪一條路,只要認準,并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這個世界只會眷顧那些矢志不渝努力奮斗的人,只會關照那些不言放棄越戰越勇的人,只會青睞那些吃苦耐勞不怕吃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