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豚大叔的小屋[原創]
當我偷偷地,小心翼翼地,忐忑不安的打開我家的戶口本,翻到我那一頁,看到鮮紅色的“注銷”印章時,我的心慌了一下。
我便又迅速的翻開董先生家戶口本的最后一頁,看到我名字,以及下面備注欄“2018年8月10日因結婚從某某省某某市某某縣某某鎮某某村遷到本址”時,我的心開始一點一點的沉了下去……
我是知道董先生去派出所辦理遷我戶口這事的,我也提前想象過辦理的結果,最殘忍的可能是當場直接更換我家的戶口本,上面直接沒有我那一頁。
即便如此,可當我真看到這樣的結果時,我還是慌亂了,悵然若失,心緊緊的糾在一起。
聽說,我剛出生時,爸媽為了逃避計劃生育罰款,就沒敢給我上戶口,我便是“黑戶”。
雖然,我并不太懂得“黑戶”具體指什么,能干什么,但聽著字眼能感覺也不是好詞。
直到2002年,母親才托舅舅幫我上了戶口。
然而,對于當時我來說,并不懂得上了戶口意味著什么,也自然不懂得母親每每提起我的戶口,就說這事可全靠了舅舅時的感激之情。
然而,我也是打心眼里高興的。
如此,我們家就實際有6口人,有6個人的地,戶口本上也真實的有6個人的登記信息了。
后來,哥哥們陸續考上大學,他們順帶著把戶口遷到學校所在的城市。
我那會天真的以為,只要考上大學就一定要遷戶口,以后便可以成為城市人。我以哥哥們為榜樣,替他們驕傲,心想著有朝一日我也要考上大學,遷走自己的戶口。
然而,大哥大學畢業后戶口卻在城市飄了好多年。直到今年,各大城市為吸引人才,拓寬落戶政策,大哥才在省城安安穩穩的落了戶。了卻了他人生的一樁大事。
當我考上大學時,二哥卻告訴我,沒有必要遷戶口。因為,大學畢業,如果沒有找到一些國家單位,戶口就沒處可放,很麻煩。如今,二哥仍屬于集體戶口,擁有自己獨立的戶口本。
因為聽二哥的建議,所以我的戶口一直放在家里的戶口本上。
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大腦對于類似這樣子的事總是漠然的。因為我總是搞不懂,戶口到底有什么用處。就連董先生直接給我舉例子,擁有北京戶口的人會享有良好的社會福利,孩子會擁有好的教育資源,可以直接上北京的公立學校,考個400、500分就可以上清華、北大……
我總是只會呆呆的聽聽,內心卻不會有太大的波瀾,最多就覺得有那么些許的不公平。可我從小,就知道人和人不同,世界也從來都是不公平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可以獲取自己想要的。
自然,我也有覺得城市戶口好的時候,比如元宵節,有當地身份證的人上城墻免費。
而大多數情況下,我總覺那些距離我很遙遠,和我沒有什么關系。
雖然我不太懂得戶口的重要性,可是聽到哥哥們為戶口有著落地而安心,我也為他們感到高興。除去哥哥們為了各自的前途遷走了戶口,并有各自獨立的戶口本。
家里的戶口本上就只剩下父親、母親、奶奶和我!
2014年,奶奶元宵節前夜離開我們,其他人卻說奶奶高齡84歲,沒有生病臥床太久,算是喜事,而不是喪事。
我不懂得這是誰想出來的狗屁理論,不是自己的親人,自然可以高談闊論。
2015年,村子統一更換戶口本,奶奶的信息就從我們的戶口本上消失了,我連紅色的“注銷”印章也沒有看見。
人死后,便會灰飛煙滅,連戶口本也沒能給我們留個念想,世界就這樣丟棄了她,好似她從來沒有來過,只能靠我的記憶來回憶她。
我忍不住想起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是的,我想奶奶還活著,她永遠活在我的心里。
如此,家里的戶口本,就只剩下父親、母親和我。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也會長大,我也要成家,我的戶口也會為各種利益而要遷出。
下一次,再更換戶口本,是不是,我的那頁也直接會消失,僅僅剩下父親和母親兩個人。
想到林林總總的這些,此刻的我難過了,心痛了!
這是我離家上大學,大學畢業簽“賣身契”,戀愛后辦理結婚證都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一種失落,一種茫然,一種悵然若失……
我感覺,這一次才是自己真正的離家,告別父親和母親。從法律意義上說,我將從此屬于董先生家,與父母沒有任何關系。
我能想象的到,當初母親嫁給父親,多年不孕,被別人冷嘲熱諷時的委屈、自責和無助。
我能想象到大哥、二哥和我陸陸續續出生,帶給母親的榮耀和自豪。
我更能想象到父母去派出所給我們陸續辦理戶口登記時的臉上洋溢的喜悅和笑容。
而如今,我也能想像到父母親看到只剩下她們二人的戶口本時的無奈、失落和心痛!
我不由得想起龍應臺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更忍不住想起那個變態的游戲,教授讓一個女孩在黑板上寫在生命中最重要的20個人的名字,再讓她一一劃掉,接著黑板上只剩下了四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女孩又艱難地抉擇,顫巍巍地舉起粉筆,緩慢地劃掉了父母、兒子的名字,緊接著,她“哇” 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
我想,父母親也一定和那個女孩的內心一樣是艱難的,痛苦的,無可奈何的。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養育他們的父母先他們而去,孩子們也漸漸長大成人為各自的前程獨立了。
也許,我更應該感謝這次的遷戶口,讓我明白自己心靈深處對父母的依賴、牽掛和不舍,提早意識父母親和子女之間未來一定會面對的永久分別。
從此以后,我想我們要做的是更加關心、在乎、陪伴父母親,給他們更多的愛,不讓他們感到孤單,讓他們知道,無論怎樣,我們永遠在他們身邊。