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昨天寫日記,從開始到結束,不知不覺就寫了幾小時,中間的幾小時就這樣過去了,沒怎么感覺到時間的的流逝時,之后就點擊發布了,我知道依然是沒有人去看的,我寫的什么樣,心理多久有點b數的,事實上,我心里沒有什么b數,至少現在是這樣,作為一個小白,俺沒有老師教,是自己看看書,瞎寫的,但我知道除了天才,有天賦之人,沒有人會一開始就可以寫的很好。只有開始了才會慢慢寫的很好,也或許會原地踏步,自己摸索總會會慢一點~
再想想該洗洗睡了,有點小驚慌,我驚慌明天的臉色差,驚慌明天出現的黑眼圈
1
早上像昨天一樣醒來,有所不同的是,醒來之后我發著呆,望著在我頭頂上,隔著我幾米高的天花板,就這樣怔怔的望著。
或許是在想今天的日記,或許是在想今天干啥,想玩游戲還是看書還是出去游玩逛逛的順序,或許是在想以后的女朋友,或許是在想以后,以后怎么過,想明天,或者想換個工作,想明天…
一閑果然屁事多…洗漱之后吃了昨天晚上買的小面包,全麥的,感覺沒有之前買的蔓越莓的好吃,沒有味道。
之后繼續看了毛姆的《刀鋒》,歷時一周,今天算是看完了它,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或許不該用迫不及待這個詞,如果是迫不及待的話我覺得就應該有這樣的一個覺悟:就算熬夜到天亮,也要把它看完…
結局呢,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內,意外的是主角的童年好友蘇菲的死去,雖然墮落也不至于死去。意料之內的是拉里追求人生意義的道路上沒有結局,而追求人生意義這件事的答案或許已隱藏在文中
2
中午點了美團,黃燜雞,看著美食,多想了一下,這個創造出這個app的人,無疑是程序員了,那創始人自己是程序員呢,還是請人完成的這個app呢,還是團隊制作呢,未知的領悟總是引人遐想啊
莫名想起一句先知先覺經營者,后知后覺跟隨者,不知不覺消費者
創造出這個app,經營它的人應該是經營者的經營者把,像餓了么,淘寶,阿里,京東。至于這樣的一個模式,誰在模仿,后知后覺的跟隨,這順序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都成了經營者的經營者把…
至于不知不覺消費者我就納悶了,我應該就是,不過我知道,不過俺沒錢跟隨就是了,這就無奈了。
呃,一點思慮,下午呢,玩了會游戲,寫了刀鋒的書評,嗯,書評還是要寫的嘛,就算不怎么樣終歸要有個開始。于是就整理一下自己的一點感受,聯想,思考
本來是想寫出純粹真實的自己的,寫的過程中又有點不敢大膽的寫,又或許因不善言辭,就各種引用,就東拼西湊寫了這篇對不起,我就是你眼中那個沒用的人。
我也不知道寫的過程中我在害怕著什么,或許是別人的眼光,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自己與真實的自己的落差,或許害怕別人有所期待,害怕自己沒有持續的行動力,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這個標題呢,不是我起的,好像是在哪里看到的,不知道算不算抄襲,直接就起了這個名字。這樣放鏈接也還是第一次呢,挺容易的。
晚上出去吃飯,不知是不是我穿上了馬甲的緣故,還是身體也適應了天氣,感覺今天的夜晚沒有昨天那么冷咯
記得以前看過武志紅的文章,忽視自己的人只配過低配人生,具體內容忘記了,剛剛百度快速又看了一遍
或許如武志紅的這篇文章中寫的那樣:習慣性自我壓抑與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好東西,不敢擁有好東西。
不過我自己覺得又有點不一樣,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能擁有好東西,值得擁有美好的一切。
或許我應該大膽一些,像文中說的那樣滋養自己,看看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我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想要怎么樣?搞清楚,弄明白,去滋養自己。
我需要什么呢?
金錢,女朋友,房子,養兒育女,繁衍后代,這也是普遍的需求
我想要什么?
我最想要一個想健全的人格,隨心所欲能夠表達自己所想所思
想要也么樣?
目前還不清楚,以后補充,
呃,不對,說實話我并不清楚想要怎么樣這個問題本身的意思,我什么想要也么樣?是實現這個想要東西的路徑嗎?我覺得健全的人格需要多讀書就行,隨心所欲表達我覺得應該是多讀多思多寫。或者跟更多的人交流。
在這個路上我希望能走的遠一點,像《無問西東》中說的: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別人都有人去做了,去做自己,搞清楚,弄明白,去滋養自己
end
沒有什么會忘記,
也沒有什么會失去。
宇宙自身是個廣大無邊的記憶系統。
如果你回頭看,
你就會發現這世界在不斷開始。?
-守望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